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脫髮竟然也與腸道菌群失衡有關?

脫髮竟然也與腸道菌群失衡有關?

腸道菌群在宿主的胃腸道生理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除了對腸道的重要作用外,越來越多的證據也表明腸道菌群也有助於腸道以外的部位的生理調節,包括肝臟、肺、皮膚和大腦,腸道菌群的破壞可能導致這些部位的疾病惡化。

圖片來自網路

腸道菌群的代謝功能對於維持宿主的體內平衡至關重要。生活在消化道內的微生物的基因可以編碼一些人類宿主所缺乏的消化酶,從而為宿主的體內平衡提供必需的微量營養物質,比如維生素K、維生素B12、生物素、煙酸和葉酸等等。腸道菌群失調會擾亂其代謝功能,從而進一步導致宿主的代謝功能障礙。

生物素,又叫維生素B7,是一種水溶性的B族維生素,是一種高度依賴於細菌產生的營養物質。生物素是人體健康的必需營養素,尤其是皮膚健康,而生物素缺乏與一些嚴重的皮膚問題有關,包括脫髮。

生物素缺乏可由多種因素誘發,包括導致生物素酶缺乏的生物素酶基因多態性、長期使用某些抗驚厥藥物、腸道吸收障礙、炎症性腸病(比如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以及過量生雞蛋清的攝入等等。

圖片來源:全景網

妊娠期婦女即使在正常的膳食生物素的攝入的情況下也會出現輕度的生物素缺乏,而生物素缺乏在嬰兒中也相當常見。由於哺乳動物缺乏合成生物素所需要的酶,因此,它們所需要的對宿主生理至關重要的生物素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到它們的飲食和腸道菌群的調控。

之前有研究表明,飲食中缺乏生物素的無菌小鼠會出現輕度脫毛。所以,研究人員想知道腸道菌群失衡是否是其背後的原因。

腸道菌群失衡和生物素缺乏引起脫髮

2017年8月,來自日本慶應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表在《Cell Report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了腸道菌群與脫髮之間的聯繫。

圖片來源:Cell Report,2017.

研究人員認為腸道內產生生物素的細菌和分解生物素的細菌之間的差異決定了將有多少遊離的生物素可以用於皮膚、毛髮和指甲的發育。

當研究人員給實驗小鼠餵食含有生物素或沒有生物素的食物時,並沒有觀察到脫毛現象的發生。

然後,研究人員又重複了這個實驗,只是這次給小鼠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抗生素萬古黴素的處理來破壞其腸道菌群的平衡。這一次,正如他們所預料的那樣,研究人員觀察到了類似於無菌小鼠一樣的輕度脫毛。

圖片來源:Cell Report,2017.

那麼,萬古黴素處理後小鼠的腸道細菌到底發生了什麼呢?研究人員發現經過萬古黴素處理後,小鼠腸道中一種叫做鼠乳桿菌(Lactobacillus murinus)的細菌數量顯著增加了。由於這種細菌缺乏產生生物素的能力,因此,它可能是引起小鼠生物素缺乏並導致脫毛的可能原因之一。

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一觀點,研究人員使用無菌小鼠重複了這一實驗。當研究人員給無菌小鼠補充鼠乳桿菌後,發現小鼠的脫毛現象變得更加嚴重了,小鼠幾乎變得全身光禿。

圖片來源:Cell Report,2017.

但是,如果給正常小鼠和無菌小鼠餵食含有正常生物素水平的飲食,同時添加鼠乳桿菌,這些小鼠一點也不會發生脫毛現象。通過給小鼠直接注射生物素也可以有效的防止脫毛現象的發生。

這項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失調可能通過消耗腸道內的生物素而促進脫髮的發生,並為了解腸道菌群與皮膚疾病之間的以前未知的聯繫提供了基礎。腸道細菌和飲食對脫髮的這種影響,為治療脫髮提供了新的機會,或許可以通過調節腸道菌群的組成來實現。例如,我們或許可以通過益生菌或益生元的膳食補充劑,用來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或者抑制那些已知的可導致脫髮的分解生物素的細菌的生長。

圖片來源:Cell Report,2017.

益生菌可促進毛髮再生

其實,早在2013年,一項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的研究就報道過益生菌可促進小鼠毛髮的生長。

研究發現給壯年期的小鼠服用含有益生菌的酸奶,7天後就會發現小鼠的毛色發亮。不僅如此,在老年期再次觀察發現,吃益生菌酸奶的小鼠不僅發色發亮而且其發生偶發性斑禿和皮炎的頻率要遠遠低於對照組。更有趣的是,當把小鼠耳後的毛剃掉一塊後,吃酸奶和純的益生菌的小鼠毛髮再次生長並覆蓋皮膚的速度要明顯快於不吃益生菌的對照小鼠。

圖片來源:PLoS One,2013.

這項研究並沒有研究補充益生菌和生物素產生之間的關係。其作用方式似乎是通過促進毛囊的生長。不論是雄鼠還是雌鼠在服用益生菌之後,其真皮層會增厚,皮下處於生長期的毛囊數目會顯著增加,而且皮脂腺細胞及其增殖能力都大大增強。所以,小鼠在服用益生菌後表現出了極強的毛髮生長能力。

在動物界,雄性出現斑禿和脫髮的頻率要遠遠高於雌性。老年雄性小鼠吃了含益生菌的酸奶後,其總的毛囊的周期分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正常的小鼠頭部表皮下,主要是處於靜止期的毛囊,但是益生菌可以改變這種分布,使得處於生長期的毛囊佔到總毛囊數的70%。

圖片來源:PLoS One,2013.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研究結果也能夠在人體內得到證實。腸道菌群及其代謝或許真的是導致脫髮等皮膚問題背後真正的根源,腸道菌群或許也將成為治療脫髮問題的潛在靶點。

參考文獻:

Hayashi, A., et al. (2017). "Intestinal Dysbiosis and Biotin Deprivation Induce Alopecia through Overgrowth of Lactobacillus murinus in Mice." Cell Reports 20(7): 1513-1524.

Levkovich, T., et al. (2013). "Probiotic Bacteria Induce a "Glow of Health"." PloS One 8(1): e5386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菌情觀察室 的精彩文章:

小炎症大問題,別讓慢性炎症害了你
益生菌或將成為運動營養的新寵

TAG:菌情觀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