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光緒大婚前,紫禁城深夜發生一起離奇事件,原因詭異森森至今成謎

光緒大婚前,紫禁城深夜發生一起離奇事件,原因詭異森森至今成謎

太和門是北京城內最大的宮門,也是清朝外朝宮殿的正門,這裡也是明朝皇族舉行重大慶典的場所之一。太和門始建於永樂十八年,起初稱為奉天門,嘉慶四十一年改為皇極門,順治二年改太和門。

遠遠望去,太和門矗立在高達3米的漢白玉台基上。以古代宮殿的結構來說,太和殿面闊9間,進深4間,建築總面積1300平方米,上覆重檐歇山頂。門前陳列銅獅一對,銅鼎四隻。

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太和門都是等級極高的建築,明朝時皇帝在此「御門聽政」,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頒發詔令,處理政事。到了清朝,皇帝「御門聽政」雖改到了乾清門,但皇帝大婚必須需要由太和門進入。

根據清朝祖制皇帝大婚時,入宮的皇后必須要坐轎從紫禁城的正門,經過午門,在進入午門之後,還必須經過太和門,然後才能向北進入內宮。

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十五日深夜,太和門突然發生大火被燒毀,要知道這距離光緒大婚只有一個月的時間,改婚期已無可能,重修更無可能。怎麼辦?

慈禧太后下令由當時北京城技藝最高超的棚匠扎彩工來扎一座太和門,這些工匠們夜以繼日地搭建,結果竟然真的搭了一座太和殿。一本叫《天咫偶聞》書中記載了全過程,

「……大婚,不及修建,乃以札彩為之。高卑廣狹無少差。至榱桷(房上椽子)之花紋,鴟吻之雕鏤,瓦溝之廣狹,無不克肖。雖久執事內廷者,不能辨其真偽。而且高逾十丈,慄冽之風,不少動搖,技至此神也! 」

按理說,太和門是極其重要的場所,怎麼可能會出現火災,而且還是深夜?詭異森森,至今無人能夠解答。這場火災之後,光緒皇帝下旨,「木月十五日夜間,貞度門不戒於火,延燒太和門及庫房等處,所有本日值班之章京、護軍等,于禁城重地並不小心看守,實堪痛恨,著交刑部嚴行審訊,按律定擬具奏。」

至於救火的王公大臣,「著加恩賞加一級」或「著加恩賞加二級」。為了吸取教訓,慈禧太后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加強防火措施,比如整頓火班、增添消防設備等措施。

參考資料:《審訊貞度門值班官兵供情》、《天咫偶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小國太囂張,認為殺幾百個華人沒事,結果大清軍艦直接開到家門口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對李世民說了十個字,李世民聽後立即跪地痛哭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