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已經開始賺錢了?恭喜你正式步入窮人行列

已經開始賺錢了?恭喜你正式步入窮人行列

關注,是在賦予我陪伴你的權利

無問

 無問

毛不易 

00:00/04:18

「而像我們這些不必為鏡頭或者公眾視野躊躇滿志、很可能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對自己恨鐵不成鋼的普通人,更需要適時放自己一馬,總不能別人一販賣焦慮我們就照單全收。」

我是個絕對不會在交通工具費用上吝嗇的人,一則我是路痴,一不留神真的會把自己丟在茫茫人海中,那樣的話我怎麼向她的父母交代;二則我也懶,會毫不猶豫選擇舒服的旅途模式。所以能夠讓我改變出行交通工具的使用習慣還真,挺難的。

可是前幾天我經歷了第一次下高鐵乘公交回學校。出租不易等是真的,可我也絕非被迫,因為想好好攢錢趁著大學沒畢業還有青春可揮霍並且世界那麼大我想再多看看也是真的。估計下次回家開始,可能都會選擇乘特快而不是高鐵了吧,距離優勢給了我能夠接受的時長,嗯,還是大學選的好。有時候也不得不承認窮人的時間可能真的比金錢充裕,不然幹嘛大家不惜一天花掉八小時甚至更多去換取一二百塊的工錢。

朋友對我說你至於嗎,上了三個月的班反而拿不出二十五塊錢的計程車費了?事實上當然不至於,並且人最討厭用當下的愉快去換取未來的愉快,遠期目標永遠沒有現時利益來得誘人。這次也許是我真的下定決心去捍衛一筆遠期交易了吧,有時候決心都是在冥冥中下定的。

年輕人最盼望的狂歡節就是經濟獨立的那一天,二十歲以前的生活是父母給的,二十歲以後的生活,我們都希望自己給自己搏來一種更好的,如果能順便把父母的生活水準也提高几個等級,那簡直是兒女界里的「德藝雙馨」。

但是開始賺錢之後就會有幾種現象出現。第一是「早熟型」,斷奶太早,剛起步就以為終於可以徹底自力更生了,把親情救濟拒之門外。這類人在未來肯定是成長飛快的,但前期要挨的刀也飛快。第二種是「巨嬰型」,啃老的那一批,也是我目前的狀態,雖然儘可能不把手伸向家裡的小金庫,但吃住還是沒有脫離堅實後台。還有另外一種是從「早熟型」變成「巨嬰型」的,這種變可能是因為耗盡和貧窮死磕下去的勇氣了,也可能是因為再不尋求司令部的支援就要團滅了,嗯沒有人會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要求你為了不給家裡添麻煩而英勇就義。

這三種當事人一定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無奈吧,我還是願意相信年輕人大多是被迫啃老的,即使安於啃老,也還是會常常在月光下感嘆一些愧疚的吧。對不爭氣的難為情至少要在一個人的時候洶湧一下,倪一寧說「人果然不能拿錢辦事,跪久了,站起來腿發麻」,洶湧一下才好和自己和解啊。

學會與自己握手言歡真的太重要了,但這件事大多數人都沒做到。在外面討好別人討好得風生水起,回到小黑屋把自己塞進角落裡不肯回頭。而像我們這些不必為鏡頭或者公眾視野躊躇滿志、很可能二十四小時全天候對自己恨鐵不成鋼的普通人,更需要適時放自己一馬,總不能別人一販賣焦慮我們就照單全收。

之所以無法和解,是因為追趕差距的慾念無法掐滅,而差距即焦慮。

你會發現現在的喜劇越來越不好笑,一個一年前的梗如果現在還出現在段子里,誰都會忍不住調台。要讓大腦像永動機一樣工作且輸出功率超過觀眾隊伍大腦對幽默敏感度的進化速度,這就是喜劇從業者的焦慮。

寫公眾號也一樣啊,被毒雞湯餵養的讀者們可沒那麼輕易被洗腦了,角度、深度和新鮮感至少要有一個足夠出彩才能獲得讀者的心,雖然以我的水平現在還一個都沒有(典型的「儘管還沒過好這一生,但是道理我都懂」)。然後就是焦慮來了,「如何成為微信大號」、「如何快速漲粉」的問題就那麼堂而皇之的行走於知乎,腦門上寫著「想贏」兩個大字,甚至有人真的靠花重金買殭屍粉來自我安慰了,叫心裡過得去總得付出些什麼。這就是寫作者的焦慮啊,用一個大腦對抗人類文明成果的進化,這個時代誰不是孤膽英雄。這不,就在寫這篇文章的間隙,我隨手點開一篇微信鏈接就發現公眾號版式又更新了。

終於自己賺錢自己花的年輕人在這個時代也很快陷入了焦慮,尤其對於前面說的「早熟型」的小夥伴,物質飛奔逼得虛榮不安分的我們也不得不飛奔。而物質到底是怎麼飛奔的,例證簡直俯拾即是。

我記得我小的時候還穿過家裡做的衣服,老人們用巧手修修剪剪一番,一件在當時看來既舒適又可愛的、可供外出穿著的衣服就成型了。別看我現在駕馭不了小碎花,但小時候著實因那個風格的小棉衣小棉褲而被眾多寶媽寶奶們誇獎。可是前段時間陪同事去給她的寶貝買衣服,穿行在以前很少逛到的模塊,只是覺得現在的小孩子都太幸福了,一出生就有機會做個潮派達人。可轉念一想現在的父母也變得不容易了,因為這世界上最撕扯講者的對不起根本不是曾經愛過,而是爸爸媽媽沒能給你。供給方在不斷升級的同時,需求方是否能咬緊牙關不掉隊,變得像肉搏一樣殘酷。

聽過一句話叫做:「你現在過得安逸,並不是生活本身安逸,而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所以貧窮是關乎所有人的事兒,如果你不必為之煩惱,請記得為你創造了「不必」的人,也請隨時做好迎接貧窮的準備。

生在這個時代,信息量裹挾著慾望劈面而來,一貧如洗的人們,還能悠然見南山嗎?

所以當我發現曾經在象牙塔里對未來自給自足生活的幻想,和現階段的微薄薪水形成了叫人大跌眼鏡的反差,才知道是時候夢醒了,然後進入嚴防金錢發生任何無用流失的一級戒備狀態。

所有人都對我說,你上班以後別的變化沒有,只是看到什麼都會大喊太貴了。

好吧我也承認,作為拜金主義者,也作為理想主義者,努力賺錢然後去實現詩和遠方才是這輩子的正經事,最近看了《創造101》的人不也都說明目張胆的要贏,坦蕩又誠懇嘛。從前我跟著一些人大喊,詩和遠方同金錢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窮就等於過得粗糙嗎?根本不等!然後終於在經歷了最初級的財務危機之後發現,經濟基礎不牢的情況下,對於詩和遠方只能是有賊心沒賊膽。也知道過得粗糙不好,可細膩的心情在哪呢?

提錢就俗了的思維經過這麼多年已經在人們心裡很根深蒂固了,但是對清新脫俗的人我就想說一句,有本事脫離它啊。事實上,只要手段正當不泯滅道德和法律,誰也沒清高到和錢過不去。馬雲說他最大的失敗就是創辦了阿里巴巴,這句話未必是在裝,它可能表達的是,初衷里並沒想到有朝一日過上了操碎了心的日子,也沒想到某寶讓便捷和懶惰的迅猛發展這般與此同時,但他應該沒對自己的身價和財富表現出排斥。是我我也不會。

那時候找工作經常和朋友談錢,我們寢室算過一筆賬,一個年薪過百萬的人,一個月大概掙十萬,一天大概賺三千到五千。我們全寢都在痛呼,人家一天賺了我們一個月的血汗錢啊!眼下光景血淋淋,可是人比人還得活著,這就叫生活了。

認識很多畢業後在北上廣深打拚的朋友,嗯說實話他們有個共同特徵就是朋友圈很光鮮,畢竟有驚喜有情緒波瀾才有發朋友圈的動機。二三線城市實在是沒什麼驚喜的地方,或者連懊喪都沒有,所以畢業約等於朋友圈關了。可是發完漂亮朋友圈之後的一線精英們,是不是正對著餐桌上的賬單咬牙切齒髮誓下次再不來這麼文藝的餐廳吃飯,其實在家煮一碗泡麵也可以果腹的;是不是也靠著對拖欠房租就會流落街頭的恐懼逼自己起床,然後穿越大半個叫做某都的城市去看老闆臉色;是不是也不太經常給家裡打電話害怕一聽到那個親昵的聲音就喉頭酸澀發不出聲來……

這讓我突然想起嚴歌苓的長篇小說《無出路咖啡館》。這本書里隨處可見的是作為主人公的大齡留美女學生的窘迫生活,其實就是嚴歌苓本人留美攻讀文學時的真實寫照。事實證明貧窮能夠很輕易的改變一個人的各種習慣,比方說主人公為了應對攻讀文學的高昂書籍開銷,買了一件有兩個大口袋的白色羽絨服,以便在書店能夠更輕鬆的「解決問題」;比方說在付房租的時候開了空頭支票還不自知;再比如買廉價禮服從而把未婚夫給她買昂貴禮服看芭蕾的錢省下來,並且這還不算完,廉價禮服的標籤撕下來留起來等到用完以後掛回去再把衣服退掉……

她寫:「我把最難看的東西放到最後來讀。幾份賬單被我放在書桌角落上,不到實在挨不過去,我絕不碰它們。此刻我喝完最後一口味精比例過大的麵湯,把賬單拿到面前。我翻著學費賬單、圖書館押金賬單……我看著一筆筆數字,心裡檢討:該取消課間那杯咖啡;該跑遠些去買九角九一打的雞蛋;該記住收藏好各種減價券,一張減價券能讓你在買洗頭香波時省五角錢。」

試禮服時也是,「我磨磨蹭蹭,將一條黑色連衣裙套在上半身上,再一點點將它往下扯,扯到膝部,才將我的長褲褪下。這樣一來,我不必展示我低質廉價的棉內褲。」

太艱難讓一切變得值得記錄,所以嚴歌苓寫了書,所以有了精英們僅自己可見或者秒刪掉的無數條深夜朋友圈。

這些故事讀著有些太真實也太心酸是不是。雖然我們能夠想到一些困窘的存在,但在這場捉迷藏還沒宣告結束之前,我們都心懷僥倖的選擇藏好,藏在家裡,藏在象牙塔里,藏在親情的滋養里。可終究要長大,而長大就意味著,我們「被庇護者」這個頭銜的第一個字逐漸消失了。經濟上的拮据就像死亡通知書,它比青春期那些唧唧歪歪的疼痛來得直接、冷酷、不留情面、無從緩解。

突然就想到《北京女子圖鑑》里的陳可依,面試被拒、被分手、流落街頭、身無分文。讓所有坎兒在一個時點出來絆腳,是藝術作品放大苦難從而反襯人物堅強的常用伎倆,所以第一集的劇情推進幾乎都在意料之中。

可是,儘管之前已經被免疫過很多次,陳可依用一塊錢買半根煮玉米的那段還是很戳人。但戳人的不是陳可依坐在路旁邊吃邊哭邊在回憶里神傷,戳人的是身上只有一塊錢的陳可依面對著兩元一根的玉米懇求說:「大爺,我就一塊零錢了,能賣我一根嗎」的時候,在夜裡依然擺攤的大叔卻冷酷的說:「姑娘,你要坐地鐵少一塊錢,人家能讓你上嗎?」

第一反應是這大叔一點愛心都沒有,如果換做我就給這可憐的姑娘一根玉米又能怎麼樣呢?可下一秒我突然就發現自己犯了慷他人之慨的病。叫人痛的是賣玉米的大叔呀,生活讓人不得不對別人殘忍,也讓抱團取暖變成了一種奢侈。就好比,我不是不想拉你一把,可我們都在沼澤里啊,我也想活下去,非常想。

相比之下可能陳可依在迎接落魄時會比大叔從容許多吧,因為她還有時間可以迂迴,可以收拾行裝從零開始,有足夠的時間去雕琢還很遙遠的句號的樣子。

所以年輕真的太好了,不僅因為膠原蛋白充足、有熬夜的能力,更是因為這個時候還能夠窮得坦然,窮得理直氣壯。等到五年以後、十年以後,窮就不再是一個標誌,而是一個傷疤。到時,可能真的會一腳踩中那片叫做羅子君的雷區。

我幾乎寫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因為它們從來缺少解決問題的段落。一方面是很多問題我真的解決不了,你也一樣,但是很多話卻必須講出去,哪怕會被人以為我是一個無用的作者。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屢試不爽的方法論,擺在別人面前也許就成了一道宇宙級難題。並且二十二歲也實在沒資格充當什麼人生導師,對小朋友也沒資格。

所以我始終如一的看法是,經過了才懂得。過盡千帆終會成為你的財富,當下和未來的痛苦請慢慢嘗,然後給金錢一個客觀的地位,不做作的努力生活。

read

more

還好,這世上有我陪你

海虹菲

心態徘徊於樂觀和悲觀之間

行事堅持在理性和感性極點

知乎ID:海虹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角不在天涯 的精彩文章:

TAG:海角不在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