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3 Being Professional:與導師相處、職業定位與工作倫理

1.3 Being Professional:與導師相處、職業定位與工作倫理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5 July 1606, Leiden, Netherlands - 4 October 1669, Amsterdam, Netherlands)

Scholar at his Study(1634)

在博士期間,無論是導師的學術指導,還是博士生的自我要求,都應當盡量職業化。職業化意味著,學術訓練的平時設計和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博士生畢業後能成為獨立的研究者」。更為理想的狀態是,研究者在博士訓練期間就能將職業化的工作認知直接轉化為一種工作倫理。的確,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職業認知方面的開竅,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博士期間兩位導師的言傳身教;但就當下國內日趨激勵的學術競爭和高校科研越發明顯的企業式管理而言,也需要負責任的法學院重新思考,如何培養出能坦然面對未來職業競爭的法學青年研究者。

對於在荷蘭的經歷來說,博士生培養的職業化導向本身有制度條件。直接拿校方或者荷蘭政府獎學金,意味著博士期間,研究生是學校的僱員。博士生的僱員身份從根本上決定了與導師關係的相對扁平化——因為大家以同事(colleague)相稱相待。換句話說,這樣的師生關係更為平等;也由此,幾乎不會有導師會直接認為,哪位博士生是自己的「學生」(student)這樣具有明顯等級意味的關係。

這樣有制度基礎的、相對平等的師生關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博士導師和博士生的工作。博士導師的工作核心完完全全在於博士生的畢業論文本身,而對於博士生生活的其他方面,則需要保持職業距離(professional distance)。而對於博士生來說,平等的師生關係決定了導師會把你當做一個獨立的研究者(independent researcher)來期待和要求。

作為研究者的獨立性,可能是個人博士期間學術訓練的最重要的收穫。這從根本上意味著,博士生自己是畢業論文的主人。於是每次開進度會討論論文稿的時候,博士生並不是一味被動接受導師的意見,而是需要自己審慎地決定在何種程度上接受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甚至是在研究進度上,大部分導師也會尊重博士生自己的規劃和選擇,只要在時間管理最宏觀的層面不出差錯。[1] 比如在合理的時間段內,若由於無法按時完成新的論文進展稿,博士生完全可以推遲進度會議(progress meeting)。想來初去乍到時,自己還沒有領會到彼方博士訓練體制的這個精髓,吃過不少苦。被動地接受很多加起來並非體系性適合自己博士論文的意見,而不加批判,實際上只會給自己的研究思路添亂。更重要的是,被期待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者,還意味著,在科研遇到困難的時候,導師不會直接施以援手,而是給出大致的意見或者建議,留待博士生自己去嘗試解決。

[1] 關於宏觀層面對於博士訓練的時間管理及其要求,見本系列第一篇「1.1 時間管理」。

此篇本意並不是要聯繫現下國內博士生培養做玉石之辨。本身兩邊的文化、歷史還有現實的財政支持都不一樣,孰玉孰石很可能是個偽命題,正如很多嘗試將中國納入西方憲政模下比較研究已經成功做到的那樣。不同的訓練方法和職業預設,到底能在個案中實現多大的效果,還有一個重要的變數是研究者自身的條件,包括專業基礎、意志品質甚至研究中的洞見和想像力。所以,自己這些博士階段的經歷也許並不能夠被大部分人參照。然而,正如本篇開頭的反省,在國內業界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下,博士階段儘早讓學生持有職業化的態度,就能儘早避免職業壓力給有潛力和天賦、但往往把研究簡單視為「讀書」的學生帶來的負面心理影響。而無論在何種體系中,評價好的學術訓練有效的標準之一,就是看學生在結束師生關係後,能不能獨立完成研究作品,並使其成為以合格發表為唯一形式的學術成果。我們獲得導師的指教,根本上是為了讓那些訓練成為自己職業身份的一部分。

職業程度高,人情味難免就淡,實質上的工作倫理也就看上去更像生活哲學。在讀期間跟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所謂職業距離之下,自己日常工作的每一天都像對著水中倒影練劍。是的,every single day。職業化的工作倫理,在最功利的意義上要求博士生把入職的門檻(比如發表)細化成此間度日的目標。如果是文科博士的話,讀完一定要寫下來轉化為生產力,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打磨文章。所謂專業主義(professionalism)是自己過出來的;美德和信心,也是日復一日自我砥礪出來的。博士期間科研成果的保證,歸根結底,來自自律加持之下的勞作,這也可算作未來對職業信心的起點。

實質為同事的師生關係,實際上也影響到了博士階段的外圍關係,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和同齡學人之間作為同仁(peers)的相處。這將是下一篇的主題。

【本篇總結】

讀博士是一個漫長的崗前培訓,博士期間無論是導師應該給予博士生的學術訓練,還是博士生的自我要求,都應當盡量職業化。職業化意味著,學術訓練的最終目的和平時設計都是為了「讓博士生畢業後能成為獨立的研究者」這一目標服務。更為理想的狀態是,研究者在博士訓練期間,盡量將職業化的工作認知直接轉化為一種工作倫理。

【下篇預告】

「與同仁相處」——這也將是「研究方法」系列第一單元漫談的結束。

【其他說明】

在下篇之後,作者會就這一部分已有的內容,寫一篇簡短的增補。同樣,就這一部分已經交代的內容,如果各位讀者有任何想進一步知道的細節或者問題,歡迎提出,作者會在單元總結篇里一併回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尺晨昏 的精彩文章:

TAG:三尺晨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