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都被這個年輕人帶進溝里了……

我們都被這個年輕人帶進溝里了……

上回說到,我們一般讀到的《道德經》不是正版的!!!

對,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這裡要說一個年輕人,是他把我們帶進溝里將近2千年!他叫王弼。

不是說年輕人嘛?怎麼鬍子拉雜?這是後人憑想像的畫的。中國肖像畫,你懂的,但這不是重點......

王弼(公元226-249年)山陽高平人,出身官僚世家,其曾外祖父是東漢末號稱「八俊」的「荊州牧」劉表。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餘,好老氏,通辯能言」,就是說他十多歲就很喜歡讀《老子》了,能說善辯的,深得當時名士賞識。

王弼也有毛病,就是為人高傲:「頗以所長笑人,故時為士君子所疾」。自恃才高的,從人格上分析,往往比較主觀,「剛愎自用」這個成語就是專門針對這種人的。

果然樹大招風,正始中,大將軍曹爽擅權,王弼補台郎。正始十年(249年)曹爽被殺,王弼受案件牽連丟職。同年秋天,遭癘疾亡,年僅二十四歲,英年早逝。

不過,王弼在有限的生命時限里,完成了《老子注》、《周易注》、《論語釋疑》,前兩注本成為標準注本,對後世影響巨大。

王弼最大貢獻是將《道德經》保存傳承下來。直到1973年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帛書之前,王弼《老子注》是《道德經》唯一流傳版本。

王弼將《道德經》分為道、德兩篇八十一章。有對比之後研究發現,正是他割裂了文章結構,本來連貫的內容被分割到不同的章節,直接影響了人們的閱讀理解。

就這樣,一直以來,人們認為《道德經》是一本格言體語錄集,把每一個章節當做一個獨立單元,或把一句話或者一段話當做格言來學習研究。

在帛書本和竹簡本出現之前,人們把王弼本當做唯一正版來研究。

殊不知,老子《道德經》成書於公元前516年。當時正值戰國春秋時期,當年的文字是大篆,主要書寫載體是絲帛和竹簡。因為口口相傳或抄寫,隨著年代推移,不但是分章,還有內容,都出現了不少謬誤。

第一個結論是:當口語遭遇到鐵筆、竹簡、篆書,豐富的語言變成了艱澀難懂的文字。當年老子寫這篇文章的真實含義,不可能100%通過文言文字面去理解。

我比較贊同這樣的說法:在古代,言文是分離的。也就是說:人們平時說話都是口語大白話,記錄才使用文言文。

在遠古,比如甲骨文、金文時代,因為書寫工具落後,造成書寫難度相當大,並且可用文字也少,為了節省文字以節省時間、物力和精力,因此書面語肯定比口語簡約。

言文分離表現最直接的證據,就是不同地區對同一辭彙有不同方言辭彙。隨著到宋明清時期,紙張普及、書寫工具、文字書體不斷進步,書寫效率提高了,不但出現了夾雜口語的大量語錄文體的出現,而且出現了白話小說。在不同的場合,言文分離有一定區別,像大臣向皇帝上奏章就文言居多,日常中應當是口語白話為主。

古代科技落後,對於非常講究,規整的文言文,文盲率較高的普通人不可能開口就是之乎者也。

第二個結論:書寫技術不斷演進過程中,在古代抄寫出現謬誤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更早版本更接近真相。

《老子》輾轉抄寫了700多年,來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時,紙已經普及,魏碑、楷書、行草書各種書體百花齊放,隨之而來的是,俗體字、異寫字大量湧現。同時,我國古代,因為皇帝名字「避諱」的情況太多了,這裡邊有多少沒被考證到的被改了的字呢?

所以,越早的版本,謬誤越少。

有一點可以肯定,魏晉以後,碑刻和雕版印刷技術已經流行,書寫的筆誤大大避免,王本《道德經》原貌已經可以完整保存下來,而且謬誤很少是無疑的。

從考古結果來看,帛書本和王弼本大約相差500年,差別還是蠻大的。郭店本竹簡還要再往前幾百年,竹簡也是春秋時期書寫載體,應該更接近真實,只可惜殘缺的太多了。

所以,雖然是《道德經》是老子自己的著作,首先他自己不可能用只有千把字的大篆把意思記錄全了;其次,即使已經說得很透徹,後世的抄抄寫寫、添添減減、錯錯漏漏,經都已經不叫那個名,順序也顛倒了,味道也就肯定變了不少。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要怎樣去才能讀懂它?

請聽下回分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雍惠茶坊 的精彩文章:

TAG:雍惠茶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