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周量子資訊

一周量子資訊

谷歌再獲突破,展示量子霸權實現藍圖獲突

今年 3 月,谷歌曾在洛杉磯舉辦的美國物理學會年會上推出了 72-qubit 超導量子處理器 Bristlecone。與此同時,這家科技巨頭宣稱將要在今年實現「量子霸權」。在硬體之外,谷歌在量子計算理論方面的研究最近也在持續推進,本文將簡要介紹其在四月份分別發表於 Nature Physics 和 Science 的兩篇論文,其中詳細描述了實現量子霸權的計劃藍圖。

IBM正在發展它的Q Network,囊括眾多小型量子計算創業公司

IBM最新公告顯示,IBM正在試圖發展它的Q Network,也把小型創業公司囊括在內。有趣的是,大多數被選定的創業公司都專註於量子技術,其中有一些才剛剛成立幾個月。這個名單中包括Zapata Computing(一家致力於為化學、機器學習、安全和糾錯開發量子演算法的公司)、澳大利亞Q-CTRL公司(開發量子誤差控制系統)、劍橋量子計算公司(英國的一家為量子程序開發平台無關性編譯器的公司)、QC Ware(旨在構建在量子硬體上運行的企業解決方案)等。

施堯耘:量子計算可能就是終極計算,雲計算或往量子計算髮展

5月2日,北大微納電子大廈報告廳舉辦了「百廿E心 共創未來」北京大學科技創新校友高峰論壇。施堯耘在論壇做報告,對確定性演算法、隨機演算法和量子演算法進行了比較。量子計算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突破現有計算能力的計算領域。為什麼認為量子計算比經典計算要快?

量子程序讓量子計算機發揮更大的威力

量子硬體設計與製造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人們開始預言大於一百個量子比特的特定用途的量子計算機有望在 5-10 年內實現。可以想見,到那時候,量子軟體的開發將變成真正發揮這些計算機能力的關鍵。然而,由於量子信息的不可克隆性和糾纏的非局域作用等量子特徵,如何設計正確高效的量子程序和量子通信協議將是一個富有挑戰性的課題。

北京大學謝心澄團隊首次成功觀測到了自旋超流基態的重要實驗證據

最近,北京大學量子材料中心韓偉、謝心澄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從實驗上觀測到了自旋超流基態的重要實驗證據,是自旋超導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性進展。研究小組首先利用激光分子束外延技術生長了具有原子級別平整度的反鐵磁Cr2O3薄膜,是電荷的絕緣體。

金華市合力打造量子通信產業基地 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4月27日,金華市政府與國科量子通信網路有限公司和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量子通信產業基地建設。市委副書記、市長尹學群,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曉,副市長邵國強,國科量子總裁戚巍、副總裁劉建榮,科大國盾副總裁鍾軍參加簽約儀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量子研究 的精彩文章:

量子程序讓量子計算機發揮更大的威力

TAG:量子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