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有「親情冷漠症」的孩子

家有「親情冷漠症」的孩子

菲菲的母親,給我講了自己剛上初中,12歲的女兒的事情。

菲菲開學上初一,爸爸在外企做銷售,平時應酬比較多,工作繁忙,經常到外地出差,但是對女兒的學習要求比較高,期望值很大,平時回到家就是塞給女兒很多零用錢,女兒需要什麼總是盡量滿足。

菲菲媽媽是一位教師,她非常熱愛自己的教學工作,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家裡也是盡心儘力。平時對菲菲的飲食起居照顧得非常周到,學習指導監督的比較多。

媽媽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稱職的母親,無論工作還是家庭,對孩子更是照顧得無微不至。

可是菲菲似乎並不認同媽媽的想法。她總是跟媽媽發脾氣,遇到一點不滿意的地方就鬧情緒。

菲菲媽媽表示女兒對自己態度越來越冷淡,平時那麼辛苦的照顧她,可是她不但不懂得感恩,還很敵視的態度。

菲菲的爸爸好不容易休個假想要帶女兒出去散散心,可是孩子寧願在家上網看偶像劇,也不願意全家一起出去,連話都懶得跟父母說。

對此,菲菲的父母感覺非常的委屈,也特別地寒心,不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更不明白女兒為什麼會變得如此冷淡?

曾經有一個孩子這樣對我說,「我沒有辦法跟我的父母在房間里單獨呆著超過5分鐘,我會覺得很不自在,我真希望他們不要到我的房間里來。」

相信每個父母都很難接受,幼年時期那些對父母無比依戀的孩子,一下子變得跟父母形同陌路。到底是什麼讓他們出現如此改變呢?

是什麼讓孩子如此冷漠?

過度被愛讓孩子失去愛的能力

相比於父輩,我們這代父母在孩子身上傾注的關心和呵護要遠超過他們,大多數的父母都會把子女的撫育問題當成家庭中的第一要事,凡事以孩子為先,似乎成為每個勵志成為好父母的家庭的第一要務。

即便很多家長工作繁忙疏於陪伴,但也都是以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為前提。因此,相比與我們及我們的祖輩,現在的孩子得到父母關愛的指數恐怕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值。

然而孩子真的這麼認為自己得到莫大的幸福嗎?

在與菲菲的交談中,我試圖引導她,你看媽媽那麼忙還要每天給你做飯洗衣,爸爸在外面掙錢養家,多不容易!他們多麼愛你們啊……

菲菲很漠然地說,那算什麼呀!誰讓他們當爸爸媽媽呢?也不能白當啊,他們應該的。我以後做了爸爸媽媽也會這樣。這不是很正常嗎?難道這就算愛嗎?

愛本是流動的能量,有付出亦有接納,如果只是單向的流動,沒有任何的回饋,愛就會淤積,而接受的一方也會變得麻木,感受不到愛。

我的手指做了一個小手術,晚上睡覺的時候,5歲的女兒主動幫我鋪床,小小的人兒搬著重重的被子忙來忙去,我問她,「為什麼要幫鋪床啊,以前都是?媽媽做的事情啊?」

女兒說,「媽媽,這是因為我愛你呀,你感受到我的愛了嗎?」

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時,感到了一個幼小生命的意義。成人注視並強調了這種價值,他們就感悟到深深的愛意,在嘗試給予的現時,他們懂得了什麼是接受。

健康和諧的親子關係強調父母、孩子在情感溝通的基礎上實現互動。從小健康有效的親情教育和與和諧融洽的親子關係能讓孩子建立一個安全型的依戀關係,形成強有力的情感支持後盾,從而促進健康人格與健康社會交往模式的形成。

待分享您對生命的感受......

臨汾爸媽在線心理諮詢中心

地址:臨汾市堯都區青獅南街18號樓1單元202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臨汾爸媽在線 的精彩文章:

給婚姻保鮮的九件事

TAG:臨汾爸媽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