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語言發展-表達能力

語言發展-表達能力

閨女9月準備上preschool了,所以最近一直在忙著整理些homeschool的教案,沒有及時更新,請諒解!

繼續講我們的語言發展:表達能力

表達語言的能力(expressive language)不只是前一期講到的語音發展,它還包括所有的沒有語音的表達方式(nonverbal communication),比如,眼神,姿勢,肢體語言等等。很多來早期干預評估的家長往往擔心孩子沒有講話,孩子要東西的時候只會用手指然後發出「啊,啊,啊」的音。雖然沒有單詞,但是孩子表現出了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語音發展,或者說用詞句交流是很重要,但是研究發現,無語音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在語言發展中佔到超過50%。很多只有語言遲緩的孩子,雖然還沒開始講詞,或者講的少,但是經過幾個月的干預往往都會有很明顯的進步。他們雖然不會講,「媽媽,我要吃蘋果」但是他們會看著媽媽,知道如何引起注意,比如指著蘋果,叫「啊,啊,啊」或者用簡單的手語表示要吃。這樣的能力稍加干預,等孩子知道了說話的強大作用,就會馬上說話。當你擔心孩子講話問題的時候,或者你在眾多媽媽群里都能聽到,

「我家孩子2歲多才說話,所以孩子晚點沒事」

「現在不說,等說了的時候就變成話癆,享受現在安靜的時候吧」

「現在不說,以後都會說的,哪有孩子不會說話的」

每次聽到這些話的時候,真的好無奈。家訪這麼多年,就是因為你們這些話,有多少孩子因為沒有辦法表達自己而成天變身「熊孩子」,有多少家長成天抱怨孩子「脾氣」差 (很多「脾氣差」的孩子都有或者曾經有語言遲緩的問題),有多少自閉症孩子將近3歲才開始找早期干預,錯過了最好的干預期間。又有多少孩子患有失語症,到3歲才開始找公立學校,還有多少孩子錯過早期干預,錯過公立學校評估,一直到5歲上學後直接各種評估,各種診斷,各種漫長的語言治療卻極為緩慢的進步著。所以,當你孩子出現語言遲緩的時候,儘快聯繫早期干預。當然,當聽到別的媽媽擔心孩子不會講話的時候,請不要用你自己的經驗來耽誤別人孩子的發展,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問兒醫或者找早期干預(三歲以下)。

表達能力可以分為4個階段:

一.眼神和共同注意力

這個階段是最重要的,因為它奠定了所有的語言及社交的發展。這個階段的能力也是自閉症孩子最難掌握的一個能力之一。很多自閉症孩子會講話,講話早,甚至會念唐詩宋詞但是這個階段的能力卻一直沒有發展。很多沒有或者缺少眼神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潛在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也是評估自閉症最重要的一方面。

眼神,簡單的說就是孩子會看向父母。共同注意力(joint attention/sharedattention)就是指互動中會與其他人有共同的興趣並通過眼神的交流或者面部表情來表達。比如,媽媽拿一個玩具引起孩子注意,孩子拿來玩具,看看玩具,再笑著看看媽媽,好像在說,「你看,這個這麼好玩啊!」

這個階段的方法和自閉症干預的方法基本一致,關於自閉症的方法之後會詳細談到,這裡就簡單的講一下:

1.創造可以互動的機會,比如說家長可以和孩子坐在地上,盡量保持與孩子視線水平。這樣,孩子才能有機會來進行眼神的交流。

Picture by ZerotoThree

2.讓孩子關注你的臉。比如孩子想要蘋果的時候,家長可以拿蘋果靠近自己的眼睛,來教孩子養成交流的時候要看對方的眼睛的習慣。記得之前接受Floortime培訓的時候,看過一個「still face"的實驗,即使很小的寶寶對媽媽臉部不同表情都有很明顯的不同反應

Picture by Youtube, "Still face experiement" Dr. Edward Tronick

3.用感同方面的方法,(感同是在語言之後會講到的內容,請屆時關注),比如,通過撓痒痒來讓孩子用眼神來要求更多。

二.伴隨語音的手勢

手勢,就是指沒有語音的交流表達方式。手勢有很多種,比如,用手指東西,豎大拇指,點頭,搖頭。研究發現,到孩子18個月的時候,他掌握的手勢越多,到18-24個月時候掌握的辭彙量就會越多。這也說明寶寶學手語是有很多優點的!最早可以從寶寶4個月開始學習手語。 發展遲緩或有殘疾的孩子可以通過學習手勢來幫助交流。缺乏運用手勢的孩子可能存在語言或者綜合發展遲緩。在之後講到自閉症的時候,其中一個的red flag (明顯特徵)就是在一歲的時候還沒有會用手去指來表達要求或者引起注意。

Picture by Babysignandplay.com

三.接近音的詞/單詞

家長擔心自己孩子講詞講的不清楚,很多時候其實是符合發展的。可以看上一篇語言發展(語音發展)。在孩子每次檢查身體的時候,兒醫往往會問孩子講了多少個詞。這時候,有的家長以為只有說標準了的詞才算孩子的辭彙量,其實不然,如果孩子每次對同一個物體都講同一個音就可以當作孩子的辭彙。比如,1歲孩子每次講「姥姥」都會說成「nao nao「那麼,「nao nao」就是孩子辭彙量里的一次詞。

辭彙一定是有功能的辭彙。孩子用這個辭彙想表達什麼,要求什麼,拒絕什麼,假裝什麼,或者評論什麼。什麼樣的不算孩子的辭彙呢,比如數字,字母。這些對於低齡孩子沒有什麼實際的功能意義,所以不算。因為數數或者唱ABC只是孩子會背誦,但不能明白怎麼用這些詞去交流。

幫孩子開始講詞的方法:

方法其實和之前一致,就是讓孩子注意家長說話時候的臉/嘴。因為學說話是組織肌肉(motor planning)的一個能力。通過看家長如何用臉上肌肉組織從而學會講話。所以家長說話的時候可以誇大自己的面部表情/嘴的動作。

當教孩子講話的時候,孩子可能會不太耐煩,或者沒有認真的在模仿,所以家長最好鼓勵和提醒,孩子真的試著講了在給予獎勵。

當然學講話也怕孩子感受壓力。所以可以試著用運動來幫助。比如和孩子一起跳舞,然後在跳舞的時候鼓勵孩子講話(freeze dance,在暫停時,鼓勵孩子說freeze,或孩子試著講接近freeze的詞)

4.合併詞,短語

當孩子說到大概50詞左右的時候,一般從2歲起,會開始把兩個詞合併在一,比如,「媽媽幫忙」。在孩子沒有足夠辭彙的時候,家長不用著急讓孩子模仿難的短語。在會講短語後,家長每天可能都會驚訝孩子居然會說這麼多了。如果講詞不清楚的時候,家長可以先糾正單詞,以防以後說句子長了更難理解。

幫孩子開始講短語段方法:

給予簡單的短語模仿,比如叫孩子說「shoes on「而不是」put your shoes on「

當孩子指著外面的樹說「 tree"家長可以示範說「big tree"

封面圖片來源:It Takes Two to Talk by Hanen progra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早期干預 的精彩文章:

TAG:早期干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