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新中國有一千多名開國將軍,為何沒有井岡山人?原來是因為一項法令

新中國有一千多名開國將軍,為何沒有井岡山人?原來是因為一項法令

在抗日戰爭的長達八年的抗戰中,中國人以頑強拼搏的性格對日本軍隊入侵中華的品行進行頑強抵抗,雖然最終我們獲得了勝利,但是在這之前之後數年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是被日軍追著打的,我們不得不輾轉於各個省市山林之間,有陝甘寧,延安,遵義,還有我們今天要講述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有多出名,相比不用再多加描述,只要是個成年人都會明白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對於我們來說有多麼重要。

當年毛澤東與朱德在井岡山會師,討論「農村包圍城市的思想」,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武裝革命農村根據地,隨後的星星之火,燎燒了中華大地正片原野,最終打敗日寇,解放中華,名垂千古。

井岡山的重要性無需言論,在很多軍隊退休的老幹部中,如果你和他侃侃而談,很多人會告訴你他們是「井岡山的老幹部」。這區區的7個字便代表了他們的資歷,代表著他們自從革命開始便跟隨著毛澤東,跟隨著黨。

在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在井岡山受封軍銜。一共授予了十位元帥,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十大元帥,還有十位大將,以及五十五位上將,一百七十二位中將,八百零二位少將,這些人都是從井岡山起義便跟隨著的,一共有1052個。

然而我們仔細觀察,在這些人中,他們雖然都是在井岡山起義,卻無一人是井岡山籍貫,這又是為何呢?

這隻因為一張紙——當初出台的一項法令,這個法令便是「打土豪,分田地」。相信讀過歷史的小夥伴們都對這個指令不陌生,在中國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個分田地的事情佔據了中國很大一部分的矛盾問題,「鬥地主」這個指令一出來,便聚集了成千上萬農民的革命熱情。

所以,毛主席在到達了井岡山之後,便馬上頒布了《井岡山土地法》,然而這個土地法卻沒有被當時的農民所擁護,這又是為何呢?《井岡山土地法》的核心為回收地主的土地,將土地直接給農民們耕種,但是這個回收可不是直接分配給農民,而是把土地先回收給國家,再分配,那麼這樣做有什麼弊端呢?

這個法令是效仿蘇聯的,它最大的弊端就是農民雖然可以耕種,但無實際擁有權。並且,禁止土地賣賣,因為土地都是政府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農民的發展,原本的負擔並無太多的減免。再者,它要求所有人都必須參加勞動,除了無法勞動的人。

這些強制性的規定建立起來,雖然看似解決了地主問題,但是僅僅只是把普通的小地主打掉,換成了政府這個大地主而已,雖然減租免息,但是也大同小異罷了。 在沒有解決之前,很多農民們積極性不高,以至於在井岡山的時候,都沒有一個井岡山人願意參加。

毛主席知道這個問題有多麼重要,之後便修改了,把土地歸為農民所有。舉一個例子,在興國縣這個小縣城中有十萬的人口,然而參軍的人數卻達到了八萬人之多,可見這個法令頒發前後的差距有多麼巨大。

何為偉人,偉人不是不能犯錯,而是在犯錯後馬上的去改正,並隨之影響整片地區乃至整個世界,中國從不缺乏偉人,必定也會更加更加的強大起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渠成談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得罪了魏國和吳國兩家領袖,但卻都對他無可奈何
他打下蔣介石引以為傲的五架偵察機,獲得毛主席的親自接見嘉獎

TAG:渠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