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樣都說「別質疑」,林校長與彭蕾的味道差很多

同樣都說「別質疑」,林校長與彭蕾的味道差很多

今年是北大的本命年,真有點流年不利的樣子。前面瀋陽的陳年舊事還沒平息,林校長在校慶典禮上念錯字特別是隨後的道歉信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是一場典型的公關危機失敗案例,如果林校長本身不是帶著俯視的態度來應對此次事件的話。希望不是。

言歸正傳。林校長在道歉信中寫到,「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反而會阻礙我們邁向未來的腳步」。這是從差錯走向危機的關鍵一步。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阿里合伙人彭蕾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其之前的語錄「無論馬雲的決定是什麼,我的任務都只有一個——幫助這個決定成為最正確的決定」,又被大家翻出來,在網路上熱了一陣。

兩者的表面意思其實是一樣的:大家不要質疑,干好自己的事。但在網路上的反響卻是大相徑庭。

林校長「別質疑」的觀點之所以被大家質疑,根本原因在於:在教育、科學領域,最崇尚的就是批判精神,而你作為中國頂級學府的首腦,怎能如此「佈道」。人類歷史上每一個科技創新、每一個科學真理的發現都是從對當下和過去的質疑起步的。

而彭蕾的「別質疑」贏得了不少人的認可,除了阿里的成功以及對馬雲的忠心外,更多是道出了企業經營層面的精髓。

世上沒有絕對的民主,企業經營更是如此。一個企業不可能天天開務虛會討論戰略和價值觀,否則它早就掛了。如果一個問題要被經常拿出來討論,要麼根本就不是問題,要麼就是已經過了做出決定的最佳時間了。如果會議室中已經定下來的事情,在會議室外還存在很多不同的聲音,並且影響到了從上至下的工作,那這家公司的發展也堪憂了。

在很多時候,企業經營並不能清晰地看到遠方的道路,唯一的方法就是沿著大概率正確的方向往前走。超強的執行力是在方向不清、道路不明的情況下最有力的保證。除了阿里,其他成功的企業莫不如此。

從這個層面來說,彭蕾的「別質疑」是值得推崇的:在一個值得信賴或者有共同信仰的leader帶領下,通過各自卓有成效的執行將夢想變為現實。這需要足夠的信任、情商和能力。

對比林校長和彭蕾的言論在網路上引發的討論,或許我們日常生活要做的是:思想活絡多質疑,行動踏實多堅定。但大多數時候,我們是相反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投資找項目時,一定要找一個非常強的創始人,既要開放,更要有遠見和主見,而他的左膀右臂既需要與其有長期相處的經歷,也要有很強的執行力

扯得遠一點,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的意見,包括質疑,被更多的商家所採納,民主的範圍被大大拓寬。而這也僅僅局限於產品的研發、銷售層面。一個企業的戰略和價值觀一定深深印著掌舵人的色彩。

即使如此,這些通過民主而來的意見可能是具有誤導性的。我們自己碰到過很多這樣的例子,根本原因在於反饋意見的數量雖然不少,但不一定是全樣本;那些願意表達意見的人群,往往僅僅是消費群體中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

不僅僅是產品策略,在很多民意調查、輿情監測等方面,也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如預測美國總統大選。

註:圖片來自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哥觀察 的精彩文章:

讓人懶出新高度的智能家居——關於2018AWE的十一個觀感

TAG:東哥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