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鼓樓和風雨橋,侗族建築標誌

鼓樓和風雨橋,侗族建築標誌

肇興侗寨,位於貴州省黎平縣,是全國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被稱為"侗鄉第一寨"。。據民間相傳的族譜記載:在南宋正隆五年,也就是公元1160年間,肇興侗寨的先民就在這裡建寨定居。

肇興侗寨是一個因遷徙而最終定居於這裡的民族,對於肇興侗寨的先民,選擇居住地,是首要解決的問題。人類的生存,考慮居住首先要選擇有水的地方,侗族人的先人於是選擇了逐江河而居

肇興侗寨中心一條小河,兩旁林立著木屋,一座座小橋橫跨其上。肇興侗寨寨中房屋全部為干欄式吊腳樓,均沿河而建,錯落有致。

沿著寨子大路進去,兩邊的木屋與苗寨並無太大的區別,不過當你走到大路中心地帶,面前突然出現了一座形似寶塔的建築,立馬將整個畫面的焦點集中於此,這種特別的建築正是侗寨的標誌:鼓樓。

肇興侗寨鼓樓在全國侗寨中絕無僅有,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被譽為"鼓樓文化藝術之鄉"。寨中五團,共建有鼓樓五座,花橋五座、戲台五座。五座鼓樓的外觀、高低、大小、風格各異,蔚為大觀。

鼓樓分布在仁、義、禮、智、信五個自然寨。五座鼓樓風格不同,彩塑、繪畫裝飾各有特色。據說,鼓樓的衝天柱代表年,4根立地大柱代表四季,12根副柱代表月,即一年四季十二個月平安康樂之意。

仁團鼓樓:七重檐八角攢尖頂,高21.7米,佔地面積60平方米。

義團鼓樓:十一重檐八角攢尖頂,高25.8米,佔地81.6平方米。

禮團鼓樓:十三重檐八角攢尖頂,高23.1米,佔在70.3平方米。

智團鼓樓:九重檐八角歇山頂,高14.9米,佔在77.3平方米。

信團鼓樓:十一重檐八角攢尖頂,高25.9米,佔在78.3平方米。該鼓樓有一副楹聯:鼓樂聲聲京城震動雄證當今盛世;樓閣巍巍侗寨歡呼謳歌天下太平。

侗寨建鼓樓,是吉祥的象徵,興旺的標誌,由全寨人集資修建鼓樓的作用有:一是侗寨的標誌。二是侗族族姓的標誌。三是侗族群眾休閑的場所。四是年輕人社交的場合。五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六是集會議事的要地。七是傳遞信息或報警的工具。八、祭祀的地方,每年正月初八踩堂祭薩。

鼓樓的下半部分,是中空的,類似於一個微型小廣場,是侗族百姓休閑的場所,不管是村裡老人聊天還是年輕人幽會,亦或是接人待客,遮陽又擋雨,真是絕佳的地方。夜色,鼓樓下一場宴會正在舉行。。。

從廣場出來,發現「鼓樓們」都亮了起來,原來村民已經在這些「寶塔」上安裝了燈光,金黃色的光芒在黑夜裡格外顯眼,河水將這迷人的夜色倒映了下來,真是好看。

除鼓樓外,風雨橋也是侗族的標誌性的建築,是侗族獨有的橋。橋樑由巨大的石墩、木結構的橋身、長廓和亭閣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部為木結構,也是不用一釘一鐵,全用卯榫嵌合。橋身以巨木為梁。因為行人過往能躲避風雨,故名風雨橋。

侗族建築的的鼓樓、風雨橋侗族人民標誌風物,以前在書上看到這種建築時候,目瞪口呆的充滿了崇敬。現在實地看到後,有了更多的崇敬。風雨橋和鼓樓是侗族木建築的兩個代表,在世界建築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頤和園的長廊,大約是借鑒了風雨橋的建築形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珊珊三丫頭 的精彩文章:

近在咫尺的風景——廣東藏了一個被繁華遺忘的赤坎古鎮

TAG:珊珊三丫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