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豬佩奇被禁疑雲背後:網路二次創作引爭議

小豬佩奇被禁疑雲背後:網路二次創作引爭議

「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近幾個月,一隻長得像吹風機的粉紅小豬跨越「次元」,從以學齡前兒童為目標受眾的動畫角色,變身成為深受年輕人喜愛、帶有「社會人」屬性的現象級IP。強勢刷屏之後,這隻網紅豬卻陷入「被禁」疑雲。

原標題:小豬佩奇被禁疑雲背後:平台屏蔽「社會人」 網路二次創作引爭議

采寫:南都記者 劉苗

抖音等平台均向南都記者否認「封殺小豬佩奇」。不過在這些平台,小豬佩奇相關內容已大幅減少。搜索「社會人」等關鍵詞,更無相關內容。

對此,有學者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社會人」這套話語帶有一定價值虛無傾向,或許是相關內容被審查的重要原因。網路二次創作除不違反法律、遵守公序良俗外,還應考慮到對未成年人的影響。

小豬佩奇被禁疑雲背後:網路二次創作引爭議

日前,小豬佩奇被傳遭抖音「封殺」。對此,抖音予以否認。

疑云:小豬佩奇相關內容銳減,抖音否認「封殺」

日前,一張寫有「抖音社區規則」的圖片在網路熱傳。

該「規則」列舉了色情低俗、違反法律法規、引人不適等違規行為的具體表現,並將小豬佩奇作為「禁止元素」放在首位單獨列出。

「抖音封殺小豬佩奇,從此再無社會人。」4月29日,擁有259萬粉絲的大V「互聯網俊明說」發微博轉發上述圖片,3萬餘人點贊,跟帖6500餘條。

其中,有網友評論「不喜歡這個小豬佩奇,好多人拿這個做侮辱類語言的圖,看了心理不適」,被3749人點贊;另一評論「小豬佩奇本是一個幼兒動畫,真不明白有些人把它拿來給予不好的意義是什麼思想」,獲1807人點贊。

之後,「抖音封殺小豬佩奇」登上微博熱搜榜。亦有媒體報道稱,在抖音上一度無法找到小豬佩奇任何相關內容。

小豬佩奇真被「封殺」了嗎?

小豬佩奇被禁疑雲背後:網路二次創作引爭議

目前,在抖音平台上,仍可搜到與小豬佩奇相關的內容。

5月7日,南都記者在抖音上搜索「小豬佩奇」,與此相關的用戶、挑戰和音樂均存在。「小豬佩奇」挑戰頁面顯示,共有2300餘人參與該挑戰——不過,在4月下旬,這個數字是3.6萬。一些此前獲贊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熱門內容,在該挑戰下已不復存在。

抖音有關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網傳的社區規範是假的,「我們沒有封殺小豬佩奇,會根據法律法規做社區規範管理,希望大家共同維護良好的社區規則並且遵循。」

此外,南都記者在快手平台搜索發現,與「小豬佩奇」相關的用戶和標籤都存在,但點擊該標籤,顯示「沒有內容」。

快手有關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並未對小豬佩奇做過「針對性的打壓」。其解釋,「標籤頁空白,可能就是話題參與性不高。我們很多標籤的話題頁都是這樣的。」

小豬佩奇相關內容減少,或因受到「社會人」牽連。南都記者在抖音和快手搜索「社會」、「社會人」,均顯示「沒有找到內容」。

事實上,在近期監管風暴之下,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均推出整改措施,表示將提高審核能力,加大清查力度。

抖音方面曾向南都記者透露,截至4月中旬,抖音視頻審核團隊有1500人。抖音總裁張楠表示,這一數字「每天都在增長」;快手方面亦於4月初宣布,會加強審核隊伍建設,將審核團隊從2000人擴大至5000人。

小豬佩奇被禁疑雲背後:網路二次創作引爭議

經由網友二次創作的小豬佩奇視頻和表情包,在網上廣泛傳播。

躥紅:從低齡動畫角色到青年亞文化「社會人」

小豬佩奇來自英國,又名「粉紅豬小妹」,是一個只有5歲,但「出道」近14年的動畫角色。

同名動畫《小豬佩奇》(Peppa Pig)是一檔針對學齡前兒童推出的喜劇動畫片,2004年在英國首播,2015年被引進中國。故事圍繞小豬佩奇及其家人朋友的生活展開,每集只有 5 分鐘。

由於色彩明快、對話幽默,劇情溫馨有趣並富有教育意義,該動畫深受兒童和家長的喜愛。目前,《小豬佩奇》動畫片在愛奇藝播放量136.2億,優酷播放量145.9億,騰訊視頻播放量191.3億。

一個低齡動畫角色,何以成為現象級網紅?

南都記者梳理髮現,小豬佩奇跨「次元」走紅,與網友的二次創作有很大關係。

在視頻網站,網友自製的多種方言配音《小豬佩奇》片段和惡搞版本點擊量可觀。在B站,一段時長約4分鐘的《重慶版的小豬佩奇來了》,被播放357.3萬次;另一不到2分鐘的佩奇吹口哨視頻,被播放299萬次。

在社交平台,小豬佩奇表情包已成刷屏之勢。

2016年10月,動畫版權方eOne公司就聯合微信,推出小豬佩奇系列表情包,兩周內下載量超過100萬次;而網友自製的表情包,更為海量豐富。

小豬佩奇被禁疑雲背後:網路二次創作引爭議

在抖音平台,一段網友演示貼小豬佩奇紋身貼的短視頻曾獲超百萬次點贊。目前,該視頻已無法找到。

在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台,一句「小豬佩奇身上紋,掌聲送給社會人」帶來的「社會」標籤和反差萌,更掀起網路狂歡高潮。貼小豬佩奇紋身貼、戴小豬佩奇手錶、背小豬佩奇背包,都被視為時下最潮的「社會人」標誌,用戶自製的相關內容短視頻不斷上傳,形成病毒式傳播之勢。

甚至,不少當紅明星也順勢加入「社會人」行列,紛紛在微博發布使用小豬佩奇周邊衍生品照片,詢問粉絲「社不社會?」

在電商平台,帶有小豬佩奇元素的周邊衍生品,無論是否正版,均有驚人吸金能力。比如,定價9.9元的小豬佩奇紋身貼,月銷近3.3萬筆;售價13.5-190不等的小豬佩奇公仔,月銷4.4萬筆。

「抖音同款」、「社會人必備」已成熱賣關鍵詞。

經過不斷解構和二次創作,小豬佩奇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動畫角色,而成為網路青年亞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小豬佩奇被禁疑雲背後:網路二次創作引爭議

在電商平台,以「抖音同款」、「社會人」為關鍵詞的周邊衍生品正在熱賣。

觀點:對卡通人物二次創作應考慮對未成年人的影響

在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常江看來,小豬佩奇在年輕人群體中「跨次元」走紅,表明在年輕人群體的集體觀念里,有一種力量長期以來是受到壓抑的,所以這個群體才會通過借用一個完全無害的卡通形象,去進行文化上的表達。

「所謂的『社會人』,在我看來是一種對於自己的無力感、無助感的自嘲,他們渴望通過一套基於底層邏輯的新的社交規則,去實現一種人格的自足。」常江對南都記者表示。

不過,「社會人」的標籤,為小豬佩奇帶來流量,也引來爭議。

4月26日,人民日報評論官微發文稱,《小豬佩奇》傳遞了正向、溫暖的家庭觀念,但「在『社會人』的路上越走越遠,不少人也擔憂『小豬佩奇會被玩壞了』。」

人民日報評論指出,時下,不少中小學生以此標新立異,一些人以穿戴小豬佩奇的服飾、手錶等互相攀比,少數不法商家假冒仿製相關產品,攫取利益。「小豬佩奇再社會,也不能毀掉孩子的童年,不能逾越規則和底線。」

常江向南都記者表示,「社會人」這套話語體現出了一種對於主流價值體系的嘲弄,帶有一定的價值虛無傾向,這或許是近期相關內容在短視頻平台被審查的一個重要原因。

小豬佩奇被禁疑雲背後:網路二次創作引爭議

一些「兒童邪典視頻」對小豬佩奇等卡通形象進行二次加工,傳播血腥暴力等內容。

解構與二次創作,一直是網路亞文化的活力來源。然而,二次創作行為良莠不齊,一些行為並非單純調侃和戲謔,甚至帶來更惡劣的影響。例如,此前引發關注的「兒童邪典視頻」中,就有對小豬佩奇、艾莎公主等卡通形象進行二次加工,傳播血腥暴力、恐怖、色情的內容。

對此,常江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網路二次創作應把握三個尺度:第一,不違反法律,尤其是知識產權相關法律;第二,要考慮到對未成年人的影響,「畢竟小豬佩奇作為兒童卡通人物,在外形上吸引很多未成年人的喜愛,亞文化群體對其進行拼貼、戲仿式的再創作,要考慮到它是不是會對兒童產生不好的影響」;第三,遵守公序良俗,不對弱勢群體進行諷刺和嘲笑,也不去傳達色情、暴力等內容。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向南都記者表示,對小豬佩奇惡搞、貼上「社會人」標籤等行為,已超出《著作權法》中合理使用的範圍,二次創作須徵得版權人同意。「兒童喜愛的卡通形象等更不應成為被惡搞的對象,否則可能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造成不良影響。」

朱巍表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已於3月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網路視聽節目傳播秩序嚴格管理包括網民上傳的類似重編節目的通知》,要求「堅決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的行為」,嚴格管理包括網民上傳的類似重編節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必修網 的精彩文章:

聯想IdeaPad 530S曝光 採用AMD Ryzen/Vega GPU平台
東方航空迪士尼主題彩繪飛機發布:畫面超有愛

TAG:必修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