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奇妙有趣的點心模子收藏,各式各樣模具文化

奇妙有趣的點心模子收藏,各式各樣模具文化

吃飯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果腹,中國古人習慣一日二餐,早餐稱饔,夕餐稱飧。「饔飧,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日分饔飧二餐,從早餐到夜餐間隔6個小時,而夜餐到次日的早餐相隔十幾個小時,正餐之外吃點東西充饑,此類正餐之外用來充饑的食品稱為點心。南方的點心包羅萬象,除米飯的外的各種麵條、水餃、湯圓等均可稱為點心,北方地區又特將「糕點之類的食品」稱為點心。

奇妙有趣的點心模子收藏,各式各樣模具文化

隨著文化的積澱,明清兩代專門的點心店應運誕生,他們經常掛出「官禮茶食」、「嘉湖細點」的招牌,不難看出此時的點心已非平常充饑之用,是饋贈親友、節日禮俗必備之物,甚至在一些地方與茶食等同。這時候商家為了競爭,在色、樣、味、餡上下功夫,既然是「細點」,就要更精細。特別是形制上,百花齊放。大量製作精細的點心模子伴隨而生。點心一家有一家的特色,點心模子自然也是形狀各異、千姿百態。其文字和圖案都體現了豐厚的文化寓意,一件件雕刻精緻的點心模子堪稱民間工藝品。

奇妙有趣的點心模子收藏,各式各樣模具文化

如今,點心模子早已淡出了我們的生活。它在成為一種日漸罕見的精美收藏品的同時,也成為了社會生活發展變遷的珍貴見證。

這塊有乾隆十六年(1751年)刻款的模具,由外往裡依次是花瓣紋、旋紋、萬字回紋、中心部分是巍峨的月宮和高大的桂樹,玉兔樹下搗葯,圖案簡潔清晰,準確的紀年模子非常難得,至今依然完整留存。如果依照這個模子製作一塊點心,我們瞬間可以穿越回267年前,手捧一塊乾隆爺下江南的吃過的同款。

奇妙有趣的點心模子收藏,各式各樣模具文化

同樣是月宮題材,這塊模具構圖繁複,中間廣寒宮前玉兔奮力直立搗葯。瓊樓玉宇周圍環繞暗八仙紋和琴棋書畫雜寶紋,刀法細膩布局得當,象徵八仙慶月圓。自晉代以後,玉兔居月的神話日趨穩定和成熟。以至於玉兔成了月亮的代名詞,人們稱兔為月德、月精,反到稱月亮為兔輪、兔影,此類模子正式玉兔崇拜的一種見證,月亮里沒有傳統嫦娥的形象,玉兔成立月亮的核心。

奇妙有趣的點心模子收藏,各式各樣模具文化

此模雕刻更為繁複,但清晰可見。此模的獨特之處,是在高大的桂樹下,竟有兩隻玉兔相對而立、各執一杵搗葯。四周宮殿巍峨,桂樹臨風。中國工匠們既然創造了神仙,就要對神仙負責。嫦娥奔月後,就派玉兔去廣寒宮給孤寂的嫦娥作伴。想想形隻影單的玉兔也會孤單,富有愛心的民間工匠又派了一隻兔子住進月宮,這種浪漫的想像,大膽的創作不由得令人拍案叫絕。

奇妙有趣的點心模子收藏,各式各樣模具文化

點心模子大可過尺,小不盈寸。形狀多樣。圓形、橢圓、梅花、海棠、方形、扇形、仿生形、六角形、八角形,選料以材質堅硬結實、紋理細膩木材為佳。

圖案多樣,大量圖案延續中國傳統吉祥紋飾,或動物、或花卉,如麒麟送子、蓮生貴子、榴開百子、瓜綿綿、百子千孫、子孫萬代、言財進寶、一本萬利、金玉滿堂、福在眼前、福從天降、梅開五福、五福臨門、牡丹富貴等有豐富內涵寓意的圖案,深受各界人士喜愛。

奇妙有趣的點心模子收藏,各式各樣模具文化

我還看到了大量歷史人物故事圖案的模具,如三星高照、群芳祝壽、麻姑捧壽、狀元及第、唐明皇游月宮、柳毅傳書、天官賜福、八仙過海、和合二仙,借鑒了眾多民俗工藝,融版畫、剪紙、雕塑、年畫等多種工藝,構圖細膩,紋理清晰,至今還能做出精美的點心。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吉祥圖案,運用到點心模子中,讓人們食之更雅,觀之更美,尤其是婚慶、年俗等的特定要求,決定了點心模子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形式,民俗源於人類對美的追求,是善的凝結,是一個民族價值觀形象而通俗的展現,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的文化遺產。民俗文化的突出特點是它的原生態,它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精神的遺傳基因。

奇妙有趣的點心模子收藏,各式各樣模具文化

點心(包括月餅)的圖案融入了古人太多的情感和精神寄託,在這點上無論是春節的餃子、還是端午的粽子,都無法與之相比。點心模子與民俗節慶活動連在一起,祈願平安如意、健康長壽、仕途順利、仰慕高潔的民俗心裡也為點心模子注入豐富血液。一塊飽腹的點心演化成無限的想像力,通過借喻類比、諧音取意等方式,讓模具同樣有了生命。點心模子就有了特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奇妙有趣的點心模子收藏,各式各樣模具文化

現在更多收藏者、年輕人開始加入到點心模子的收藏和研究大軍中,一個個充滿吉祥寓意的點心模子開始重新呈現出先民的智慧,讓詩意不在遠方。文中點心模子均為收藏家於進江先生收藏,真心希望於先生成立一個博物館,有一天我們正這裡用唐代的模子做一款月餅,用宋代的茶托、明代的茶杯,泡一杯茶,手裡摩挲一塊清代的點心模子,約三五知己講講這背後的文化故事。


文/佟鴻舉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風物,遠播四海民俗

投稿 / 認識民俗君,請加微信:beijingminsu

右上角+關注

北京民俗專註民俗文化傳播,注重搜集當代民風民俗,歡迎投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