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快停手!這5個習慣會讓孩子患上學習中的致命頑疾,甚至抑鬱!

快停手!這5個習慣會讓孩子患上學習中的致命頑疾,甚至抑鬱!

看看生活中有沒有這種人

我們常常在生活中聽到有人會說以下的話。

孩子們會說:

我不適合念英語,不管我怎麼努力,我都學不好。

數學太難了,我沒有這個天賦。

我本來就學不好,你幹嘛要一直逼我?

年輕人們也會說:

寒門難出貴子的,我沒能成材可能不完全怪我。

我沒辦法「拼爹」,所以我不可能成功的。

以上的喪氣話是不是既熟悉又聽著生氣?恨鐵不成鋼。碰到上面這種人,我們可能都會將一個詞——沒出息或是懦弱。

但,這背後還是有原因的,那就是這些人在成長階段就染上了學習上的頑疾——「習得性無助」。

學習的頑疾就是它

習得性無助是指人或者動物,因為經歷過一些不愉快和痛苦的經歷,而自身無法解脫,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時,認為自己也無力擺脫或戰勝。

這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這種現象放到學習上來說就是:由於過去學習過程中的失敗和不愉快經歷,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激情和動力。並且,把學習不好的原因歸結為外界,環境不好、城市不好、父母不好、老師不好……

這些習慣,可能會害了孩子

當然,習得性無助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發生的。每個孩子在學習生涯的初期,都是充滿這好奇心,對學習充滿著熱情,當爸媽的也都希望孩子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優秀。但在實際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的一些做法和習慣,卻無意間不斷地將孩子推向「習得性無助」的深淵。大家都可以看看以下這些做法你有沒有。

01

教授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知識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一條十足的毒雞湯。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在上學時能夠先人一步,過早地將更高階的知識灌輸給孩子,並且擅自設置目標,完全不管孩子的能力發展水平。

孩子們自然無法完成這類目標,並且在每次儘力之後,體會到的只有失敗,自然倍受打擊。如此一來,孩子的精神狀態自然越來越糟糕。因此,家長們千萬要跟著孩子的能力發展水平來安排孩子的所學,讓孩子盡量完成「踮一踮腳,跳一跳」就能達成的任務。讓孩子多多體會「勝利」的感覺,勝利的喜悅是成功的重要動力。

02

無理地對孩子用武力或語言暴力

有的父母,一遇到事就大聲責問、甚至動手打孩子,孩子怯於家長憤怒、扭曲的面孔和暴力言語的權威,只能選擇沉默。時間長了,會形成內向、封閉、少言寡語性格。

孩子難免會犯錯,家長打罵孩子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問題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然後被打了,孩子肯定心理很迷惑。心裡想的是:你只是想打我而已。也並不會吸取教訓。打罵只會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更大的傷害。孩子被打心上的花兒自然枯萎了,更容易喪失前進的動力與自信。

03

不讓孩子哭

事實上,哭泣是人類自我療愈的康復過程。但是很多人卻沒辦法接受孩子的哭聲,又吵又煩,哭的時候還無法溝通,簡直是成年人最頭疼的事情。

尤其是對男孩,很多家長會說,男孩子,不許哭,沒出息等等的話來阻止他哭泣。殊不知,讓孩子成為男子漢,並不是靠壓抑他的情緒就能實現,學會讓他認識到必須堅強,有擔當才是最緊要的。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負面情緒長期得不到發泄和緩解,自己的情緒也得不到接納,必將一步一步走向抑鬱。因此,孩子如果想哭,就讓他哭吧。

04

大量的負面暗示

很多父母有口頭禪或者是謙詞,經常有意無意在外人或孩子面前,說自己孩子笨,太笨、笨蛋等。殊不知道,父母對孩子的用語和措辭,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其實,說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頭禪。有些家長可能並沒有意識到壞處,說起時甚至帶著愛意。

可是,孩子的年齡尚小,無法分辨家長更深一層的含義,他們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時,父母在親戚、朋友面前表現謙虛,「我兒子腦袋瓜子不行,很笨的。」「這孩子學習可費勁了。」

整天被高頻率的負面暗示所淹沒,孩子怎麼能不相信自己「真的很笨」?

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美好未來,父母應該多克制自己不好的情緒和行為習慣,陪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營造一個正面、健康、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讓孩子遠離「習得性無助」。

同時,小雨媽也知道。很多父母也是「習得性無助」的受害者,在自身成長的過程中遭遇了許多難題,倍受打擊。就像王菲歌詞中的「害怕悲劇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麗的東西我越不可碰。」開始相信命運,不再樂觀。小雨媽要說的是,做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自身也應該戰勝這個困擾,去嘗試,去體會。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我們勇敢地戰勝了自己,那麼積極健康的態度一定能打動孩子。

各位爸爸媽媽,相信你能做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最近「抑鬱症」這三個字非常火爆
你知道「微笑抑鬱」嗎?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