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忘初心傳承非遺 動員全家學皮影戲

不忘初心傳承非遺 動員全家學皮影戲

「我就喜歡忙碌帶來的充實,閑下來就不舒服。」潮俗皮影第四代傳承人蔡勁筍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蔡勁筍對於皮影藝術的執著從16歲就開始了。作為「60後」的他,出生於粵東地區,自幼耳濡目染,拜潮俗皮影第三代傳承人著名皮影老藝人卓順意為師,潛心學習皮影藝術,後又經當地名家悉心指導,深得傳統潮州影戲藝術精髓。有業內專家評價蔡勁筍唱腔洪亮飽滿、操作手法靈活細膩,獨具一格。

值得一提的是,定居深圳以後,蔡勁筍傳承皮影文化迎來了第二春。他動員全家學習皮影戲,加入到傳承非遺文化隊伍中來;他在政府部門、「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之間發揮橋樑紐帶作用,組織社會力量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深圳發展壯大,受到各界關注。

南方日報記者 陶清清

初心

從陸豐到深圳逐夢

「皮影人物塑造的關鍵在於通過動作刻畫出人物的性格,小孩怎麼走路、老人怎麼走路都是日常訓練的重點。」作為潮俗皮影戲傳承人,蔡勁筍從很小就體現出皮影戲的天賦。15歲以優異成績考入陸豐縣專業皮影劇團,主演過《白蛇後傳》《豬八戒招親》《哭塔》《飛天》《雞與蛇》等20多部節目,擔任團內主要操作和配音演員。為了讓自己能搶到重要角色,蔡勁筍從來都是最用功的那個:「別人是6點半起床,7點開始練功,我一定要提前半小時。」

1992年,蔡勁筍調離皮影團,在當地經貿委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和家人一塊入戶深圳。

1995年,在深圳結識了一批皮影同行後,為了重拾皮影事業,蔡勁筍先從經營皮影工藝品開始,積累資金,謀劃東山再起。

2006年,蔡勁筍將過去皮影團里的老藝人組織起來,向深圳市文化局提出申請,推動潮俗皮影認定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稱號一下讓這個老當益壯的團隊士氣倍增。

2008年,他在深圳創立「深圳金絲猴潮俗皮影劇社」,憑藉良好的組織和策劃能力,同年參與承辦深圳市首屆生肖文化節。並根據時代特色編、導、演賀歲皮影戲《福虎賀歲》《玉兔迎大運》及少兒劇《哥倆好》《海龜媽媽和她的孩子們》《東東遛狗》,深圳本土劇目《抗日英雄劉黑仔》《九龍風雲》《車公廟傳奇》等。

「深圳是一片文化沃土,我希望推動潮俗皮影戲在深圳得到更大延伸和發展,比如我們的唱腔有更大變化,以普通話居多,背景音樂引入了大鵬山歌、東山漁歌等深圳本土元素。」蔡勁筍說。

蔡勁筍還長期協助市、區文化部門舉辦傳統藝術「非遺進校園、進社區」活動,被多家學校、幼兒園聘為校外輔導老師,並幫助南山實驗小學、南山後海小學成立小學生快樂皮影表演隊。

傳承

培養兒子當接班人

「優秀傳統文化要一代一代人去傳承。」在現實中,蔡勁筍也是這麼做的,他發動全家人學皮影、參與到皮影藝術創作中來。

蔡勁筍的兒子蔡漢洲今年12歲,目前已是一名皮影戲「小專家」。或許是受父親影響,他從小就表現出對皮影戲極大的天賦和興趣,從6歲上幼兒園開始全面接觸皮影戲,學得很快,並觸類旁通學會了變臉和捏麵人,成為校園裡的「明星」。同樣,蔡勁筍女兒目前在讀初中,也會表演皮影戲。

除了培養兒子當接班人,他還把曾擔任銀行高管的妻子,已經退休的親戚都動員進來,協助皮影團的工作,做方案、當編劇、做後勤,每個人都各司其職,組成一個民間藝術家庭。談到兒子的未來,蔡勁筍表示希望他能把皮影當成一個專業,「如果你自己都不去發揚,還怎麼能指望這門藝術走下去。」

作為潮俗皮影第四代傳承人,從學習到推廣,蔡勁筍一直在傳承發揚傳統文化路上,致力於將潮俗皮影發揚光大。

蔡勁筍有一個願望,就是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史料館,展示各種非遺實物,讓廣大群眾更加了解非遺項目,一起為傳承和發展非遺文化而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厲害了,我的國》 在北京首映
世界重新發現馬克思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