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杭州八旬奶奶住進「兒童病房」 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杭州八旬奶奶住進「兒童病房」 背後原因讓人心疼

一身粉色紗裙的芭比娃娃、萌萌的小黃鴨……當你在醫院看到床頭的這些裝飾時,肯定會以為這是兒童病房無疑。但事實上,這卻是杭州市一醫院城北院區(杭州市老年病醫院)老年重症與呼吸支持科病房一角,而享受此項特殊待遇的是一位名叫杜林香的84歲老奶奶。

為什麼要在一位八旬老太太的病房裡增添兒童化裝飾?近日,記者走進杭老院看望了這位住在「兒童病房」里的阿香奶奶,發現小小舉動背後令人感受到的是大大的溫暖與關懷。

「兒童病房」讓抑鬱煩躁的老太太重新快樂起來

「阿香,今天感覺怎麼樣?」「阿香,看看我的新髮型好不好看?」……在安靜的病房裡不停穿梭著醫護們忙碌的身影,但跟阿香奶奶打招呼似乎已成了每個人工作的一部分。而病床上虛弱的阿香奶奶每每聽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都會睜開眼睛,朝對方看看。

「一個星期前,她剛發生過休克被搶救回來,身體還沒有恢復。要是在平時,我們走進病房還沒開口,就可以看到她微笑著招手。」一位迎面走來的年輕護士說著在床邊停下,很自然地就牽起阿香的手,接著打趣地說,「阿香在杭老院的年資比我們很多護士都要長,都快8年了,真是流水的護士,不變的阿香。」

有幾位年長的護士還記得,8年前,阿香奶奶腸梗阻在別的醫院開刀,因為呼吸不能自主,不得不切開氣管插上了呼吸機,不料呼吸機一上就再也撤不掉,再加上又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問題,於是就轉入了杭老院的呼吸支持病房繼續治療。要知道,住在這裡的老人除了長年卧床、不能說話之外,大多已昏迷不醒、喪失意識。因此,病房裡靜得可怕,除了機器的「滴、滴」聲、醫生和護士的腳步聲之外,第三種能聽到的聲音就要數自己的呼吸聲。

曾經那個愛臭美的阿香奶奶

而阿香奶奶屬於特例,雖然她也是躺在床上不能說話,但她是完全清醒的,她會用奶瓶自己喝水,也偶爾拿著鏡子整理頭髮臭美一番,當然最喜歡的是跟醫生護士們「玩耍」。「我們一進病房,她會率先招手跟我們打招呼,然後她的眼睛就一直跟我們在病房裡轉悠,就好像她也跟著我們一起在忙一樣。」一位已經在這個病區幹了五六年的資深護士說。

阿香奶奶的樂觀開朗著實給醫生護士們繁重的工作增添了一絲樂趣,但記不清具體從何時開始,阿香奶奶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了,甚至變得抑鬱煩躁,不僅不配合治療,還拔針拔管子,一屋子的醫生護士都感到很無奈,可還是不忍心把她的手約束起來,只能抽空多勸勸她。

直到2016年初,病房裡來了一位剛實習結束的「美小護」湯湯,細心的姑娘做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她經常給阿香奶奶帶各種玩具,有充滿少女心的娃娃,也有當時動畫片中較火的玩偶,阿香奶奶喜歡得不得了,小件的掛在床頭,稍大件的抱著睡覺,她就好像身處「兒童病房」一般,而更意外的是,很快那個精神抖擻笑容滿面的阿香奶奶就回來了。

後來,雖然湯湯換去了別的醫院工作,但給阿香奶奶帶玩具這件事情大家都非常有默契的延續了下來。

護士們做的這些小事給了病人親人般的撫慰

「我去年剛從市一總院過來時,看到她床頭掛的這些東西,還把護士們都狠狠批評了一頓,要求立馬拿掉。因為從預防院感的角度來說,毛絨玩具容易滋生細菌病毒,不適合放在重症病房裡。」病區副護士長章富蓮告訴記者,但後來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之後,她妥協了。一是因為感動,為身邊有愛的同事驕傲;二是因為他們病區並非嚴格意義上的重症監護室,再加上病人的病情都相對穩定,只要定期擦拭消毒,應該問題不大。再加上這些小玩意能讓阿香奶奶心情更加愉悅,這比什麼補藥都強。

章護士長說,她是在跟阿香奶奶的女兒許女士多次接觸中才得知道,老人家中間之所以性情大變,是因為女兒。阿香剛住院的時候,許女士儘可能每天抽時間來看她,給她擦身,陪她說話,老人家每天都感到很幸福快樂。但後來,許女士也當了奶奶,既要照顧一大家子人,又要照顧孫輩,實在忙不過來,所以看望阿香的頻次就縮減了,變成每周1—2次,然後阿香就不高興了。

「其實老人跟小孩一樣,渴求家人的撫慰,甚至會鬧很大的動靜來求關注。我們病房裡有位小腦萎縮、肺部感染的病人,住進來3個月了,一見人就招手,走過去問他有沒有事,又揮揮手說沒事,其實就想有人在她旁邊看看他關心他。」章護士長說,現在病區里住著50多位病人,只有10來個人尚有意識,但每天有家人來陪護的患者卻有一半以上,不管患者會不會回應,親人的撫摸和呼喚對他們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撫慰。護士們給阿香奶奶帶小玩具,就好似來自家人的關心一般,可以讓她的心平靜下來。

事實上,記者在聯繫上許女士之後,她也證實了章護士長的分析。「媽媽就我一個獨養女兒,我明白她的心思,所以已經儘可能抽時間多去陪她,但我也有一個家得照顧,也真的是分身乏術。」許女士說,雖然媽媽不能說話,但她能讀懂她的嘴型,媽媽經常開玩笑說:「你到這裡來上班。」而每次離開看著老母親依依不捨的眼神和不願放開的雙手,她的內心也說不出的難過。

許女士說,在媽媽情緒不好的那段時間,她也著急上火。真的是非常感謝這些充滿愛心的護士們,願意在一位普通老人身上花這麼多的心思。除了帶玩具之外,她們看到老太太的奶瓶破了,就自己出錢去買來。打雷的時候老太太害怕,總會有人牽著她的手陪在床邊。最近老太太狀態不好,還有人拿來收音機在床頭放歌給她聽,說是可以幫助她保持清醒。

老年心理醫生說:家人的陪伴是給老人最好的「開心藥」

「大家經常會說『老小孩』,確實老人和小孩的許多訴求是差不多的,尤其是在對家人陪伴的主觀渴望方面,她們甚至比小孩的需求更加迫切。阿香奶奶的舉動就是典型的代表。」杭州市七醫院老年心理大科主任陳斌華告訴記者。

當然,老人渴求家人的陪伴,不像小孩那樣簡單的求關注,或是想要點小東西而已,還有更深層次的心理需求。

其一,阿香奶奶在醫院裡一躺就是將近8年,親眼見到了許多病友的離開,一次次刺激之後,她其實清楚的知道,死亡離自己很近很近,她渴求時常有家人陪伴左右,幫助她戰勝對死亡的恐懼。

其二,阿香奶奶長年卧床不起,腦子清醒卻又不能說話,那種寂寞與無助是常人無法理解的,時間久了她就容易自我否定,自暴自棄,而家人的陪伴就是最好的鼓勵,讓她覺得自己沒有被人遺忘,肯定自我存在的價值。

陳斌華主任覺得,小護士們送來的小玩具,一方面可以轉移老太太的注意力,不會老想著死亡或是自我否定;另一方面溫馨的小環境,可以給老人身處家中的感覺,可以替代一部分家人的安慰。

因為工作的關係,陳斌華主任天天與老人打交道,他非常清楚老人在渴望多得到家人陪伴的心理訴求,因此,他想通過錢報呼籲大家,多抽時間回家看看,哪怕是陪老人說說話,對他們來說都是莫大的心理安慰,尤其是常年住在醫院或是養老院的老人。如果做不到人上門看望,打一個電話,或是來一次視頻聊天,都足以讓老人開心許久。

轉載自:浙江新聞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地方新聞 的精彩文章:

場面驚心!出租房內電瓶車起火 房東被拘留
失戀後情緒失控 浙江一小伙吞下了一大把老鼠藥

TAG:杭州地方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