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學:孔子與《周易》有什麼聯繫?孔子又是如何解讀《周易》的!
最新
05-09
孔子如何讀周易?有人講是周遍的意思,就是它無所不包的意思,周易的「易」字呢?其實是講的三重意思,這個易啊!第一個是講的變易,充滿著變化。第二個是講的變易中有不易。變易中有不改易的一些東西,再一個就是講的簡易。就是它用非常簡單明了的語言表達很深邃的意蘊,關於孔子和周易的關係?我們讀《史記》都知道,《史記》講「孔子晚而《易》」,「韋編三絕」就是編竹簡的那個繩子,牛繩,都斷了多次。
我們在長沙馬王堆發掘的帛書版的《易傳》,帛書版的《周易》裡面,它介紹的是和《史記》所記載的是相應的一個材料。
子貢和老師對話的時候是說,子貢說,老師你以前不太重視《周易》啊,現在為什麼這樣的迷戀周易呢?老師的回答是這樣的,夫子說他呢,說他老而喜《易》。人家介紹說,夫子老年很喜歡《易經》?平居的時候把它放在席上,行走的時候把它放在囊中。而孔子,喜歡演易,繇易。到損卦、益卦這倆傳啊,未嘗不廢書而嘆,他非常喜歡損、益,二卦。
我們知道孔子他很會占卜,他的占說是有八成的准,但是孔子不佔,他說這是馬王堆的材料,他說,我後其祝卜矣。我和祝卜巫史史巫不一樣的地方是我觀其德義耳,我在這個《周易》的數術。
他在做占卜的時候,他其實更看重的是,仁守而義行之,我們知道孔子講他後世之士,要懷疑或者要質問。孔子的過去講的《春秋》經,在這裡是講的,他對《周易》的一個解讀,他說其實我是求德,強調德福的一致,而不是和史巫一樣。像史巫的預卜,他們只是強調偶然性的這樣一個方面。
而孔子呢?是強調以仁義來求己,所以他的卜是非常少用的,他的祭祀也是比較少的,他是覺得一個人吶,一個君子要靠他的德性來求富。


TAG:歷史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