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股價八連漲!從菜鳥洲際航線看阿里的夢想落地力

股價八連漲!從菜鳥洲際航線看阿里的夢想落地力

從4月25日到5月7日的8個交易日內,阿里巴巴的股票經歷了「八連漲」,累積上漲14.73%,市值增加了644億美元。阿里巴巴IPO以來最亮眼財報的發布,是驅動阿里巴巴股價「八連漲」的核心原因。


大象體量有著獵豹速度

2018財年,阿里集團收入2502.66億元,同比增長58%,創下IPO以來年度最高增幅;利潤增長超過40%,看到這份財報,我給出的評價是:雖然已是大象的體量,依然有著獵豹的速度。

市值超過4000億美元的七大科技巨頭中,阿里巴巴的營收增幅也無人能出其右。一季度,Facebook同比增長49%,亞馬遜同比增長43%,谷歌母公司Alphabet同比增長26%,蘋果和微軟的這個增幅都只有16%,騰訊財報尚未公布,去年四季度同比營收增長是51%,超過60%增幅的只有阿里一家。

在如此體量下,阿里巴巴能夠保持高增長,一方面是因為電商業務本身尚未到天花板,阿里還在想方設法在拓寬電商業務的邊界,比如布局新零售、生活服務和全球化市場;另一方面,阿里此前的布局,讓它今天在電商外擁有多隻現金牛,目前最顯著的是雲計算,一季度營收增加了103%,連續第12個季度保持規模翻番,在總營收中佔比達到了7%,明顯高於前三個季度的5%、5%和4.3%。

不過,資本市場看好阿里巴巴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它擁有未來。


投資全球和未來的決心

財報顯示,阿里巴巴該季度凈利潤為66.4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98.52億元下降33%,較上一季度的233億元下降了72%。凈利潤下降的原因在於阿里巴巴正在用「利潤換未來」,在過去的財年阿里巴巴進行了大舉投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時間維度,阿里巴巴不斷投資未來。新零售上,入股高鑫零售、居然之家、華聯超市等零售實體場景,今年4月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么為生活服務和新零售物流布局,2018財年銀泰、盒馬鮮生等構成的商業零售業務營收佔比只有6%,增速卻高達527%;新技術上,首期投資1000億成立達摩院,自主研發Ali-NPU、收購中天微,為二十年後的商業生態做技術布局。

空間維度,阿里巴巴加速全球化。一個是讓中國用戶便捷地購買海外商品;一個是讓外國用戶獲取便捷的電商服務,這是馬雲頂層設計的eWTP的核心思路。

阿里正在以超出所有人預期的速度落地eWTP構想。阿里近期承諾向東南亞最大電商平台Lazada增資20億美元,由馬雲愛將、螞蟻金服前操盤手彭蕾擔任CEO。2018財年阿里國際商業零售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4%,截至2018年3月,來自74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0個品牌通過天貓國際向中國銷售。

物流是決定電商體驗的基礎,也是電商的一大核心價值,在eWTP架構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物流,正是因為此,阿里也在推動物流等基礎設施的全球化,它在去年10月向菜鳥物流追加投資53億元,將持股比例提高到51%,並宣布未來五年繼續投入1000億元,加快建設全球物流網路。

在所有中國互聯網巨頭中,阿里巴巴給人感覺到是一家有夢想的企業,不只是因為有「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樣的家喻戶曉的口號,更重要的是它一直面向全球和未來布局,不論是時間和空間維度都有更宏大的視野,進而體現出「夢想感」,尤為重要的是,它在執行層面正在有條不紊地地讓夢想落地。


菜鳥式的夢想執行力

能夠說明阿里巴巴有「夢想執行力」的是菜鳥在全球化上的落地速度。

相對於投資、信息、金融等「輕量級」業務而言,物流要實現全球化相當不容易,畢竟物流本身就是一個很「重」的事情。然而,對於阿里巴巴來說,卻是非做不可,正如前文所言,電商不只是一個App,其核心價值是一套基礎設施,包括支付、物流、客服和信用體系,特別是物流,它直接決定了購物的體驗,也是最難被突破的一道壁壘。

如果阿里電商業務想要全球化發展,物流就不能成為短板,甚至要成為長板。菜鳥則是阿里巴巴物流能力落地的關鍵載體,阿里在去年增資菜鳥時就表示,「未來五年繼續投入1000億元,加快建設全球領先的物流網路,實現中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

4月阿里巴巴CEO張勇在澳大利亞也談到了物流對全球化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道路上,關於基礎設施的三流問題不可迴避,即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網路無邊界,信息流相對容易解決,而物流和資金流是關鍵難題,其中物流是重中之重,因為無捷徑可尋,它必須要兼顧效率、規模和前瞻性,且進行長期規劃。」

阿里財報顯示,菜鳥已經起飛。今年3月,菜鳥開通首條洲際定期電商航線,顯著縮短中俄之間的包裹送達時間,俄羅斯目前是阿里巴巴最大的海外市場;本月香港-比利時的第二條菜鳥洲際航線開通,歐洲地區最快五天送達;菜鳥也已多次在香港、鄭州、上海等地開啟電商物流專屬包機,讓中小企業商品更容易出海。菜鳥還先後開通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地區和澳大利亞四條中小企業電商專屬海運線,以及中歐班列。菜鳥還在國際化倉庫和物流樞紐上布局,目前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有20餘個物流倉庫,並在馬拉西亞和泰國建立智慧物流樞紐e-Hub。

阿里巴巴CEO、菜鳥網路董事長張勇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肯定了菜鳥的成績:

「過去一個財年中,菜鳥在物流網路建設上取得堅實的進步,並通過數字化改善了整個行業的運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已有超過70家物流合作夥伴使用菜鳥的物流雲服務,通過數字技術來提升倉儲和分發效率。在跨境服務上,菜鳥通過對系統成功整合升級,將國內主要港口的進出口通關速度提升至秒級,中國到全球主要國家端到端的物流時效縮短至10天以內。菜鳥將繼續聚焦在建設全球數字物流基礎設施上,菜鳥將主動面向未來,繼續加大在革新上的投入,推動智慧物流更快發展,以解決新零售不斷增長的需求。」

看到這裡你應該會發現,所謂拼多多會衝擊阿里電商體系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阿里謀劃的是全球和未來,而不只是一個App上的流量獲取方式,這正是業界目前探討的「企業夢想」的表現。而比夢想更重要的是,腳踏實地干出來的執行力,就像菜鳥,「全球72小時必達」是一個夢想,一條又一條洲際航線的開通,才是造夢力的體現——後者更加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超 的精彩文章:

從「7個葫蘆瓜」轉戰法拉第,賈躍亭這回能打個翻身仗嗎?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李彥宏的智能家居版圖終於曝光

TAG:羅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