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雞精是從雞身上來的?你可能真的誤會了

雞精是從雞身上來的?你可能真的誤會了

提起雞精,很多人都第一反應都是:「雞精應該就是從雞身上提取出來的某種提鮮味的物質吧,而且據說比味精更有營養」。同時,雞精外包裝上往往會畫上一隻大母雞,這也讓不少人對「雞精來自雞身上」的說法深信不疑。有些人還到處宣揚雞精的好處,並鼓勵大家用雞精代替味精。但事實上,雞精和雞並沒有太大關係,這是怎麼回事?在日常做飯時到底應該使用雞精還是味精呢?

雞精並非像其外包裝暗示的那樣是「一種主要是由雞肉、雞骨或其濃縮抽提物做成的天然調味品」。據中國廣播網報道,雞精的主要成份還是味精,其中谷氨酸鈉的含量大概是在40%左右,只不過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而雞精是一種複合的調味料。雞精中除了味精之外,還有澱粉、增味核苷酸、糖以及其它一些香料。

由此可見,「雞精來自雞身上」的說法真是誤會了雞精。那麼,雞精是不是比味精更有營養呢?陝西科技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李宏梁在接受西部網採訪時介紹,不管是雞精還是味精,都只不過是一種調味品,都是為了提供味道,而不是為了提供營養的,所以大家沒有必要糾結哪個更有營養的問題,與其糾結雞精中有多少營養,還不如去喝一碗雞湯實在。

那麼,在做飯時到底應該使用雞精還是味精呢?《武漢晚報》建議大家,在實際生活中,選擇味精還是選擇雞精,主要看烹飪對象和每個人的口味和要求。比如對於魚、肉等食物而言,可以直接選擇味精增鮮,特別是瘦肉食品,只需要加一點味精就可以達到效果,這時加雞精可能會有損本身食物的特殊風味;但如果烹飪的食物風味不太明顯,如餡類、湯類的食物,則可以考慮使用雞精提鮮。

此外,華龍網還提醒,雞精中含有10%左右的鹽,所以在食物中加雞精時,應該適量減少用鹽。(陸海軍)

本文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業務部主任阮光鋒進行科學性把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嗨課堂倡導良性家庭教育模式,讓孩子走出厭學陰影
金石瓷木四種材質佛造像齊聚,各具特色,異彩紛呈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