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軟Build 2018亮點:AI與雲並駕齊驅 邊緣計算高頻出現

微軟Build 2018亮點:AI與雲並駕齊驅 邊緣計算高頻出現

本報記者 楊清清 北京報道

AI和雲仍是Build 2018當之無愧的主角,但微軟從未如此集中地去推邊緣計算服務。

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美國當地時間5月7日下午),2018微軟Build全球開發者大會在西雅圖的微軟總部開幕。在今年的Build大會現場,微軟率先亮出的便是一系列圍繞邊緣計算的全新服務,包括開源Azure IoT Edge Runtime平台;上線首個支持在邊緣環境中部署的Azure認知服務定製化視覺服務;上線Project Kinect for Azure感測器套件……

甚至,微軟這次不再唱獨角戲,還拉上大疆無人機、高通,合作推出不同的開發工具包(SDK)。相較之下,Build 2017中,與邊緣計算相關的服務主要囊括Azure IoT Edge開啟預覽和Microsoft Graph擴展服務兩項。

「人工智慧既可以應用於雲端,也可以應用於終端。」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兼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毫不諱言邊緣計算的趨勢。在他看來,雲計算對於收集數據和模型訓練極為重要,終端則更強調執行能力,也擁有更為獨特的應用場景。

雲端與邊緣

不同種類的智能設備正快速湧現在家庭和商業場合中。

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智能設備總數將超過200億台。這些設備將非常智能,甚至無需一直連接到雲端,就能具備看、聽、推理、預測的能力。這就是智能邊緣計算。

雲計算市場則更加成熟。根據Gartner預測,2018年全球公有雲服務市場將從2017年的1535億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1864億美元,漲幅高達21.4%。其中,雲系統基礎設施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或IaaS)將成為該市場增長最快的領域,預計2018年將增長35.9%,達到408億美元。

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認為,智能雲與智能邊緣計算近在咫尺,它將為消費者、企業,以及從手術室到工廠車間的各個行業的不同應用場景開啟全新機遇。

就此,在智能邊緣計算領域,微軟宣布將Azure IoT Edge Runtime開源,讓用戶能夠對邊緣應用進行修改、調試,並擁有更高的透明度和控制能力。並在Azure IoT Edge上運行定製化視覺服務,該服務能夠讓無人機或其它工業裝備無需連接到雲端就能做出快速響應。

此外,微軟推出全新的Project Kinect for Azure。它是一組包含微軟飛行時間深度攝像頭在內的感測器套件,集尺寸小和功耗低於一身,並具備在邊緣環境中進行人工智慧計算的能力。

當然,在智能雲Azure和人工智慧方面,微軟也進行了諸多升級,如新上線針對多聲道音源提供高級聲音處理的語音設備開發工具包,開放預覽用於深層神經網路處理的架構Project Brainwave,升級Bot Framework與認知服務等。

「無論是雲端還是終端,需要首先強調的是,兩者永遠是協同合作的過程,」洪小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雲端擁有它的價值,例如收集數據和模型訓練,大部分都會上雲。」

但隨著當前數據量的爆發,邊緣計算正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事實上,在這個背景下,邊緣計算擁有自身的特定優勢。洪小文指出,邊緣計算能夠進行本地決策和判斷,能夠保證離線狀態下進行不間斷操作,因而適用於智能工廠、無人車等強調連續性、安全性的場景。

同時,由於數據本地化計算與存儲,邊緣計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數據隱私。此外,洪小文提到,物聯網上終端與雲端的交互路徑,通常首先是設備與設備之間的短程傳送,聚總再傳送至雲端,「因此,從能量和資源利用的角度而言,這樣終端協同的角度也是較為省電和環保的」。

進一步開放

在擁抱智能雲和智能邊緣計算的同時,微軟也正在史無前例地開放。

這從本次Build 2018另一個亮點可見一斑。各大科技廠商的語音助手向來是紅眼相向,在今年年初的CES期間,Google Assistant和亞馬遜Alexa就爭先恐後地搶佔參展商展台,甚至搶佔CES各大醒目地點的廣告牌。

但在Build 2018開幕式,微軟智能語音助手和亞馬遜Alexa上演了和諧互動的一幕,兩個不同的語音助手正式整合,可以相互「召喚」。在整合的同時,兩個助手也開始呈現角色分化:微軟小娜主要用於工作和商務交流,亞馬遜Alexa則接入生活類服務。

這是業內智能語音助手「各司其職」的首個案例。「不同的語音助手擁有自己的特長。小娜基於微軟在商業領域的積累,在商務助理上更加擅長,Alexa則能夠對接天氣通知、日程、購物、音樂等服務。」洪小文表示,「但對於用戶而言,對兩者功能的需求都是存在的,因此兩個語音助手相互發揮特長,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除了在智能語音助手這樣的具體產品上更加開放,微軟在AI資源開放上也走得很遠。Build 2018期間,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微軟人工智慧及微軟研究事業部負責人沈向洋宣布,向開發者開放微軟研究院與人工智慧事業部的資源。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這也是業內為數不多地直接面向企業開放研究院資源的行為。就大多數科技企業而言,其AI研究院更多是與科研院校進行聯合研發,或至多開放給企業內部業務部門,進行內部成果轉化。

作為微軟亞洲研究院首批合作夥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副總裁許再越在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採訪時透露,已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形成項目小組,微軟能夠為自身帶來的不僅是知識圖譜的建立,更能夠通過深入交流人機交互等技術,進一步支撐企業數字化轉型。

一位微軟亞洲研究院人員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讓微軟研究院和AI事業部資源直接面向企業,一方面可以了解到企業一線對技術的需求,從而吸收至微軟的研發方向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企業進一步系統性地了解AI技術及數字化進程中的實踐方式,「這是雙贏的過程」。

「我們開放資源的合作夥伴都是各自行業內極具代表性的企業,通過與合作夥伴合作,我們希望針對行業共同研發擁有行業代表屬性的PaaS和SaaS,從而更好地服務於整個行業。」洪小文表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精彩文章:

丨香港中文大學劉遵義:太多人研究同一課題是資源浪費
通脹達標美聯儲維持加息路徑 6月加息為大概率事件

TAG:21世紀經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