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馮若熙:去倫藝學時裝設計,做個有態度的cool girl

馮若熙:去倫藝學時裝設計,做個有態度的cool girl

每年的申請季後,除了耀眼的牛劍榜單和例行的美國名校offer,頂尖的英美藝術院校的錄取也是深國交的一大特色。倫敦藝術大學、AA、羅德島、帕森斯、普瑞特、芝加哥藝術、紐約視覺藝術等都格外青睞深國交的學生,所修專業涵蓋也是非常廣泛,建築設計、服裝設計、3D與空間設計、平面設計、插畫、純藝術…

在今年的藝術畢業生中,有一個酷酷的女生,她只申請了一英一美兩所大學,倫敦藝術大學和帕森斯學院,兩所在她眼裡擁有最高水準的服裝設計專業的學校,她是Rosy馮若熙。

在兩所大學的錄取都拿到之後,Rosy對比了他們的藝術教學方法和學院的風格,也翻閱了這兩所學校畢業生設計的作品,包括一些大眾耳熟能詳的設計師的作品,她發現英美大學在藝術風格差異很大。Parsons更加商業化,自己的作品和他們的審美契合度並不高。而倫藝似乎更允許學生鑽研自己喜歡的範疇,為學生創造了更好的環境去實現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不需要去迎合什麼;在對作品的評判上,英國更注重作品創作的漫長過程,包括學生從中體現的思維的轉換和發展,美國院校更注重完整的成品所帶給人的感覺。相同的是,他們都很注重作品與個人生活和文化的聯結,從作品中體現對自己文化的歸屬感。Rosy圍繞這樣的主題創作了很多作品,有描繪古代神話,表達她童年神話情節的,有利用妝容、服飾等元素表現京劇的博大精深的,還有對家人的刻畫,表現不同人物性格的…

高中才學畫畫的Rosy經歷了一個痛苦的開始。後來了解到班上有一半的同學都跟她一樣,幾乎沒有任何繪畫基礎,而另一半同學各種繪畫技巧已經相當成熟了,這種差距帶給她不小的壓力。執著的個性讓她堅持了下來,老師的鼓勵讓她也有了信心,G年級的課程結束後感覺整個人進步很多了,然後A年級繼續選擇了藝術與設計。她解釋道:「最開始痛苦是因為當初畫的是自己既不喜歡又很需要基本功的東西,後來的藝術課更加註重創作與自由發揮,我開始畫很多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沒那麼枯燥了。」

參加時裝秀

前期的藝術學習,Rosy只是單純地對繪畫感興趣,並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個特定領域。學校組織了不少的活動,比如Fashion Show,Rosy也報了名。參加了幾屆之後,她察覺到自己對於服裝設計的偏愛,後來也嘗試設計一些戲服,鞋包之類的。她推崇簡單,在用色方面主要是運用黑白色調。在她看來,時裝設計展現的是一種工匠精神,不僅僅是關於時尚和時髦,設計師應該把自己的精神和理念投放到衣服上,像創造一個藝術品一樣對待時裝設計。同時,服裝設計師不應該追逐潮流,而應該創造出有自己特定風格的作品,讓它成為潮流,甚至它很有可能也不會成為潮流,只是一部分人欣賞的東西,能傳達出一種態度,就是成功的作品。

藝術之外,Rosy很喜歡歷史和音樂,她甚至覺得這兩個領域對她的影響比藝術還要大。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所以創作思維也有很大不同。在開始所有繪畫之前,Rosy習慣性地從歷史角度先去思考這個主題,然後做調研,逐步深入地探究。她說:「最開始在初中接觸到歷史,只是單純地覺得自己記那些歷史事件毫不費力,給了我一定的信心和興趣去學習歷史。高中學的歷史挺不一樣,歷史課本上的觀點很客觀中立,側重於啟發大家去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所以很鍛煉人,對形成批判性思維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單純而重複的繪畫有點枯燥,Rosy和很多學藝術的同學一樣,在畫畫的同時接觸了很多音樂。她說:「藝術是個多元的東西,它來源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可能有個畫家僅僅從藝術裡面得到靈感就能畫出多麼有深度的作品。」由於對樂理和演奏沒有太大興趣,Rosy沒有選修音樂課,但她很願意去傾聽,欣賞各種不同形式的音樂風格,課後也主動學習音樂史。她說:「很多時候,音樂和藝術的魅力在於它反映了一段段生動鮮活的歷史。我聽同一個時期音樂,看同一時期的藝術作品,再追溯那個時期發生的各種歷史事件,能很清晰地感覺到他們交織碰撞的產物,看到音樂、藝術和歷史的有趣互動。」

山區支教

整個高中生涯,Rosy一直堅持做的事情還有支教,每年暑假都會和夥伴們去到甘肅的山區。她說:「其實我本來不是很擅長教書,也不太會跟孩子相處,但自從加入了支教,我慢慢學習和積累,也找到更多方法讓自己的課堂更有趣。很多年輕人第一次去支教之前會覺得自己像救世主一樣,能為他們帶來很多改變,但後來發現其實自己對他們的幫助只是杯水車薪。最開始,我們會把專業的知識教給他們,後來了解到當地的實際情況之後,我們轉而教一些對他們生活有更直接指導意義的東西,如女權、健康衛生方面的知識。我認為這些對她們的成長更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我自己也得到了一定的成長。」

在深國交,無論課內課外,Rosy都有一幫志趣相投又很酷的朋友們。她說:「初中時我過得不是很開心,感覺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學校,我只想隨波逐流,拚命融入大環境。來到深國交,感受最深的就是來自於同伴的Peer pressure,壓力其實是個挺好的東西,因為感覺身邊的同學都很強,中考分數很高,英語也很好,很多同學都曾經是年級第一、班級第一,所以我壓力很大,整個G年級我都是很努力地在讀書。我現在的收穫和成長來自於此。」

「國交的生活對我來說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無論是同年級的,還是高年級的、學藝術的,還是不學藝術的,我們都能玩得來,經常一起做些很酷的事情,有種朋友成就自己的感覺——跟什麼人玩,身上就會有他們的影子,學到不同的東西。在和同伴碰撞中發現最真實的自己,然後明白了,其實我就是我自己。」

(深圳國際交流學院官方公眾號「深國交」 ID:SCIE-2003,如需轉載請標明文章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國交 的精彩文章:

唐嫣妤:到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拓展自己的深度和廣度

TAG:深國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