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極拳的「虛領頂勁」和「氣沉丹田」怎麼才能鍛鍊出來?

太極拳的「虛領頂勁」和「氣沉丹田」怎麼才能鍛鍊出來?

太極拳的「虛領頂勁」是太極拳的主要技術要領之一,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寫道:「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可見「虛領頂勁」和「氣沉丹田」是密不可分的,欲得「虛領頂勁」,則必然要「氣沉丹田」。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太極拳論》中開章就說了「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機,動靜之母也。」太極是陰陽,是動靜,通過靜止的站立站樁和動功中的行拳走架,使體內的氣機產生陰陽分化,濁陰之氣下降,輕靈之機上升,久久行持,使氣機上升到頭頂,則自然「虛領頂勁」,氣機下降則自然「氣沉丹田」,缺一不可。

「虛領頂勁」不能「行拳時用意念頂起一個球那麼練」,這跟練功時意念松沉一樣不可取。意念頂起一個球則是用意念引領氣機上升,是有升而無降,有違太極陰陽之宗旨,久久這樣習練,則使氣機虛浮,不能沉穩,行拳的就會有飄浮無根之感。同理,練功時意念松沉則剛好相反,久練之則氣機有降無升,練拳時就有沉重有餘而無輕靈之感。

只有在無思無慮的心態下,按照拳法要求,認真行拳,方可達到「雙足同踏大千基,百會圓通三界性」的效果,練拳之時,雙足穩定,如同釘在大地之上,但是行拳又輕靈無比,無沉重之感。

在練功時,心志平和,雜念不生,陰陽氣機就會產生陰陽的交匯,從而產生震動而生化元氣,使內功得以精進。

正常情況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功夫修鍊,就會有「虛領頂勁」的感覺,他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在行功中有氣機上升到頭頂六陽顛峰的感受,另一個是行拳中有「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之感。「氣沉丹田」的感受則是行功 中有小腹發熱發脹,酥麻之感,久久行持,則小腹飽滿充實。

如果經過數年修鍊,還不能體會到這些「每觀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那就說明你沒練到位。要麼是練功時心有雜念,或平時沒有保養好元氣,想練好太極拳 ,並不是說你每天練幾小時功就行的,而是要在平時也要好好的保養元氣,不使有損。第二個就是練功時,姿勢動作練錯了,沒有達到要求,這就需要好好的反省,自己在行功中, 有沒有做到升降有序,開合有度?

如何在練功時做到「開合有度,升降有序」,具體的內容我在《」野馬分鬃「內功修鍊及循經》一文中說得清楚了,這裡不再重複。有意向深入了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找到那篇文章來看。

如果喜歡此文,敬請關注,點贊,收藏,轉發!

先天太極19代傳人 凌霄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聊聊太極拳在語言里的不同練法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選妃標準:美貌只排第二,這一點才最重要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