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心疼父母擺攤40年,小夫妻辭職回鄉,把糕餅攤開成了網紅店

心疼父母擺攤40年,小夫妻辭職回鄉,把糕餅攤開成了網紅店

- 台北-

她用年輕的方式傳承,傳統技藝的秘密都藏在那些和西點一樣精緻的糕餅里。

佳倫和匡佑是一對年輕的台灣夫妻。

2人32歲時,雙雙辭職去英國念設計,畢業後便留在英國工作。

同時,父母在台北的菜市場經營著一間70年歷史的老糕餅鋪——合興糕團店,是至今全台灣唯一保留手敲松糕的糕餅店。

當年他家的點心是宋美齡的最愛,現在李安導演每次一回到台灣,也都會來這買點心。

2016年時,看著辛苦經營了店鋪40年的父母,佳倫和匡佑覺得他們老了,很是心疼,便決定辭職回到台灣,繼承家業。

最初,糕餅店是佳倫的爺爺創立的。

爺爺來自上海,是一個糕餅師傅。

1947年來到台灣後沒多久,往返兩岸的船班停駛,爺爺回不了大陸,就在台北的南門市場里開糕餅店,專賣想念的上海家鄉味——松糕。

70年過去,現代人的飲食、口味早已和以往不同。

佳倫10年前就發現店裡的生意越來越差,夫妻2人便決心要把這菜市場賣的傳統點心,帶到年輕人身邊。

他們把中式點心做出西方甜點的精緻,研發了20多種新口味,都成了網紅爆款!

這家70年的老店,現在也成了紅遍台灣的網紅店。

堅持傳統技藝的上海點心

佳倫是合興的第3代。

在1947年,她的爺爺來到了台灣,結果來了以後,因為兩岸船班停駛,他回不去了,於是就在台北的南門市場開糕餅店,當時的他只有19歲。

佳倫小時候對爺爺的印象,就是他都穿著西裝在菜市場做生意,衣櫃里也都是西裝。

即使天氣再熱,他也會穿一件背心,把自己打理得很整齊,有上海老克勒的腔調。

每次聽到爺爺敲松糕,佳倫就會很開心,松糕也是他們想念的家鄉味。

從那個時代開始,松糕就是大家非常喜歡的傳統小吃,當年宋美齡夫人都是合興的老顧客,一直會來買。

因為奶奶是江蘇蘇州人,合興糕團店裡不僅賣上海松糕,也賣蘇式酥餅。

加上後來在台灣也做當地點心,有時配合節氣:元宵節賣元宵、端午節賣粽子、中秋節賣月餅……市場賣的東西加起來有100種。

松糕的製作過程,從選米開始,浸泡3到4個小時,洗米也要洗5次以上。

把米外面那層粉洗掉後晒乾,接著自己打磨成粉,拌水拌糖再加餡填裝。製作的過程有一定的濕度比例,否則松糕敲出來很快會幹掉。

合興開了這麼多年,在製作方式上依然堅持用手工一個一個敲出來。

其實現在已經可以採用機器量產了,但佳倫和爸媽希望可以保留這項傳統,讓現在的年輕人知道,松糕是怎麼做出來的。

她的爸爸每次都很驕傲的說:「現在還有手敲松糕的,台灣只剩我們合興了吧!」

用年輕的方式走向轉型

佳倫是菜市場里長大的小孩,從小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大清早5、6點就開始忙生意,一直到晚上,非常辛苦。

尤其過年生意最忙,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所以一開始,她很抗拒接下糕團店。

32歲時,佳倫和先生匡佑決定去英國讀設計。

在英國的4年,周圍甚至已經有很多同學都叫匡佑「叔叔」了。

媽媽有時候會開玩笑說:「你做設計也這麼忙,沒日沒夜的,很適合回家裡工作哦!」

但當時的佳倫依然堅持最初的想法,想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在歐洲的時候,她發現國外的市場里都是年輕人在經營,像義大利的辛香料、火腿攤,都是傳到第8代第9代,而且有自己的當代特色。

所以佳倫夫婦就想,家裡的糕餅店,是不是也能用這一代的方式去經營。

最初他們還是不想接家業,只是在英國「隔空」給爸媽建議,爸媽也慢慢意識到了轉型這件事。

為了跟上時代,佳倫爸爸開始學著用電腦,自己拍照、自己架設網站。

他會在菜市場里戴著老花眼鏡,一個一個字的敲鍵盤,對訂單。加上每天還是要做糕餅,轉型對他們來說,就算想做也有心無力。

看著爸爸媽媽這樣操勞,佳倫不僅心疼,也漸漸意識到他們真的年紀大了,思維也和現在的年輕人不一樣。

於是她和先生決定回來自己做,做給爸媽看,所謂的轉型是什麼。

兼具美味和精緻的中式糕餅

在佳倫和先生的概念里,想要的是中式的糕餅也能有西式精緻的呈現。

爺爺那個年代是為了吃飽,所以松糕1個就是一碗飯的量。

現在是吃得巧而非吃得飽,所以第1件事就是要把松糕做小。

在改良時,佳倫和匡佑還特意去日本考察,發現他們的和果子都做得很精緻,所以也想用相似的方式來製作松糕。

而媽媽一聽就說:「不可能,光是模子就找不到師傅刻!」他們都不知道現在已經可以用機器刻糕餅花樣了。

另外一方面,爸爸媽媽覺得松糕做小不可行,是因為松糕太小,蒸出來很快就會幹掉。

幾次試驗後,果真如爸媽所說,改小後的松糕很快就幹掉了。

但他們沒有放棄,開始重新調整大小,反覆嘗試了好幾種模子和水份比例,經過1年的嘗試,終於找到了成功的方法。

雖然和爸媽溝通的過程中,常常有爭執,但是無論怎樣的新想法產生,佳倫都一定要讓他們接受以後才會執行。

「上一代的經驗會讓我們少走一點冤枉路。」

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接觸松糕,在2016和2017年的時候,合興又分別開了2家新店。

第1間開在大稻埕,1920年代,這裡是台北最熱鬧的地方。

近年文創興起,老屋改建,有很多年輕人會來,他們也改造了其中一間。

新店開張後,有10家以上的日本、英國等海內外雜誌都來採訪報道過。

包裝也重新進行了設計,使新店更像一家展示伴手禮的店面。

第2間店改造的是1間日本舊宿舍,客人在這裡可以喝茶吃糕點,像西式的下午茶一樣。

有的時候年輕人來到店裡,會感到很新鮮,覺得第一次吃到這種東西。他們回去會很興奮跟他們爸媽說、帶他們爸媽來。

結果他們爸媽來了以後就會覺得奇怪,合興……好熟悉的名字,接著就會想起來:「這你小時候吃過啊,你忘了哦!」

這就是同樣的東西,在不同時代用不同的方式去接觸和呈現,所帶來的效果。

做這麼多事,佳倫最終還是想把最傳統的東西帶回市場,接下爸媽的店。

現在很多市場里的攤子也傳到第2代第3代了,如果有更多人願意投入轉型,那老一輩的人可以慢慢退休,傳統也能被延續,不斷傳承。

文|白汶平

圖|袁緒虎,部分來自官方

- THE END-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外灘TheBund(the-bu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外灘 的精彩文章:

北京車展不完全求生指南
腦洞堪比黑洞,這些奇葩又有痛點的日本設計小物我都想帶回家!

TAG:新外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