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翰林大臣寫了首「眼鏡詩」拍乾隆馬屁,乾隆看後叫好,下旨連升三級

翰林大臣寫了首「眼鏡詩」拍乾隆馬屁,乾隆看後叫好,下旨連升三級

在當今生活中,眼鏡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生活用品了。眼鏡是義大利人發明的,大約在明朝前後傳入中國,價格奇高,一副能換一匹良馬,畢竟古人里也有近視眼,「近世進士儘是近視」說的就是讀書人普遍近視現象,即使近視也會老花。

到了清朝,雍正皇帝對眼鏡特別喜愛,還用來賞賜有功的大臣,以示恩寵。乾隆年間一位叫阮元的大臣因為寫了一首關於眼鏡的詩,連升三級,從此平步青雲,讓人嘖嘖稱嘆。

阮元是乾隆年間的進士,點為翰林,是國家儲備人才的機關,統治者非常重視,在明朝就有「非翰林不得入閣」的說法。為了防止翰林官荒疏學業,當時規定翰林官在授職後每隔幾年再加考試,名為「翰詹大考」(詹事府官也參加)。考後分為四等,一等超任用;二等升階;三、四等則分別給於處分。

阮元少年得意,翰林當了沒有幾年,就遇到「翰詹大考」。大考一般要考詩、賦等。據史載,當屆大考詩題是乾隆親自命題的,題目為「眼鏡」,限押「他」字韻。

這個詩題對那些泥古不化的夫子們就顯得非常生僻艱澀了。因為眼鏡這東西傳入中國也沒多久,並不普及,所以古人詩文中均未提及,何況「他」字又是險韻,雪上加箱,應考人員無不愁眉苦臉。

而阮元詩做得好。他的詩中有一聯是「眸瞭何須此,瞳重不恃他。聖人原未御,目力壽徵多」,乾降大為讚賞,原來乾隆當時雖已年滿八十,但仍耳聰目目明,不戴的眼鏡,平時常向臣下自調,阮元用等「四目」、「重瞳」的典故來恭維他,大意思是說乾隆可比舜堯,察人看事,非非常清楚,無庸藉助眼鏡。

馬屁拍得十分恰當高明,因此乾隆很高興,提拔他為一等第一名。乾隆曾得意地對軍機大臣阿桂說:「阮元人明白老實,像個有福的,不意朕八旬之外又得一人。」

乾隆當即下旨:「阮元升詹事府少詹事。」從七品官一下子提拔為正四品,不久特准南書房行走。後來外放為山東學政,不到三十歲就幾乎做到和巡撫同級的官員,這在當時算是風毛麟角。可謂是憑藉一首詩,一步登天,平步青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天下 的精彩文章:

古代婦女的10個真相,歷史書上沒寫!
此人放棄考狀元,用一到十作了副對聯,拒絕慈禧賜封天下第一才子!

TAG:文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