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4個方法,即便拿著原生家庭的爛牌,也能打出王炸!

4個方法,即便拿著原生家庭的爛牌,也能打出王炸!

心理壹點靈

你身邊的幸福人生導師

原生家庭對我們每個人影響深遠,但原生家庭也並不是我們所有問題的擋箭牌。

我家小區往左拐三百米,有個菜市場,賣豬肉的是我爸的一個朋友,他有一個女兒,一個有些自卑的女孩子。

這個姑娘,平時在路上迎面碰上熟人也不敢主動打招呼,總低著頭往前走;沒有必要就不會出門;和別人說話時聲音很小,如果對方是男性就會結巴到說不出話;上學時,除了我,身邊就沒什麼朋友了;上課經常走神,被老師拉去辦公室談話會害怕到發抖。

有一回周末,我去買菜看到她和他爸在對話。

她說:爸,我想學鋼琴。

他爸抽著煙說:鋼琴是咱家學的東西嗎?盡想些沒用的,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不要像我一樣在菜場賣菜。

她看到我在一旁盯著他,連忙快步走開了。

她走後我上去勸他爸:叔叔,李玥想學琴就讓她學唄,這又不是什麼壞事。

他爸就像被抽了一鞭子似的突然暴躁起來,大聲說:學什麼鋼琴,我這賣半年的豬肉都攢不夠買鋼琴的錢,供他吃,供他穿,每個月開銷這麼大,還要學鋼琴,她怎麼不上天呢?!

我還想說什麼,他爸隨便甩了我一塊肉就揮手要我走。

這一幕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我一直記到現在。

特別心疼李玥,她從小家庭就不幸福,可能因為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一直忙著賺錢養家,再加上重男輕女的風俗,相比起其他人,她的童年很少得到父母的關愛,初中畢業那會兒,她父母離異了。現在的她孤僻內斂,且不愛和人親近,這多少和她的家庭有關。

從小,她就學會了看大人的臉色,也習慣了躲在自己的世界裡。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個被迫成熟、內心缺愛又渴望幸福的孩子。

然而故事並沒有往美好結局發展。即使工作之後離開了這個不幸福的家庭,她也沒能開始幸福,談了幾次戀愛,關係都很糟糕。對待另一半的方式竟然也在不知覺間出現冷戰、無效溝通,陷入原生家庭的「魔咒」。

其實,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情況。

長大後,越是想要逃離家庭,越是對自己的父母有說不出的不滿,卻越是擺脫不了父母在自己身上烙下的印記,甚至將這種模式延續給下一代,成就又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

大多數人都覺得:完整的家庭+相愛的父母=好的童年,然後等同好的人生。

理論上來說,的確有道理。

我們最初來到這個世界,記憶系統是空白的,從出生開始,不斷吸納著環境里每個成員給我們輸送的一切,包括他們的生活模式,相處模式,以及情緒模式。

這一切在我們的內在不斷累積,整合,最後讓我們成為了一個獨特的自己。

於是,很多人在成年以後,每當遇到困擾,就會聯想到這個公式,似乎是找到了一個恰當的理由:我經歷的這些都是我的童年造成的,都是某人讓我這樣的,所以,我得不到好的愛情,更得不到好的事業。

前段時間,看到過一篇關於喪劇《馬男波傑克》的影評,裡面的主人公波傑克是一個工作生活一團亂的過氣明星。

當我們回溯過去,會發現波傑克有一個糟糕透頂的童年,失敗的父親和自私的母親一直打壓著波傑克。

成年後的波傑克害怕孤獨又總是陷入孤獨,他收留了朋友陶德,卻總是忍不住對他惡言相向。

有一次,波傑克要拍哭戲,然而因為他的母親從小就要求他不準哭,他怎麼樣都沒辦法在鏡頭前掉一滴淚。

家庭的詛咒如影隨形地伴隨著他的成長,直到成年都沒有停止。

我們後台也經常收到大家的留言,童年經歷過的創傷,深深困擾著成年的他們。

可是,誰又不是一邊帶著原生家庭的痛,一邊追尋著幸福呢?

在《歌手》2018第二期中,從樂壇和娛樂圈消失多年的張韶涵以一曲冷門作品《阿刁》震驚了全場,打動了觀眾和評委。

《阿刁》講述的是一位命運多舛的女孩,它更像是在說張韶涵自己。

張韶涵的父母,可以說得上是「極品中的極品」,在女兒事業如日中天之際,親口誣陷女兒吸毒,毆打父母,聯手控告女兒棄養,向記者哭訴女兒不孝冷血。

而事實上,張韶涵不僅沒有吸毒,對家人更是從小付出到大,很小的時候就擺地攤、送外賣供養家人,中學一畢業就去工作養活一家人。

因為父母的毀謗,張韶涵在事業巔峰期被雪藏,後來因為心臟問題到美國做手術,回國後,卻發現母親捲走她一億多台幣不知所蹤。

如此糟糕的原生家庭,恐怕全中國也難找出第二個。

但我很佩服張韶涵這樣的女子,在事業被雪藏,又遭親生父母背叛的那些年,一個人,一邊舔著傷口,一邊尋找出路,成立了自己的音樂唱片公司,並開創了自己的高跟鞋品牌,甚至買下了一座小島。

十年後,通過《我是歌手》的舞台,重新回到大眾面前;厚積薄發的她,再一次驚艷全場。

忍痛與原生家庭分離,再次出發,找回自己,可以說是張韶涵重生的關鍵!

娛樂圈裡還有很多看似光鮮亮麗的女明星,也同樣出生坎坷,有著不靠譜的爹媽,童年的命運不比我們好到哪兒去。

比如,張柏芝因為父親嗜賭欠債,曾被黑幫追殺;韓國女性秋瓷炫生在重男輕女家庭,被家人用盡言語上的侮辱;孫儷小時候慘遭父親拋棄,她們的原生家庭,一個比一個辛酸。

在她們身上,無一不裹挾著原生家庭帶來的悲痛。可即便手拿著原生家庭的爛牌,她們依舊能打出王炸!

所以,親愛的你,如果覺得現在的自己過得很糟糕,先想想看,自己是不是足夠努力,而不是把全部的罪責推脫給原生家庭。

很多人覺得原生家庭糟糕的孩子,最終只有抑鬱和自殺兩條路可走。這個說法顯然不成立!

雖然糟糕的原生家庭會帶給我們很多傷害,但如果想要擁有健全的人生,以及正常的生活,還是有辦法的。

比如韓劇《Doctors》(《醫生們》)就是這樣一部講述原生家庭糟糕的孩子如何走出陰霾的作品。

首先來看一下男女主角的原生家庭有多慘:

女主劉慧靜從小父母的夫妻關係就十分惡劣,爭吵家暴屢見不鮮,父親在婚內出軌,母親早死,繼而父親再婚,重新組織家庭並生下同父異母的妹妹,自己被寄養到爺爺奶奶家。

男主洪智弘更慘,一場車禍讓父母早死,自己成為孤兒。唯一的房產被別人變賣,只能在孤兒院長大,從小一路受人欺凌。

即便是這樣不好的出生,最終,一個成為了全國最大醫院神經外科的主治醫生,外加網紅美女;而另一個海歸回國成了首屈一指的神經外科專家教授。

光聽就不明覺厲的樣子,雖說這只是部電視劇,真假難辨,但看看身邊的親戚/同事/朋友們,有很多正在或已完成電視劇般的人生逆轉,好奇他們到底是如何完成逆襲的。

認真分析了一下,原生家庭糟糕的孩子,不妨從最重要的這一點展開治癒:通過努力獲得社會普遍認可的成功!

眾所周知,醫生是種備受尊重的職業,成為醫生不僅為男女主角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入,也讓他們收穫了社會普遍的認可和威望。

這份職業的特殊性,讓其增加了自身使命感,會讓人不由地付出,並以此獲得自身存在的價值感。付出的同時,他們也會受到病人及家屬感恩的反哺,對自己也是一種治癒。

得知女主當上醫生後,女主爸爸主動找來想合好。女主就赤裸裸地問,「如果現在我沒成為醫生,你還會來認我嗎?」

劇情的設置旨在說明父母不會離棄子女,但現實的世界遠比劇情殘酷。說白了,你的原生家庭再渣,等你混好了,就自然會有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來攀關係。

一方面這些人的確是前後不一,嘴臉可笑;另一方面,在這個功利的世界,如果你對他人毫無用處,別人又為什麼要消耗自己的熱情和時間來對你好呢?

當然,這裡不是讓所有原生家庭糟糕的孩子都去當醫生,而是,如果被悲慘的原生家庭斬斷了退路,那就只有加倍地努力,才有機會改變自己生活的現狀。

比如女主就是從學渣一路逆襲成學霸再成為醫生的,長久以來她保持著每周睡覺只睡10小時的習慣。

覺得自己過得慘的人,不妨問問自己,是不是也敢對自己有這樣的狠勁。

捨不得對自己狠沒關係,外面有的是人在等著對你狠。所以「對自己狠」這種事,與其別人,不如自己來干。

如果年紀小還在讀書,就要盡最大的努力把書念好。你的父母也許不管你,但你認真讀過的書一定不會辜負你。更何況,「成績好」也是被社會普遍認可的一種成功。

如果已經工作,那就在認真工作的同時不斷給自己充電,在你能掌控的世界裡做出點成績。當你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中時,你將不會對原生家庭的傷害太敏感。

每個人的記憶里或多或少的,都會有年少時留下的創傷,但真的不要把任何怨氣撒在父母身上,因為他們自己也是從上一代繼承了這些無法言明的傷害,但卻不自知。

在那個知識匱乏的年代,我們很難對原本生活就已經很艱難的他們再說出什麼責難的話了。任何討伐父母的言語,都絲毫沒什麼意義。

當我們討論原生家庭對我們帶來的影響時,不是要對原生家庭口誅筆伐,而是給自己一個探究自我內心與自我成長經歷的過程。

了解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是第一步,之後才能知道如何走出過去的束縛,活出最好的自己。童年決定了我們生命初期的質量,但自我成長卻是一生都要面對的課題。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學會自己找回來。

解決問題,遠比追究責任更重要。

突破與成長

具體來說,要想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我們總結了4點經驗,讓自己在現有的身心條件下,過得儘可能舒心一些,謹分享之:

對原生家庭進行認真反思,勇於承認家庭的消極影響,但不要把它當成致命的缺點,它只是成長過程中的一種經歷、一種感受,僅此而已;

用心體會這些感受,比如自卑感、孤獨感、暴力傾向等等,嘗試給它們下定義,弄清楚這些感受的具體來源,寫下來;

認清自己的真正需要,想明白過去在原生家庭中缺少了什麼,然後努力去獲得和保護這些需要;

學會善待自己,照顧自己,向可靠的朋友或心理諮詢師敞開心胸,接受他們的關心和幫助,找個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唱歌跳舞寫作繪畫,high起來,別憋著。在良好的社會互動中,慢慢治癒自己的心靈。

多年以前,我也認為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毀滅性的,無法重建。相信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想法。但如今的我不這麼認為,你呢?

THE END

- 晚 安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壹點靈 的精彩文章:

這些大學的簡稱,可以承包你一年的笑點!
怎麼讓大家都喜歡我?

TAG:心理壹點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