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啊,這就是記憶中鐵觀音的味道!

啊,這就是記憶中鐵觀音的味道!

鐵觀音,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不是一個陌生的詞。

原產閩南安溪,曾經風靡大江南北,後卻遭遇戲劇性跌落,直到近幾年才緩步恢復。

為了找尋一款具有傳統滋味的鐵觀音,茶香記的陳鋼老師也是費盡心力。

陳鋼老師 茶香記尋茶師

「 茶 」和「 工 」 缺 一 不 可

很多人很久沒有喝過一杯「傳統」的鐵觀音。

早先為了開拓全國市場而推出的清香型工藝,導致茶湯喝起來像綠茶,甚至消青、拖酸等工藝的廣泛使用,也導致茶性過於偏寒,容易傷胃。

另一方面茶園片面追求高產,採用了不適宜的農耕方法,種下了生態單一、依賴性嚴重的病徵,茶青內含物質下降,難以做出品質上佳的成品茶。

總的來說,要喝到一款「傳統」的鐵觀音,「茶」和「工」兩個元素缺一不可。

內 安 溪 祥 華 高 山 產 區

安溪山巒疊嶂,產區可分為內、外安溪兩部份。

內安溪,即高海拔核心產區,以感德、祥華、龍涓、西坪等鄉鎮為主,氣候溫和、日照短,晝夜溫差大,雲霧瀰漫,正應了「高山雲霧出好茶」的道理。

內安溪產區,受到農業方式的波動較少,生態較佳,茶青價格也自然較外安溪高出許多。

此地所產之茶,內含物質豐富,能制出絕佳的蘭花香、觀音韻,是歷來鬥茶賽的常勝軍。

正 味 傳 統 制 茶 工 藝

烏龍茶,以半發酵工藝著稱,在外觀上,能明顯觀察到「綠葉紅鑲邊」的特徵。

所謂「綠葉紅鑲邊」是指茶葉在搖青、發酵過程中,葉緣細胞破損而泛紅,是制茶工藝中為了追求香氣與滋味導致的特殊現象。

傳統工藝講究「三紅七綠」,即葉緣泛紅部份佔三成,葉脈青綠色部份佔七成。

「正味」特指清香型鐵觀音中,採用傳統做青工藝製成之茶,湯色呈淡米黃色,葉底有明顯紅鑲邊。

這種茶茶性較溫和、不易傷胃,歷來鬥茶賽獲獎茶多採用此種工藝。

蘭 花 香 觀 音 韻

「茶」、「工」齊備,這樣的好茶,會具有絕妙的蘭花香、沉厚的觀音韻。

蘭花香,源於高超的做青工藝與高海拔產區的茶青,茶師必須嚴格把控搖青、發酵程度。

失之毫釐,差之千米,到位的蘭花香,需要制茶師傅深厚的工藝積澱才能制出。

觀音韻,是鐵觀音茶樹種特有的滋味,表現為一種深厚的回韻感,不飄忽、不輕浮、扎紮實實。某些高海拔茶青,甚至能做出米湯感,滋味渾厚。

想嘗嘗來自安溪的古早味道?掃碼了解,三泡不滿意還可以無償退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這款龍井,別看它價格實惠,卻好喝的很!
給你一點插花小靈感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