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古代和尚剃度出家的全過程,最重要的一步其實是化緣

古代和尚剃度出家的全過程,最重要的一步其實是化緣

讀過《水滸傳》的人,無不對魯智深留下深刻的印象。

魯智深原名魯達,為救金氏父女,殺死惡霸鄭屠,在無處藏身的亡命途中,靠趙員外相助,投奔五台山文殊寺。魯智深之後一直沒有擺脫出家人的身份,他征討遼國得勝歸來,智真長老還曾說他「徒弟一去數年,殺人放火不易」。

影視作品中的法顯

《水滸傳》中描繪了魯達剃髮受戒的情景:

趙員外先為他在文殊寺里訂做了僧鞋、僧衣、僧帽、袈裟、拜具,然後由寺中智真長老選定吉日良時舉行剃髮受戒儀式。

受戒的那天,法堂內鳴鐘擊鼓,五六百僧人整整齊齊;盡披袈裟,分作兩班到法座下合掌作禮。這時,趙員外取出俗人刺發受戒必備的銀錠、表禮、信香,到法座前禮拜。長老表白宣疏之後,行童引魯智深至法座下;維那教魯智深除去巾幘,把頭髮分做九路綰好,由剃髮師將其鬚髮剃去。然後首座將度牒呈送至法座前,由長老賜名說偈:「靈光一點,價值千金,佛法廣大,賜名智深。」再把度牒轉下來,由書記僧填寫完畢,交給魯智深。長老又賜法衣袈裟,叫魯智深穿好。再由監寺將魯智深引至法座前,長老用手與他摩頂受記道:「一要皈依佛性,二要歸奉正法,三要歸敬師友,此是三歸。五戒者:一不要殺生,二不要偷盜,三不要邪淫,四不要貪酒,五不要妄語。」魯智深一一答應,剃髮受戒儀式才告結束。然後趙員外請眾僧到雲堂里坐下,焚香設齋供獻。大小職事僧人,各有上賀禮物,都寺引魯智深參拜了眾師兄師弟,又引去僧堂背後叢林里選佛場坐地。

阿彌陀佛

《水滸傳》中寫魯智深的剃髮受戒,是經過作家加工過的藝術創作,不能看作是完整的剃髮受戒儀式。事實上出家為僧的剃髮受戒比《水滸傳》所寫的要複雜得多,有一套嚴格的程序。

在中國古代,剃髮受戒是一件非常隆重的法事,並不是每座寺院都可設立戒壇,而是各地信徒集中到某一指定的寺院去舉行剃髮受戒的儀式。自東晉至唐朝初年,從渝州到江淮之間,共計有戒壇300多處。明末清初以來,全國規模最大的戒壇有三處:北京戒壇寺的戒壇、泉州開元寺的甘露戒壇、杭州昭慶寺的戒壇,號稱中國佛教的三大戒壇。

到傳戒寺院受戒的信徒,要求自帶衣被、戒金、缽盂、《毗尼日用》、《四分律鈔》、《梵網經》等物備用。戒金主要用於戒堂燈燭香花、戒牒等項開支,如清朝受戒就必須交納銀子一兩五錢六分。交納戒金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原因,同時也是考察信徒受戒之心是否真誠,因此戒金必須由信徒親自化緣而來。

出家後的何寶生

據明末清初僧人見月《一夢漫言》記載,華山見祖未出家前,聽說獅子岩大力、白雲兩位高僧持戒精嚴、德行甚高,心儀久之,於是至獅子岩苦求兩位高僧為自己傳戒。大力見華山見祖心誠,就叫他準備衣缽、戒金。華山見祖的朋友闇初得知後,熱心地幫他籌備。不料白雲認為如此出家受戒太容易,惟恐以後持戒不嚴,故一定堅持要華山見祖去化緣。

這個故事說明戒金是作為對受戒者的一種考驗而產生的,伹以後隨著度牒可以自由買賣,卻漸漸失去了這層意義,只剩下羥濟因泰了。

接受供養的柬埔寨僧人

在初壇傳戒儀式之前,還有一項必須先行舉行的儀式,這就是剃度。剃除鬚髮是僧人必須遵循的規制,佛教認為這是度越生死之因,所以稱作「剃度」。

出家時剃凈鬚髮,從內心說,這是為了去除「憍慢自恃心」,也就是要去除自高自大、仗著自己的智力勢力輕侮佛門之心。從外表說,這是為了與非佛門的其他修行者相區別。

佛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六祖慧能拜謁高僧,受到侮辱卻因此了悟禪機
一文讀懂:大家所說的「臨時抱佛腳」最初是這個意思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