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人住院,5人死亡!這種中藥竟然讓這款藥酒成了催命符?
最近關於「重慶飲自配藥酒中毒」事件也鬧得沸沸揚揚,
小康醫生前幾天也科普了相關藥酒的文章,
然而有些網友卻不認賬,
認為小康醫生存在貶低中醫的嫌疑。
(求小康醫生的心理陰影......)
隨著時間發展,
關於事件的原因也得以查明,藥酒的確含有外用中藥。
璧山「飲自配藥酒中毒事件」原因查明 藥酒內含劇毒中藥
上周重慶璧山區一酒樓就發生一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15人因為飲用藥酒而中毒,其中就有5人不幸身亡。
5日,記者就從有關部門獲悉,該起事件的原因已經查明,
當天宴席上飲用的藥酒含有一種名叫「雪上一枝蒿」的中藥,
由於這種中藥含有劇毒,是一種外用藥,不能內服。
然而,究竟死者任先生是怎麼樣將「雪上一支蒿」泡成了藥酒,
公安機關還進一步調查和分析。
雪上一支蒿,究竟有多毒?
看似名字如此美妙的「雪上一支蒿」,
實際上來源於雲南,
是四川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治療跌打、療傷的止痛藥。
雪上一枝蒿甲、乙、丙、丁素均有鎮痛作用,
由於這種葯含有伏毛鐵棒錘總生物鹼以及3-乙醯烏頭鹼,
對炎性腫脹、滲出及棉球肉芽增生等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能祛風除濕,消炎鎮痛,
因此民間常常用於治療風濕骨痛、跌打腫痛以及牙痛等癥狀。
但伏毛鐵棒錘總生物鹼以及3-乙醯烏頭鹼一旦過量進入人體,
就會導致人體迷走神經強烈興奮,
出現流延、嘔吐、腹痛、心律失常等,
嚴重會導致血壓下降、休克以及呼吸困難、抽搐昏迷,
最終因循環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那藥酒,咱們還能好好喝嗎?
回顧歷史,中藥泡酒也在我國有千年的歷史記載。
在《本草綱目》里就由69個藥酒方子,
從中醫角度對藥酒一般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以治療疾病為主的藥酒,起作用是祛風散寒止痛,舒靜活血通絡;而另一類確實以補虛強體為主的藥酒。
泡製藥酒需要大量給的專業知識,
有很多中藥材具有一定毒性,
例如馬錢子、川烏等,
若未能加以認真鑒別,未能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炮製和使用,
極容易引起中毒。
因此,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大家,
不要隨便相信秘方、偏方,避免在不了解藥性的情況下,
盲目按照秘方和偏方自製藥酒使用。
中藥「毒」性不等於有毒,還需辯證對待
一直以來,對於中藥的安全性都處在質疑的狀態。
是否有毒無毒,關鍵是能否對症治療。
只要對症治療,有毒的藥物也安全,
若不對症治療,無毒的葯也對人體有害。
近幾年,關於中藥傷肝傷腎,
大多數都是停留在「講不清、道不明」的傳說層面,
然而有一些媒體的推波助瀾,
不單單質疑中藥毒性,
甚至還會進一步推論「有毒的中草藥千萬別亂吃」。
面對祖先流傳千年財富的中醫藥,
要想繼承和發展,離不開一個零號的輿論氛圍。
因此在眾聲喧嘩時,
我們需要摘除有色眼鏡,少些污名化臆想,多些責任相當。
正本清源,才能還原岐黃術的本面面目,
切忌不可自行用藥,自行決定藥量,
別再用這些「莫須有」的罪名再次毀了中醫藥。


TAG: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