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親子閱讀時,父母容易犯的錯

親子閱讀時,父母容易犯的錯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孩子完整知識體系的構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工作多麼繁忙,很多家長總會抽出時間陪孩子讀書。

能夠做到親子共讀就是好事,但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閱讀,還是有講究的!下面我們就以繪本閱讀為例,請家長們比照看看,自己採用的是哪種做法?

1

有些人這麼做:講幾句就停下來問孩子

更好的做法:講完整個故事再問孩子

「媽媽講的這段內容,你明白了嗎?」

「你在聽我講嗎?我剛才講到了哪裡?」

當家長在講繪本故事的時候,孩子在認真地聽,試圖記住故事的內容。這時候家長如果停下來提問,就會打斷孩子的思路,讓孩子更不容易記住了。

所以,建議家長們講完一個故事後,再向孩子提問,這樣孩子能記住的就會多,故事也會記得更完整哦!

2

有些人這麼做:讓孩子隨時提問

更好的做法:給孩子安排好提問時間

「媽媽,螞蟻為什麼會上樹?」

「媽媽,貓一定要吃掉老鼠嗎?」

很多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總會提出一堆問題,不停打斷家長。這種情況下,家長如果停下回答孩子的問題,就會影響到講故事的節奏;可如果置之不理,則會打擊到孩子的積極性。

遇到這樣的好奇寶寶,家長們不妨提前給約定好提問的時間;當孩子有疑問時,不妨先讓孩子記下來,一會再問。當然,如果家長覺得確實有必要,影響到孩子的好奇心或後續的理解,也可以靈活掌握先回答問題~

3

有些人這麼做:天天換花樣讀

更好的做法:根據孩子年齡段選擇閱讀方式

家長們給孩子買繪本的時候,通常一買就是一套,少則幾本,多則幾十本。然後,家長們每天給孩子換一本新書讀。

其實,3歲以下的孩子接受能力比較弱,讀一遍也許不會完全理解。這種情況下,家長們不妨將一個故事反覆多講幾遍,直到孩子提出更換新的故事。

3到6歲的孩子接受能力強,聽一遍都懂了,總想聽新的故事。這種情況下,家長們不妨天天換著花樣讀,多本一起讀,孩子也會越聽越開心。

4

有些人這麼做:用有聲繪本代替父母讀

更好的做法:父母讀或者父母+有聲繪本的形式讀

現在市場上,有聲繪本越來越多,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父母的親子閱讀壓力。

但是,這些工具可不能完全代替父母給孩子親子閱讀,因為它缺少閱讀時雙方的情感溝通和親密互動。

親子閱讀最好還是父母親自讀。忙碌的家長們不妨將有聲繪本和真人朗讀有機結合,可以安排孩子每周的一半時間聽有聲書,一半時間聽父母讀。

5

有些爸爸這麼做:不參與親子閱讀

更好的做法:父母一起或輪流參與親子閱讀

很多家庭中,媽媽們是親子閱讀的主力軍,爸爸們則基本上不參與。

其實,每個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媽媽的陪伴,也需要爸爸的陪伴。父母一起或輪流陪伴孩子閱讀,可以讓孩子更能感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對閱讀的重視。這樣,孩子才能更快地愛上閱讀。

瞧,在大頭兒子家中,小頭爸爸可是親子閱讀中的主力。他講的故事繪聲繪色,精彩極了,每次都能獲得大頭兒子的點贊。

親子閱讀是一項需要家長們用「心」去做的長期工作。希望每個孩子在親子閱讀中,都能體驗到更多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少兒 的精彩文章:

飯菜清淡孩子就不會鈉過量?錯!這些食物中的「隱形鹽」,高得嚇人

TAG:央視少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