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七十三歲終於走向人生巔峰,皇帝聽說還未婚,下旨賜他小媳婦

他七十三歲終於走向人生巔峰,皇帝聽說還未婚,下旨賜他小媳婦

古代人由於經濟條件十分落後,醫療條件不先進,衛生環境奇差等等原因,人的壽命普遍很短,所以有七十古來稀的說法。通常到這麼大年紀的老人,頭髮花白稀少 ,牙齒也沒剩幾顆,耳朵也有點背,眼神更是不太好使。只能在家裡閑著,混吃等死了。可是宋代有這樣一名老者,都七十三的高齡了,還能參加科舉考試,並且成為探花郞,真是令人佩服。

這個人姓陳名修,是福州人士,自小就飽讀詩書,苦學不輟,然而他的運氣不算太好,一直止步於殿試前。然而陳修沒有放棄努力,通過多年的不斷積累能量,陳修終於以一篇內涵深厚、文辭華麗的文賦贏得皇帝的青睞,一舉成為當年的新科榜第三名。

當年考試的問題是「四海之中興」,估計是希望大家多拍拍皇帝馬屁,而陳修的文賦寫得不卑不亢,忠心耿耿,又恰到好處。文賦中有兩句特別合宋高宗的心意,大意是,總有一天,那些讓金軍佔領的國土會被收復,回到大宋懷抱,而皇帝您是千古明帝,要到泰山上祭拜神靈,舉行封禪大典,以告天下。宋高宗親自把這兩句賦抄在紙上,貼在案頭,時時吟誦。感嘆大好河山的淪陷,渴望著真的能恢復祖先榮光。當殿試完畢,宋高宗一一接見新科進士時,看到七十多年的探花郎陳修,顫顫巍巍走出人群,拜倒在地,白髮銀須,面容蒼老,不覺心生憐恤。

宋高宗看出陳修這麼大的年紀,之所以寫出那樣高亢中又帶著一絲悲涼的警賦,應是在靖康之亂中有過悲慘的經歷。心有不甘所以能想國家富強,山河光復。所謂詩由心生,就是這個意思吧?宋高宗心中暗暗感嘆,他和顏悅色地問陳修年紀多大,當知道陳修已七十有三時,順口問了一句:「你有幾個孩子啦?」沒想到陳修不好意思的回答:「因為我一直苦學,沒有心思娶妻生子。」宋高宗十分驚訝,於是親自下旨,把宮中一名美貌的宮女施氏賜給陳修做妻子,還送了施氏很多錢財做嫁妝。一時間陳修春風得意,快活至極。

讓大家羨慕不已,而且還有很多朋友來調侃他:「哥們兒,你多大了?哦,四十年前三十多。」 所以雖然每個人都想年少成志,一朝成名,被天下人所艷羨,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年紀輕輕就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但只要你腳踏實地不斷努力,不服輸,不認老,也許就會有成名的那一天。八十多的姜子牙是這樣,七十三的探花郎也是這樣,也許下一個人是你是你就是你,加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解開你不知道的歷史的真相,宋朝其實是一個軍國主義國家
北宋包公斷案,為什麼不怕權貴?你們知道嗎?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