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普及一些流行辭彙

普及一些流行辭彙

記憶這日新月異的小生活和大時代。

節後求職焦慮

由換工作時機的完美預期落空而引發。本來把領完年終獎當作跳槽最後期限,卻發現年終獎雖領完,求職簡歷依然石沉大海。心慌慌程度隨著節後工作恢復與日俱增,因為很快你就不能自我安慰,「可能是HR還沒回來上班吧」。然後這一年過完了四分之一,又可以期待新一年的年終獎了。

薪資反推

根據現有房貸、車貸、花唄、京東白條等債務總和來推導出一個月應該掙多少錢,以此作為跳槽時的薪資標準。代表了年輕人超前的消費習慣,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職場羈絆。畢竟在下個月各種貸沒搞定之前,沒有誰敢瀟瀟洒灑就辭職。

良心

一種評價各行各業消費品的高級公允標準。能被冠以「良心」二字的商品,不僅基本質量過關,更意指消費者能夠從中感受到製造者或服務者的用心。常見辭彙有良心企業、良心劇集、良心偶像等。

設計師品牌

一種不明所以的鬼貴。也凸顯出導購話術的貧瘠,比如你會問售貨員,為什麼這麼貴啊,通常他只會回答,我們是設計師品牌。哦,不明覺厲。

人造少女

沒有辦法好好面對自然衰老,以及不懂何為優雅地老去,只能用「少女」捆綁人設,用看上去年輕來擺脫焦慮。比如已婚少女,中年少女,出門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被人叫一聲「小姑娘」等等。嘟嘟嘴、齊劉海、小粉紅是標配。

自媒體營銷脫敏

自媒體的消費推薦類內容,可信度已經開始下滑,用戶們變得不再輕易被蠱惑。每日更新的創作壓力,導致優質內容題材緊缺;遇見客戶金主的軟文投放,又無法拒絕。於是,電影類公號的文章標題都類似「這部新劇看了十分鐘就決定追」,實則看了十五分鐘卻根本看不下去;美食類公號里的餐廳,陳設與食物照片全都美好誘人,現場嘗試,總有半數言過其實。

心理賬戶

一個行為經濟學的重要概念,指將金錢分門別類進行成本和預算管理的心理過程,既指向過去的沉沒成本,又關於未來的預期背景。舉例說,你得到下個月會發獎金的消息,今天就打算先用信用卡花掉這筆錢;又或是,買到打折的A商品,折扣300元,覺得佔了便宜,於是花300元買了一件B商品,而實際上,根本就是多花了300塊錢。你在心裡給自己存入了並不存在的300元。如今,心理賬戶在金錢消費以外也十分常見。例如,發狠瘦身運動半小時後,立刻認為自己有資格再吃一頓麻辣燙;剛讀了半小時書,就好意思玩上三局遊戲。

天氣長期預報

過去我們每晚收看明天的天氣預報,第二天的驗收基本準確。現在可以隨時查看未來七天的天氣預報數據,準確感反而有所下降。原本周一看到預報說周六是個大晴天,趕忙約了友人郊遊,周五時再看,「晴」不知何時已經更新成「小雨」......

-end-

*圖丨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後台。本文由安心讀書衚衕原創首發,轉載請申請授權並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心讀書衚衕 的精彩文章:

選擇理想男人的三大法則

TAG:安心讀書衚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