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寶爸寶媽的繪本入門手冊

給寶爸寶媽的繪本入門手冊

上一篇文章的最後,已經跟大家預告過今天的主題——繪本。我和Yui策劃這個選題呢,其實出於我的一點私心,不知道有多少媽媽跟我一樣,知道繪本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但是,一走進書店,就有點迷,這麼多到底該買哪幾本?抱著一堆不輕的精裝繪本回到家裡,又開始了下一個迷思,我該如何講給孩子們聽呢?

GIF

真的,我想我大概需要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帶著我的困惑,Yui決定通過採訪的形式來幫我解開迷思,那我們來連線Yui,看看她有什麼發現吧!

大家好,現在是Yui上線時間!

接到Vivian的任務,我迅速在朋友圈發出求助,在大家的幫助下,三位從事繪本相關工作的小夥伴迅速浮出水面。他們分別是,職業插畫師馮茜京廣書城銀座店店長邢華娜以及繪本館經營者丁峰。我們一起去聽聽他們怎麼說吧!

馮茜

職業插畫師

代表作品《湯素蘭的童話王國》系列,

《幸福從接納開始》。

觀點:比起怎麼讀繪本,先要知道怎麼挑!

馮茜所在的段張取藝工作室位於湖南長沙,工作室文藝而又神秘的氣質曾經受到湖南衛視電視劇《秦時明月》宣傳組的青睞,在這裡拍攝了蔣勁夫的個人宣傳片。

馮茜2012年進入插畫行業,至今已經有6年之久。馮茜覺得,家長接觸繪本的第一步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應該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敲黑板畫重點,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而不是從家長的興趣出發。那麼怎麼發現自家寶寶的興趣點呢?

馮茜給了一個身邊的例子,她的同事每天都會為寶寶讀繪本,孩子會很直接的給出反饋,喜歡的就會讓你反覆讀,不喜歡的呢,就一點都不感興趣。

GIF

尤其是0-3歲的寶寶,他們還處在一個對周圍世界的感知階段,他對周邊事物的認知,基本上都是從家人那裡得來的,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閱讀繪本會對家長的依賴性比較大。除了要花時間觀察他們的興趣,還建議通過讀繪本跟寶寶之間形成一種約定習慣

孩子再大一點,到了3-8歲這個階段,特別是識字以後,他們閱讀選擇就會比較自主。這個階段,家長可以為寶寶們選擇一些功能性的書籍,例如含有一些科普元素的繪本。但是,家長們先別放輕鬆,繼續打起精神來!

孩子們在科普繪本里學知識的同時,好奇寶寶們可能會有一連串的新問題,比如一些動植物的名字。家長們千萬不要放過這個培養孩子發散性思維的好機會,比如說到獅子,那麼關於獅子是叢林之王,它吃什麼,生活在哪兒,公獅母獅分別有什麼特點,都可以跟孩子一起學習和分享。馮茜說,跟寶寶們一起讀科普類繪本,也是給家長一個知識補充的機會。各位寶媽寶爸,fighting!

GIF

馮茜所在的工作室馬上就要推出一本《講給孩子的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結合一個小故事,通過Q版的卡通形象,讓小朋友們學科普,不枯燥!

採訪完馮茜,我剛好翻了一本汪培珽寫的書,叫做《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這本書主要介紹了這位在美國拿到MBA學位並且有9年銀行從業經歷的台灣媽媽,辭職做全職媽媽後,對於繪本和孩子成長的一些心得。裡面有兩點剛好可以跟馮茜的觀點做補充。

首先是,媽媽們在探索寶寶興趣的初階段,可以先從一些獲獎繪本中下手,比較權威的國際獎項有:

國際安徒生大獎、英國格林威大獎、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童書、美國圖畫書大獎、美國凱迪克獎等(以上均為台灣譯法)。

另外,華語區也有幾個著名的獎項:

中國時報《年度開卷》最佳童書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童書獎以及信誼幼兒文學獎。

其次,汪培珽認為,選書不應以孩子的喜好為依據。乍看上去好像與馮茜的觀點相悖,但仔細讀下來,我卻覺得是對馮茜觀點的一個補充。汪培珽認為孩子自己選書,常常會以耳熟能詳的卡通故事優先,這類書常常是配合電影出版的周邊產品,其中的繪圖多是電腦繪畫的翻版,這樣的話會讓孩子失去一些閱讀經典的時間,而沉浸在這類卡通故事裡。上次跟Vivian的大寶加加去書店選書的時候,加加自己選的書單里,貌似是有幾本受到卡通影響的周邊圖畫書。

因此,寶媽們可以在0-3歲的階段,通過閱讀充分觀察孩子們的興趣,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挑選書籍;等他們長大一點,自己開始選書了,就可以留意不要讓他們過多沉浸在卡通周邊里,畢竟經典的手繪兒童書還有那麼多,對不對!

邢華娜

京廣書城銀座店店長|8歲孩子的母親

觀點:繪本讀者真正的年齡階段是0-99歲!

對邢店長的採訪,是在一個周末的下午,這次採訪對我來說,完全像是上了一節繪本課。店長帶給我的第一個觀點,就讓我耳目一新,她說,讀繪本真正的年齡階段是0-99歲。0-99歲?沒開玩笑吧。看我一臉狐疑,邢店長給了我幾本繪本讓我試著讀一下。

我打開的第一本繪本,叫做《小凱的家不一樣了》,是英國繪本大師安東尼布朗的作品。之所以從它讀起,是因為這本書很破舊,顯然是被翻了很多次。我想,那應該是受到小朋友歡迎吧。說實話,第一遍讀下來,我其實沒有get到什麼點。

故事的開頭是這樣的,茶壺上長出了貓耳朵和貓尾巴;

緊接著,作者繼續渲染小凱眼中「不一樣的家」,洗手台上長出了鼻子和嘴巴;

變成大猩猩的沙發,不速之客可怕的鱷魚,以及剛剛茶壺上的貓尾巴;

走出家裡,到外面還在不斷安慰自己的小凱,都表現著一個人在家的小凱敏感而充滿恐懼;

後面,作者又相當隱晦的告訴讀者,可怕的鱷魚,只不過是一隻香蕉,這一切都是小凱情緒下的想像;

由於文章篇幅有限,我只選擇了其中的幾張照片。那麼大家有沒有猜到,這個故事的主題到底是什麼呢?

GIF

噹噹噹噹!答案揭曉,在繪本的最後篇幅,小凱終於不再緊張兮兮,露出了笑容,因為他的手上抱了一個柔軟的嬰兒,他的妹妹。

沒想到吧,這是一個關於二胎的故事。

作為一個獨生子女,我是沒有過這樣的情緒,但是,二胎政策剛放開時,我記得我的表妹得知媽媽要為她生二胎的時候,一整天把自己關在房裡,那時她已經16歲,比繪本里的小凱還大幾歲。這本繪本出自英國作家之手,也就是說,不論膚色人種,人類在面臨同樣問題的時候情緒是相通的。

店長告訴我她自己的看法,在面臨一個新生命之前,孩子們潛意識裡競爭意識可能會被激發,從而產生了危機感。這本書很細緻地描繪了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小情緒。不僅是告訴孩子,那個新生命的到來,不會讓家裡變得可怕,當你觸碰到柔軟的她時,自己也會變得溫柔起來;更是要告訴家長,這個階段的孩子敏感,孩子的想像力在這時也許會築起一道高而堅硬的牆,將他自己困在恐懼之中,家長們一定要多關心他們。

接下來,陸陸續續的又讀了幾本繪本,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本,叫做《朱家故事》,同樣出自安東尼布朗。

先來看看這張封面,有沒有引起你們的共鳴?我當然不希望你們有。因為朱家實在太糟糕了。

看上去很美對不對,然鵝……

最後一張圖提醒大家,跟大多數中國母親一樣,朱家媽媽並不是一個家庭主婦,而是一個職業女性。工作了一天回到家,看到的卻是這種景象。

沒錯,葛優癱不只中國才有。朱家媽媽忍無可忍,於是留下了一張字條。

然後,他們就真的過上了豬的生活。

他們醒悟,有媽的生活,吃的是飯;沒媽的生活,吃的是飼料!

最後,當然是Happy ending.

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就想起《請回答1988》里的台詞。

《朱家故事》里的兩個小孩,因為爸爸的壞榜樣和不懂事的年紀,剛開始並不懂得心疼媽媽。但是,當我們長大了,懂事了,強大了,或許不再像小時候那麼需要媽媽了。在東方的審美下長大的我們,可能又不能直接的表達出對媽媽的愛了。

這個下午,一節短暫的「繪本課」,讓我覺得繪本最棒的地方就在於,它的表達非常直接。愛,就說愛,不可以,就說不可以。

不知道通過兩本繪本的介紹,大家有沒有對「讀繪本真正的年齡段是0-99歲」這個觀點有更深刻的體會,反正如果是我,像《朱家故事》這樣的繪本,就讓爸爸讀給孩子聽,事半功倍!我們的第三位採訪對象,剛好是一位爸爸。

丁峰

早教從業人員|繪本館經營者|3歲孩子的爸爸

觀點:讀繪本,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和培養孩子的好品行不是目的,而是結果。

丁峰做繪本這個行業是半路出家,孩子出生前,他在上海從事人力資源的工作。孩子是在濰坊出生的,丁峰每個星期都從上海回來,因為實在太想念了。可是,丁峰發現,他這邊一腔熱血的想當個好爸爸,孩子卻不冷不熱,把爸爸當陌生人。丁峰很受打擊,在媽媽的建議下,丁峰決定做一些能跟孩子「一起做」的事兒,孩子那時候太小,讀繪本幾乎成了唯一的選擇。

其實剛開始,孩子也是拒絕的,用哭聲阻止爸爸靠近。

GIF

丁峰就自己端著繪本在旁邊自己讀,先讓孩子熟悉自己的聲音。漸漸地,丁峰發現,寶寶開始接受他的聲音,再靠近寶寶的時候,至少是不哭了。丁峰大受鼓舞,之後的情景是,他半躺在床上,寶寶躺在他的肚子上,聽他讀繪本。

後來,丁峰乾脆辭掉上海的工作,回家開了一家繪本館。丁峰說,繪本不僅改善了他和寶寶的關係,也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有的時候,工作上有點壓力,他會讀一些日本作家的繪本,想要被書里的小溫柔治癒一下。

說到這兒,三位採訪對象一致向我推薦了一位日本繪本大師的作品,那就是著名的宮西達也,中文名「恭喜大爺」。

剛開始我完全沒有印象,後來走到書店的繪本館裡,我看到其中一本作品的名字是《你看起好像很好吃》,我才恍然大悟。就是那部豆瓣評分8.8的動漫電影啊,光是這個名字就很好笑啊。

繪本長這樣。

我翻開繪本,開頭的相遇片段,真的太可愛了。大隻的霸王龍遇到剛剛破殼而出的甲龍寶寶,毫無保留的釋放出慾望的信號「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

然後,腦洞來了,這隻小甲龍居然就叫「很好吃」。

小甲龍「認賊作父」,霸王龍糊裡糊塗的「喜當爹」,霸王龍的愛也被激發。吉蘭泰龍想吃「很好吃」的時候,感人的一幕發生了。

隨著故事的展開,最後的結尾又意外又有一點點小難過,不過更多的是溫暖。總之,是一種複雜的情緒,結果就不在這裡展示了,給沒有看過的朋友留個懸念。

吃是宮西達也很喜歡創作的一個主題,除了《你看起好像很好吃》,還有《知道我吃什麼了嗎》以及《好餓的小蛇》。

哲學家羅伯特·諾齊克在《經過省察的人生》一書中有非常有趣的表述,「吃這個動作寓意豐富,它是人向世界發出的最為親密的邀請,使得後者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成為血肉,成為生命,這個過程的發生本身就是人與世界之間一場愛與信任的儀式。但同時,吃也是一種殘酷行為,會取消其他的生命形式。而生命之間的關聯就在這樣的愛和殘酷中」。這是二叔學院在對宮西達也的採訪中提到的,宮西達也說,「我不迴避這樣的殘酷,同時,我更願意去體察並表現愛。」這可能就是宮老師想要告訴孩子們,和這個現實世界相處的方式吧。

好了,從三位從業者那裡獲得的關於繪本的經驗就寫到這兒,我得承認,研究繪本我們不是專業的,所以做這篇文章,我們更希望通過採訪的方式獲取靠譜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有什麼好的經驗也可以在後台跟我們互動,當然也推薦去京廣書城參加周末的繪本活動,手工、外教英語、手偶劇,聽上去就很有趣是是不是!

另外,你一可以去丁峰爸爸的盧卡斯繪本館跟他聊一聊育兒經驗,他們的地址位於濰坊市新華路與福壽街交叉口新華中百3F。

至於我們的插畫家馮茜,關注她們工作室的微博@段張取藝工作室,就能看到關於她的作品推廣啦!

最後,我真的希望Vivian下次走進書店的時候,不再迷茫!

GIF

●END●

在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丹麥,Hygge代表著愜意的家庭生活,這也是我們想和你一起探索的生活方式。

歡迎掃二維碼進入我們的Hygge Town【幸福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yggetown 的精彩文章:

肥鵝一歲生日趴的心得和bug都在這兒了

TAG:Hyggetow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