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城商行的突圍與重生—主動求變

城商行的突圍與重生—主動求變

當前,城商行需要改變過去唯規模、重增幅的發展戰略,應把資產質量、經營效率和風險控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現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

· 文章導讀 ·

我國城商行經營環境已發生重大變化,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高質量金融供給,轉向高質量發展是大勢所趨。城商行需要轉變發展方式與戰略,轉向內涵式發展,根植實體經濟,立足本土化,加強公司治理,加快金融科技應用,嚴守風險底線,從重數量轉向重質量,從規模擴張轉向結構升級,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01

轉向內涵式發展

城商行應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優化業務結構,轉向內涵式發展。

一是強調質效優先。內涵式發展是一種以內在需求為動力和資源,強調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不唯規模與速度的發展模式。城商行應摒棄以往粗放式的發展思路,實現追求收益和風險平衡的發展目標,實現競爭力增強與可持續發展的規律。

二是加強資本管理。強監管嚴監管態勢下,表外業務回表,穿透性原則的實施將使得城商行面臨資本充足率難以達標的困境。城商行應將資本管理作為戰略規劃的重要內容,指定可持續的資本補充計劃,綜合運用增資擴股、上市、發債、發行優先股等手段補充資本,保持了資本水平整體穩定。

三是加強資產負債管理。重點圍繞突出主業、減少通道、壓縮嵌套、降低槓桿等目標,以信貸業務為主,改變重規模輕風險的理念,合理布局和發展金融市場業務及同業業務;如果短期負債佔比高,可適當增加長期負債,資產端則可控制資產投放的節奏,壓降長久期、低收益資產,減輕資產負債流動性的壓力。四是推動輕型化發展。城商行應主動收縮資產規模,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加快創新力度,逐步改變以凈息差為主的業務模式,嘗試投貸聯動、資產證券化等新興業務,從簡單的資產持有型向交易型業務轉變。

02

加強公司治理

城商行應嚴格規範股東與股權行為,不斷優化公司治理架構,推動建立高效決策機制。

一是規範股東與股權管理。城商行應遵循《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限制大股東持股比例,引入多元化投資主體,優化股權結構。

二是推動「兩會一層」有效運作。要科學界定職責邊界,強化「兩會一層」履職能力和風險管理責任,確保董事會承擔最終風險管理責任,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同時,應強化監事會的監督職能。

三是依法合規經營。城商行應切實加強合規管理,推進合規文化建設,嚴防各類案件的發生,堅決根治普遍存在的合規意識淡薄、制度缺失等問題;確保內控建設與業務發展同步,強化責任追究,提高違規成本。四要加強黨的領導。城商行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黨的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嵌入到城商行的公司治理結構中,推動黨組織發揮領導作用,不斷深化公司治理改革。

03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回歸本原,在高效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實現與實體經濟的共生共榮。回歸信貸業務本源,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實現與實體經濟的共生共榮,是商業銀行生存的根本之道。城商行應在小微金融、服務三農、精準扶貧等深耕領域進一步發力,繼續發揮領先優勢。

一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城商行應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與效率,調整金融資源投向,加大對先進位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現代服務業等行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按照「有扶有控、有保有壓」的原則,嚴格控制「兩高一剩」「殭屍企業」和過剩產能的信貸投放。

二是發展普惠金融。制定普惠金融發展專項工作方案,下沉服務中心,縮短服務半徑;推動普惠金融向數字普惠金融轉變,設計差異化產品套餐,推動精準服務。

三是支持鄉村振興。要加強「三農」貸款支持力度,明確涉農業務增長目標,加大對農業產業化、機械化、農業科技研發投資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對脫貧攻堅、農村產業融合、現代農業發展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要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改造升級「三農」和農村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制度、流程、產品、渠道;要發揮村鎮銀行作用,做實基層網點,提高農村基礎性金融服務的覆蓋率、滲透率和便捷性。

04

立足本土化

我國經濟結構體系完整,提供了各類商業銀行生存發展的空間,各類商業銀行都在依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尋找差異化的發展路徑。城商行應堅持服務地方經濟的初心,甘做服務本省、本市、本地的本土銀行;服務地方經濟本就是城商行的定位,在服務好地方經濟的同時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一是強化區域競爭優勢。應充分利用股東資源和地方政府支持優勢支持地方實體經濟發展,立足當地特色重點支持支柱產業、基礎設施領域等,深耕區域客戶、挖掘內部價值,大力發展零售業務,以樹立良好品牌的願景服務好小微客戶和個人客戶。

二是堅持走差異化發展路徑。從現有多數城商行差異化發展路徑來看,定位於沿邊金融、旅遊金融、科技金融、物流金融等城商行,其差異化均是建立在本土化基礎上的差異化,是挖掘本土產業優勢、行業優勢、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基礎上的差異化。城商行應依據本土的稟賦與自身優勢,尋找獨特的發展路徑,應深挖本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相對優勢,並與之結合進而找到差異化路徑。

05

加快金融科技應用

未來商業銀行的競爭將是金融科技的競爭,城商行應加快推進金融科技戰略。

一是通過金融科技促發展。要豐富電子銀行的業務功能,構建包括直銷銀行、微信銀行、手機銀行及網上銀行等網路金融體系;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將網點、互聯網、物聯網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全方位、立體式、多層次的業務渠道端,實現渠道間產品整合、信息共享、流程銜接和服務協同。

二是通過金融科技建生態。推動支付體系場景化,全面切入客戶生活場景所衍生的各個金融需求,為持卡人提供更快捷、更方便、更安全的支付體驗;推動移動端場景化,將移動端打造為一個銀行網點,完善移動端理財、貸款等專業的金融服務,豐富產品種類;構建移動金融生活交互圈,向客戶推送金融服務,讓客戶在生活中輕鬆獲得金融服務,實現金融服務到生活服務的全面升級。

三是通過金融科技謀融合。加強跨界合作,走向融合共贏,通過合作提升核心業務能力,在產品、服務、渠道、技術、商業模式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改變商業銀行金融服務的供給方式;通過合作獲取新業務,與金融科技在電商、生態鏈等業務版塊展開深入合作,在支付、數據、電子渠道等領域積極開展合作,開拓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新型數據業務等市場。

06

嚴守風險底線

金融業高質量發展,一定是在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基礎上的健康發展。城商行必須充分認識當前風險和調整的嚴峻性、複雜性與長期性,強化三種風險管理,保持穩定經營。

一是管住流動性風險。應堅決推進去槓桿,推動同業負債回歸流動性管理的本源,減錯配,合理匹配資產負債結構,提高負債來源的穩定性、主動性和多樣性;做好流動性壓力測試,合理估算未來現金流需求,建立健全應急計劃;建立互助機制,建立城商行內部及城商行與五大行、農信社、非銀行金融機構等共同參與建立更高層面、更廣範圍的流動性互助機制,防患於未然。

二是管住信用風險。要摸清底數,加大對重點領域、行業和客戶的信用風險隱患排查,摸清可能影響本行的重大信用風險,杜絕掩蓋不良貸款的行為。要控制增量,加強新增授信客戶風險評估,採取貸款重組、重簽合同、收回再貸等方式減少增量;落實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政策,積極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要藉助多種方式處置存量、消化存量,利用市場化手段處置不良資產。

三是管住操作風險。要規範業務,落實票據業務相關規定,規範業務操作,嚴禁與非法票據中介等機構開展業務合作,不亂搞同業、亂加槓桿、亂作表外加強;要完善內部管理制度,細化內控體系,加強對授權卡、業務印章、空白憑證的管理,落實票據業務相關規定;要管好員工,嚴禁內部員工違規參與各類集資活動,嚴禁發生「飛單」事件,有效防範內外勾結、利益輸送等案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