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icrosoft 365服務與語音助手互補協作,甩掉Windows包袱跨向未來

Microsoft 365服務與語音助手互補協作,甩掉Windows包袱跨向未來

  Cortana被植入到Office 365服務中

5月8日凌晨消息,微軟Build 2018開發者大會在今天正式來開帷幕,會上微軟CEO納德拉宣布整合推出Microsoft 365將升級多設備協作體驗,微軟小娜(Cortana)將作為工作助手,並且將和其他語音助手進行互補協作。

Microsoft 365的設計理念將中心從設備轉換為人。現在在不同設備間,都可以使用使用微軟的Office 365服務。舉例來說,在蘋果Macbook上未完成的工作,可通過365繼續在Android手機上完成。

納德拉舉例,現在你可以在早上用手機查看Outlook郵件看今天事件安排、開車時直接用中控中的Skype進行遠程會議、大到公司後用電腦上的Word寫檔案、下午再通過工作站與同事討論工作。

他補充道,現在微軟小娜將作為統籌工作上事件的助手形式,出現在Microsoft 365服務中。除了規劃時間表、收發郵件等基本功能外,它還將與其他語音助手進行協作。

會上微軟公布了與亞馬遜Alexa的合作細節,現在你可以在微軟電腦和亞馬遜Echo音箱中,同時喚醒小娜和Alexa兩個語音助手。小娜用於工作,Alexa用於查看地圖、叫出租等生活服務。


在任何人眼中,現任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都是個典型的Cloud Guy。Build 2018的開幕演講上,他毫不意外地將雲當作開場白:「智能雲與智能邊緣計算近在咫尺,這是巨大機遇,同時也倍感使命的艱巨。」

與往年不同,今年微軟在開發者大會前,對公司架構進行了重大調整:Windows 不再作為一個獨立的事業部存在,Windows、Office、Surface、Xbox 等核心業務併入體驗及設備事業部,其它的零碎產品,歸入新成立的雲計算及人工智慧平台事業部。

這很難讓人想像一個離開了Windows的微軟是否還能被人稱之為「微軟」。比爾·蓋茨時代自不必說,史蒂夫·鮑爾默執掌微軟時,每次上台也會大喊一聲「Windows」。即便是納德拉接過CEO大任之後的歷年Build,Windows 10、Surface設備、Windows Phone,甚至圍繞Windows更新的Office和語音助手「小娜」(Cortana)也一直是行業關注的核心,是每年發布當中的重中之重。

但今年的Build,微軟沒有宣布任何Windows的更新計劃,也沒有發布任何消費級硬體產品,即便是以物聯網名義「復活」的Kinect,也是一個解決方案的形態。取而代之的,是AI、雲、物聯網、混合現實和整合了Windows 10、Office和企業級應用與服務的Microsoft 365。

微軟總算丟掉了Windows這塊包袱,在技術上用開放的態度向未來邁進。

換句話說,這是一場革新自我的發布會,一個明確了自身戰略方向的微軟,比任何新產品都更加重要。


我們可以拿早前微軟被人詬病的「機翻」來概括納德拉的戰略方向:滾回(Rollback,計算機術語,一般翻譯成「回滾」,指軟體從新版本恢復到舊版本——作者注)。翻譯成人話,可能就是:微軟回到了系統級應用與服務搭建的老本行,上一次是面向PC,這一次是面向雲、AI和物聯網。

納德拉開明宗義,首先將雲服務Azure定義成AI和物聯網技術的具象化,在公布一系列技術突破之後,納德拉的重點更多轉向了微軟在這些領域中的合作夥伴。

我們不妨把微軟與高通、華為、小米、大疆等一系列企業的合作案例看成是基於開放技術所打造出來的「應用程序」,從這個角度出發,不難看出微軟對於Azure的願景:將其打造成AI與物聯網領域的基礎技術平台。這實際上也是微軟一直以來所擅長的領域:用技術構建一個服務系統,為工業和商業領域提供技術支持。

在雲計算領域,開放式平台或許還算「套路」。但Microsoft 365著實讓人眼前一亮。而其中最讓人意外的是從Cortana無縫切換到亞馬遜語音助手Alexa的瞬間。對於引入亞馬遜,微軟的解釋是:Cortana負責系統方面的控制,生活領域的服務應用Alexa更擅長,就交給亞馬遜來做。

是不是聽上去有點耳熟:和「自己搞不定就投資」的騰訊一樣,有點「沒有夢想」的味道?

實際上,Microsoft 365更應該被看成是微軟拆分Windows部門之後,將Windows 10、Office、Cortana以及一系列企業級服務和應用整合建立的新服務平台。這個舉動可以看成是微軟既有戰略的擴大化,在公司經驗方面也具有合理性。

在軟體向服務轉化方面,微軟的成功始於Office。在推出Offic 365之後,Office業務的核心不再圍繞拷貝的售賣,轉變成為利用雲向Office用戶提供靈活便捷的服務。Microsoft 365意味著這一服務的範圍擴大,也意味著一系列微軟的「老家當」開始在雲時代里通過開放尋找新的價值。

仔細觀察微軟戰略方向,你會發現,一個獨大的Windows部門在其中並沒有合適的位置。

我們不妨把微軟的戰略分成三個部分:Azure基礎之上的AI與物聯網技術開放,是技術平台;打通了數據和應用的Microsoft 365,是應用平台;探索混合現實的Hololens和Kinect,是交互平台。這三者實際上的指向是同一個:建立雲和AI時代中的基礎優勢。

從大數據,到物聯網、到AI、到AR和VR、到5G通信、再到今天的區塊鏈狂熱,我們一一回顧過去10年中的每一波新技術爆發,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技術演進和協同邏輯鏈:大數據讓現實世界數據化成為可能,物聯網提供了從現實世界中獲取數據的方法,人工智慧解決了數據爆發後的處理問題,5G通信擴大了現實世界數據化的規模,區塊鏈能夠為數據可靠性提供保障,AR和VR則可以為我們提供與數據化現實進行交互的方式。

這也是過去10年,每項技術都沒能獨自成功推動新一輪產業革命爆發的原因。和互聯網是計算機、通信技術、技術應用、交互方式的協同成果一樣,新產業革命也必須要在硬體、通信、應用和交互方面取得技術突破之後才能產生。而目前,各項技術的輪廓已經具備雛形。

在新時代的大門前,起源於PC的操作系統,其應用、交互和理念都過於陳舊,難以擔當大任。而微軟過重依賴屬於舊時代的Windows,或許也是它在蘋果和谷歌崛起的過程中,節節敗退的根本原因。從這個角度回頭看,微軟必須拋棄Windows,否則未來仍然會在這塊絆腳石上再一次摔倒。


值得一提的是,在早前的架構調整中,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負責的微軟研究院有所收縮。沈向洋本人也會更多地參與到雲計算與人工智慧事業部的業務合作當中。架構調整之初,外界猜測沈向洋在微軟內部地位有所下降。但從這次Build大會來看,沈向洋的調整,或許意味著微軟未來將有更多的技術積累轉化成為商業價值。

這非但不是微軟內部的人士動蕩,反而可能是納德拉在執掌後,已經解決微軟「內鬥」頑疾的重要信號。

在自傳《刷新》中,納德拉坦言自己曾深受微軟內部官僚主義和拉幫結派氛圍的困擾。他在書中寫道:「我知道如果我們放下那些指向彼此的槍,並將我們的集體智慧與能量注入新的使命中,我們就可以重新找回最初激勵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的夢想,既讓先進計算機技術全民化。」

2014年,納德拉就任CEO後,將自己的首要任務制定成重塑企業文化,並將自上至下加強員工間的溝通作為解決的藥方。任職4年後,微軟已經完成了一次改頭換面的大手術,從架構、產品和戰略方面完成了全面的轉向。

納德拉是否帶領微軟尋找到了初心,這個答案或許在未來才能揭曉。但至少在過去的這幾個小時里,微軟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開放和野心。10年前,蘋果曾經製作過一系列廣告嘲諷微軟和PC的臃腫和醜陋。今天的微軟,反而看上去更像是當年代表著進取和創新的那個Cool Gu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改變命運Change 的精彩文章:

facebook臉書網用戶數據失竊,一個能預測並影響選民投票的軟體
富士康首發申請終於要審核了,為何IPO發行如此之快?

TAG:科技改變命運Chan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