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設立官妓制度 賺的錢都花哪裡去了?

朱元璋設立官妓制度 賺的錢都花哪裡去了?

明朝建立以後,明太祖朱元璋在金陵設立富春院以儲官妓,供士大夫、士民商賈遊樂。

十四樓皆洪武初建樓,每座皆六楹,高基重檐,棟宇宏敞,各顏以大書名扁,與街坊民居秩秩整櫛,四方客旅以公事至者,居以客店,又置諸樓各在市闤輳集處,以為客旅遊樂憩息之所,柔遠之道備至無遺焉。

朱元璋之所以要建立青樓豢養官妓,大體可以歸結為政治和經濟兩個原因。

政治上來說,是因為明朝初建,刀兵剛剛入庫,建立青樓銷兵革之氣於輕煙淡粉之中,以實現柔遠之道,也彰現了明朝的開國氣象。明太璋朱元璋本人有時也會在富春院設宴款待群臣,以昭示對功臣的寵幸和激起天下人對科舉功名的嚮往之心。

從經濟上來說,朱元璋則是出於兩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設立青樓有利於促進社會繁榮,發展社會經濟。宋朝王安石變法時,為了提高國家的財政收入,實現了國家「官賣酒」制度與娼婦結合的方法,「設一酒廳而置酒肆於譙門……命娼女坐肆作樂,以蠱惑之」,以娼妓賣酒,極力吸引了富賈士紳到青樓消費,讓王安石可以從百姓手中收回青苗錢。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富春院,設立十四青樓,即有效仿王安石之意。

另一方面,經濟上的效應更明顯了,那就是可以通過建立青樓,設立官妓獲得稅收。「管子之治齊,為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資,以佐軍國」,春秋時期,管子為了增加財政收入首先開創了官妓制度。無獨有偶,同時期的古希臘雅典各聯邦城市也將妓女稅當成重要收入。

這種針對娼妓所徵收的稅收叫做花捐。「按國初沿前明,樂戶即官妓也」,明代以樂戶兼充官妓,歸屬教坊司管轄,因此在明朝時,花捐又被稱樂捐,脂粉錢,意思是樂戶們所捐獻的稅收。

到明朝中期,娼妓行業快速發展,甚至可以說到了遍天下的地步,遠遠超出了朱元璋當時所設定的框架,帶來了社會風氣的墮落。不過對明朝朝廷來說也有一定的好處,那就是他們可以對青樓妓館實行登記、掛牌、收稅等管理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

在《杜十娘》中,老鴇就曾對杜十娘說過:「你說天下之人誰不愛錢,就是最闊氣的皇帝老子,也要收我們的花捐。」可見,當時花捐徵收範圍之廣闊。

朝廷徵收的花捐作為財政收入的一部分,自然是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那在朱元璋時期,這些脂粉錢都花到哪裡去了呢?恐怕很多朋友都猜不到,這些錢當時主要用在了三年一辦的會試上面。

大家不要覺得科舉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考生來說需要十年苦讀,對朝廷來說也要花錢建立一套從教學到應試的完善的體系。科舉主要由禮部負責,而花捐也由禮部每月一收,因此索性朱元璋便將花捐的錢用在了舉辦會試身上。

花捐用於教育的習俗到了民國時期依然存在。1936年,廣東財政廳曾制訂《廣東省各縣市筵席捐章程》,裡面就規定:「此項筵席捐餉及按月餉款,應以三分之一解廳撥充全省體育經費,其餘三分之二內,以三分之二解廳撥充中山大學經費,餘三分之一除辦期末月扣,抵按餉一個月,免予撥縣外,其餘各月均照案撥充地方教育經費,仍將按月撥縣銀數取具印收繳廳查考」。將所收上來的脂粉錢用以舉辦大學,發展教育事業倒是和明朝一脈相承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涯讀涯史 的精彩文章:

胡宗憲犯了死罪 可因為他平時堅持做這件事 嘉靖最終選擇放了他
明朝因功封爵的文官一共有三位 除了王陽明 其他兩位也很厲害

TAG:涯讀涯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