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易綱詳解資管新規:有序處置影子銀行風險

易綱詳解資管新規:有序處置影子銀行風險

足以重構國內資管市場的資管新規已經正式下發。央行行長易綱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資管新規的發布主要有四方面考慮,包括有序化解和處置「影子銀行」風險、防止資金空轉和脫實向虛、提高市場准入和監管公平性,以及為金融創新和業務流出空間等。

易綱詳解新規

伴隨著近年來的快速擴張,資產管理行業近年逐漸暴露出交叉投資、放大槓桿、同業套利、脫實向虛等一系列問題。自去年11月央行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後,一個輻射百萬億資管行業的、最嚴格的監管新局面就已逐漸呈現。2018年4月27日,《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正式落地,進一步明確了抑制多層嵌套和通道業務,打破剛性兌付,控制資管產品的槓桿水平,實施按資管產品類型統一監管,以及實行公平的市場准入和監管,最大限度地消除監管套利空間等準則。

易綱表示,出台資管新規主要是基於四方面的考慮:首先是有序化解和處置「影子銀行」風險,防止過於複雜的產品加劇跨行業、跨市場、跨區域的風險傳遞;其次是切實貫徹和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和方向,防止資金空轉和脫實向虛;另外,提高市場准入和監管的公平性,根據資管產品的類型制定統一的監管標準,對同類資管業務做出統一的規定,最大程度地消除監管套利空間,同時提高監管的覆蓋度和有效性,堅持宏觀謹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監管相結合、機構監管與功能監管相結合;此外,為了促進金融業更加健康的長遠發展,為金融創新和業務發展留出空間,並在監管措施的實施節奏上充分考慮了市場承受能力,設置了合理的過渡期,有序處置存量資產,防範「處置風險的風險」。

破除「影子銀行」頑疾

可以看到,在制定新規的幾方面考慮中,有序化解和處置「影子銀行」風險被放在了首位。易綱指出,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發展迅速,對豐富市場投資渠道、深化金融市場改革、促進直接融資市場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規則差異、產品嵌套等問題也日益顯現出來,形成龐大的「影子銀行」並構成潛在的系統性風險,亟待有序化解和規範。

所謂「影子銀行」,是指遊離於銀行監管體系之外、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和監管套利等問題的信用中介體系。業內公認的「影子銀行」有幾大特點,即鏈條過長、槓桿過高、結構性過於複雜、存在著監管套利和監管真空。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影子銀行主要是指那些提供信貸、融資等銀行服務,但又不是按照銀行要求來進行管理的金融機構。

例如,目前有很多中小企業不得不通過影子銀行融資,也有很多資質較差的企業或個人通過影子銀行貸款,從而提高了槓桿率,加劇了風險。在去年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等多個重要會議上,影子銀行都曾被點名。前央行行長周小川也曾透露,央行關注影子銀行達數年之久,日前許多影子銀行業務已回歸銀行部門,被納入銀行資產負債表。對資產管理行業,他認為這一問題較為複雜,監管機構針對同一資產管理行為可能有不同的監管規定,未來應理順和精簡對資管行業的監管。

更多細則「在路上」

不過,資管新規是一個綱領性文件,還有更多細則需要落地。「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資管新規正式發布是一個重要的開始,規範資管業務、防控金融風險的工作任重道遠,金融機構、監管部門、社會各界還需進一步統一思想和行動。

以體量已達30萬億元的銀行理財為例,大量表外理財正是影子銀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今年一季度銀監系統已累計公布近千張罰單,罰沒金額累計逾10億元。其中違規開展同業、理財業務依然是銀行業亂象的重災區。如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由於違規辦理理財業務被河南銀監局罰款640萬元;廣發銀行福州分行由於同業投資業務存在重大內控缺陷,導致大額資金到期無法收回,被福建銀監局罰款200萬元等。

相關規範政策也已經「在路上」。3月初,原銀監會創新部主任李文紅介紹,對銀行理財進行了國內外的系統梳理,已經起草好了相關監管辦法,下一步會作為資管新規的配套細則發布實施。此前有消息稱,銀行理財細則草稿大概率於5月發布,關於凈值化產品的估值方法、錯配的存量資產如何處置、標準化資產的認定標準、打破剛性兌付等具體問題將有所答案。

董希淼表示,資管業務作為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有助於強化和提升金融機構的牌照價值,但不同機構之間未來發展將進一步分化,一些中小金融機構將面臨較大挑戰,而有著優秀投資和管理能力的金融機構將獲得更多競爭優勢。「吹盡狂沙始到金」,這一調整和變革的過程,正是我國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消費者共同成長並走向成熟的過程。

來源:北京商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城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監管要強調KYC原則?

TAG:金融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