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銀行走向全聯接平台背後 華為的定力、能力與合力

銀行走向全聯接平台背後 華為的定力、能力與合力

如今,數字化轉型已成為顛覆性力量,很多行業被裹挾其中,或主動或被動,都在惴惴不安地等待一個叫「奇點」的到來,金融行業也不例外。

特別是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技術手段的深入應用,這些新技術的演進創新進一步改變了金融既有的模式、業務和產品,打破了金融交易和服務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由此也導致了整個商業模式的重大改變,更讓整個金融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

這也是日前舉辦的2018華為全球金融峰會,吸引了包括中國工商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中國人壽、民生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招商銀行、中國太平洋保險等800多位海內外金融客戶及行業專家出席的根本原因。

那麼,當下中國銀行業乃至整個金融業正遭遇著什麼樣的巨大挑戰?在即將到來的銀行4.0時代,他們又該如何從容邁出數字化轉型之路呢?

中國金融業遭遇四大挑戰與機遇

毫無疑問,在去槓桿的大背景下,利潤增速下滑、資產不良率上升,利率市場化加速、監管力度強化、金融業開放力度加大等更加嚴峻的新環境和新挑戰正衝擊著整個中國銀行乃至金融業,具體而言:

一是,中國金融業正邁向監管新時代。眾所周知,自去年以來國內對金融業的監管正不斷升級,監管「越來越嚴」不僅僅只是說說而已。

可以看到,從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正式成立,到不斷調整更嚴格的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制度,進入2018年以來,中國銀監會自今年年初開始,就已經公布了眾多針對「影子銀行」、「表外資產」的新監管措施,顯然對於金融風險的控制在未來將會越趨嚴謹。

二是,盈利模式正面臨轉型的新挑戰。銀監會最新數據顯示,股份制銀行2月總資產增速為3.9%,總負債同比增速為3.3%,這兩項指標在2017年一季度末時,增速還達到15%左右;城市商業銀行2月總資產同比增速10.2%,總負債同比增速9.5%,也比2017年一季度末時約23%的增速水平降低了超10個百分點。

顯然,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完成,銀行業凈息差不斷下降,這不僅加劇了銀行業的競爭,同時也對銀行金融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眾多中小型銀行而言,未來逐步摒棄「規模依賴」和「速度情結」,走向輕資產、輕資本、輕成本發展已是大概率事件。

三是,金融科技正倒逼行業加速變革。隨著金融科技時代的到來,可以看到銀行已從原先的被動應對進化至主動擁抱狀態。如今,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再到微信銀行、直銷銀行等多渠道線上服務已成為各家商業銀行的「標配」。

但是,金融科技時代競爭模式同樣也是日新月異的,這無疑也將倒逼銀行業必須加速變革,從「銀行信息化」走向「智慧銀行」,實時感知到任何客戶、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需求或潛在需求,並能及時對客戶需求做出響應。從這個角度來說,面對金融科技的挑戰,銀行的變革之路依舊任重道遠。

四是,金融業開放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今年4月,國家進一步開放了金融行業的範圍,包括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鼓勵在信託、金融租賃、汽車金融、貨幣經紀、消費金融等銀行業金融領域引入外資,對商業銀行新發起設立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和理財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不設上限……

可以說,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對我國銀行業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對於大型銀行來說,更多的可能是業務層面競爭的加劇;對於中小銀行來說,除了要面臨業務上的調整外,可能還要面臨著來自外資的收購與兼并等。

由此可見,銀行業未來從產品設計、業務形態到合作模式無疑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那麼,面對新時代的新變化、新挑戰,銀行乃至金融行業應當如何應對行業內外的全面競爭,順利實現轉型與升級呢?

全聯接平台乃是必由之路

基於此,華為企業BG副總裁、全球銷售部總裁馬悅在本次峰會上表示:「從海內外的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來看,金融機構需要不斷地深化自己的數字化戰略和變革舉措,完成向平台化戰略的轉身。銀行即聯接一切的平台,是提供全聯接時代數字化金融服務的新平台。」

華為企業BG副總裁、全球銷售部總裁馬悅

換句話說,未來銀行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標誌,就是銀行走向「全聯接」平台。實際上,這種變化趨勢,在IDC最新發布的《數字化引領銀行業》白皮書中也得到了印證。

IDC指出,全球的數字銀行正在從主要以渠道為基礎數字銀行服務,重點轉向了銀行本身。因此,下一波銀行業的變革將從「全聯接」的銀行開始,銀行在技術和業務模式上更加開放,傳統銀行和Fintech將演變成為有機的生態系統,轉型後的核心系統將為銀行業新的增長奠定基礎。

那麼,如何理解華為所提出的「銀行是全聯接時代數字化金融服務的新平台」這一理念呢?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來做觀察:

首先,從平台角度來看,未來銀行乃至金融機構將會發展為綜合型的金融信息承載與交易的新平台,一個聯接客戶和他們的財富、聯接財務報表和資產的平台,並最終聯接一切。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銀行或金融機構必須要跳出現有的金融交易本身,提供覆蓋其他垂直產業鏈的各種服務。例如,銀行要對其他產業特性有深刻理解,能夠深度嵌入產業鏈平台當中,並基於平台數據設計產品;再如,銀行本身也要加快智能化銀行平台的建設,並基於模塊化設計實現業務流程的智能化,最終提供一體化的智慧金融服務。

其次,從全聯接角度看,未來一切可數字化的媒介都將變成金融行業的渠道,一切渠道都是流量入口,一切入口都可構建場景,一切場景都可以連結金融服務。不誇張地說,銀行業乃至金融業的未來就是:無場景不金融。

可以這麼理解,未來銀行會從過去支持內部金融交易的「聯接」,逐步走向對外部各種場景的「聯接」。也就是說,未來銀行通過開放API介面,與外部的系統將形成更加交互、融合的體系,無疑會大大促進未來整個金融行業的創新和增長。

最後,從數字化角度看,未來銀行將「變身」為具有銀行執照的技術公司。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新技術會成為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推動金融行業變革的主角。

實際上,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分散式服務等新技術的出現,銀行業的服務將會越來越多的呈現出「智能、自智」的趨勢,由此可以更好的深入洞察客戶的真正需求,進而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Bank3.0》作者布萊特. 金

所以,《Bank3.0》作者、Moven銀行創始人布萊特·金也表示,隨著數字化轉型大潮的來襲,特別是人工智慧、5G的加速到來,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每天通過電腦、手機、語音乃至AR來處理金融業務,這也意味著銀行4.0時代即將到來。

不難看出,銀行走向「全聯接」平台之路已是大勢所趨,未來銀行必須以簡約、極致的用戶體驗,為用戶提供快速的、全方位的基礎及跨界金融服務,此舉也必將推動銀行的快速轉型與創新。

當然,這個過程並不會「一蹴而就」,平台化轉型將會對現有銀行的業務流程、管理方式、業務模式帶來「質變」。未來唯有通過循序漸進,以及行之有效的轉型方法論和不斷進行場景的驗證,才能真正讓銀行乃至金融行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真正獲取紅利。

華為的定力、能力與合力

回頭來看,華為無疑始終站在銀行乃至金融業數字化轉型變革的市場前沿,並隨著環境和客戶需求的變化而不斷的迭代和進化,為數字銀行的落地帶來了更多的可能。

不僅如此,從理念的提出到方法論的落地,從資源到技術的全面釋放,可以說華為成為了銀行業乃至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中最堅定的使能者。這個過程,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做形容,那就是華為定力、能力與合力。

華為企業BG金融系統部總裁劉利民(右)

第一,華為在金融行業始終堅持戰略定力。正如華為企業BG金融系統部總裁劉利民所言:「華為在金融行業願景和策略非常清晰,那就是成為全球主要金融企業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同時,利用新ICT技術來激活創新,以可接受的成本為客戶提供更好的定製化的產品與服務。」

確實如此,過去幾年金融行業面臨的挑戰無疑是全方位、立體化的,這種挑戰背後也需要華為時刻保持高度洞察和深入理解,也正是這種堅持,讓華為始終與銀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與時俱進」,同時也貢獻出了自己力量。

目前,華為已通過將新ICT技術帶往世界各地,已經在19個國家和地區與當地的銀行、電信運營商合作,為超過1.52億沒有銀行賬戶的人口提供金融服務,平均每天支撐超過3500萬筆交易。

第二,華為在金融行業還始終強化自身的能力。華為不僅是中國企業當中研發投資比重最高的公司,在全球也名列前茅,2017年華為持續投入未來,研發費用達8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4%,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超過3,940億元。

可以說,華為在研發投入上的深度和強度,保證了它在技術上的領先性。例如,今年的華為全球金融峰會,華為就通過近600平米的體驗式展廳,並以「金融雲」、「金融大數據」、「高性能開放平台」和「智慧網點」四大子展區,以場景化業務體驗的形式,向業界展現了華為在金融行業的16大主力解決方案,無疑為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同時,華為在此次峰會上發布了新一代企業級分散式數據倉庫FusionInsight LibrA 解決方案,旨在為各行業客戶提供統一的、可擴展的、高性能的數據分析平台。LibrA支持全並行計算、行列混存、向量化執行、彈性伸縮資源等技術,實現萬億數據關聯分析秒級響應和全文檢索,當數據量呈現爆髮式增長時,系統的高擴展性可實現在線擴容但業務不中斷、平滑遷移無感知,從而幫助客戶快速分析、挖掘數據價值。

第三,華為在金融行業更始終凝聚業界合力。過去幾年,華為堅持的「平台+生態」戰略,一方面建立一個開放、安全、靈活、彈性的平台;另一方面與產業鏈各方結為數字化轉型的利益共同體,構築合作、共贏的新生態,同樣也在金融行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峰會期間,民生銀行就與華為聯合成立創新實驗室,主要聚焦智慧金融場景、金融雲、大數據、新一代網路架構、新一代綠色環保智能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物聯網等七大領域,將推動華為與民生銀行進一步協同構建「科技+金融」新生態。

可以看到,過去幾年華為分別與工行、建行、農行、招行、華夏、太保、民生等金融機構深入開展聯合創新,不僅更好地理解金融機構業務和科技建設需求,也為金融機構提供了更多適配的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更為金融行業生態發展新趨勢樹立了成功的標杆案例。

總的來看,對金融行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已經不是一種選擇,而是唯一的出路。在這個過程中,華為基於二十多年來在ICT領域的深厚積澱,通過與金融機構深入合作,積極開展聯合創新,緊密結合業務需求,為金融行業的轉型和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在銀行未來走向「全聯接」平台的創新之路上,華為既是早期的探索者,也是落地的實踐者,更是未來的推動者。而在這背後,同樣也是華為一以貫之的堅持定力、強化實力和凝聚合力的最佳印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申耀的科技觀察 的精彩文章:

數據中心業務這張「神秘牌」,如何加碼聯想中國區提速?

TAG:申耀的科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