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易學哲學思維的多級化發展

易學哲學思維的多級化發展

易學哲學思維的多極化發展

春秋戰國這五百年歷史,是中國社會由奴隸制到封建制大轉折大變化的時期,是中華民族各種學術思想文化大辯論、大發展的時期,真正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活躍局面。

在這期間,與易學哲學思維中的陰陽學說得到長足發展的同時,五行學說也在幾千年前已經萌芽的基礎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出現了鄒衍等人為代表的五行學家、五行學派。將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相結合,用以闡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體自身

臟象、經絡,如何防病、治病的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學術界一般都認為其成書於戰國時代。從《黃帝內經》一書中,看其作者用陰陽五行學說解說天體運行、地球上氣候變化以及人類社會、人體疾病發生、發展、治療、保健等等一切問題的透徹、熟練程度,可以推想,陰陽五行學說幾乎已經成為當時所有人的哲學思維方式。由此推理,我認為,以易學陰陽八卦為基礎,結合河圖洛書、天干地支、五行學說,後來被歸人易學數術類的大部分東西,如太乙術、六王術、奇門術、占星術、相人術、相地術(後來叫風水或堪輿)等等,均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萌芽成形成。可以佐證這一點的還有,本來是成書於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卻託名黃帝與歧伯對話,把中醫研究的這些成果一律上溯到黃帝時代,把功勞歸於黃帝或其大臣,真正的作者卻隱姓埋名。這種著書的特點,在太乙術、六壬術、奇門術、占星術、相人術、相地術等等著作中,幾乎一模一樣,無一不託名黃帝,都說這些數術產生於黃帝時代,是黃帝或其大臣完成的。

到漢代,雖然出現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學術局面,孔子及其弟子所寫的「易傳」成為《易經》的一部分,但董仲舒更把陰陽五行學說發展到極致,用五行相生相剋來論證歷史的發展、朝代的更替,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進一步走向極端,提出「天人感應」學說,把天體運行、自然界中一切異常現象都與人事社會的得失興衰聯繫起來。使易學進入了封建迷信的泥潭。在漢代,象數易學得到了窄前的發展,甚至走過了頭,一直到晉代出現了王弼掃象,以糾其偏。但將五行學說納人易學研究之中,卻是當時的普遍現象。其中易學家京房,根據爻變學說,將(易經》六十四卦的次序重新進行了排列,分成八宮,安上世、應,將天干地支納入六十四卦,又配上五行六親,以此構成的所謂納甲簽法,比起(易經》以卦爻辭為主來占斷的古簽法有了更多的邏輯推理的依據,避免了古簽法的隨意性和主要依靠靈感思維的弊端,使易佔有了更多的規範性、穩定性、可操作性。再加上以五銖錢代替蓍草,簡化了起卦的方法程序,故而歷經唐、宋、元、明、清,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易占的一種主要方法。

與此同時,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其他數術,如太乙術、六壬術、奇門術、占星術、相人術、相地術等等,都進一步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不僅在《漢書·藝文志》中有明確記載,解放後在安徽阜陽縣雙古堆出土的「太乙九宮占盤」等出土文物,也證明了這一點。這些數術的共同特點,都是以易經八卦為基礎,將河圖、絡書、天干地支、陰陽五行等符號納入自己構築的象、數、理、占模型之中,綜合運用邏輯思維、形象思維和靈感思維這三種思維方式,以達到「斷天下之疑」、趨吉避凶、指導人們行為的實用目的。其中以人的出生時間的天干地支來推導人的命運的所謂·八字算命術」,相對來說,與(易經》的距離較遠,它的思維模之中,沒有八卦的概念,也沒有河圖、洛書。但其陰陽概念來著於易學,也是確定不移的。孔子在《繫辭傳》中講的「一陰一陽之謂道」和「樂天知命故不憂」等等思想,恐怕已經是「算術」的濫觴了。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日書》,說明戰國時代也同樣是八字算命術的萌芽時期。但「算命術」比起其他易學數術來,成熟要相對晚得多。到唐代李虛中以人出生的年月日的干支為依據,以陰陽五行生剋理論來推斷一個人一生的命運,才使算命術初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但還只有「六個字」。直到唐末五代人徐子平又加上人出生時辰的干支,才使「八字算命術」趨於完整和成熟。後經宋、元、明、清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成為流傳至今的所謂「四柱命理學」。

總之,以易經的陰爻、陽爻、八卦符號為基礎,以太極圖、河圖、洛書等圖象數理為依託,以記年、記月、記日、記時的天干地支六十花甲子符號為經線,以金、木、水、火、土五行關係學說為緯線,幾千年來的易學研究,構成了龐大的易學文化體系,包括義理和象數兩大流派,「學」和「術」兩個方面,並滲透到幾千年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不可避免地也滲透到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思維體系之中。如果說,易學的哲學思維體系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哲學思想的主體,乃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思維科學,恐怕並不為過。

在今天,在世界變成「地球村」,東西方文化日趨交會融合的情況下,我們理所當然的,應從整體上研究中華民族傳統的思維科學——易學哲學體系,並且應該不局限於「學」的方面,應該連「術」的方面一起來進行研究,取其精華,棄其槽粕。就連現在的西方國家也在研究我們先賢流傳下來的易經,中國的易經被西方稱為《東方的天數》,由此可見我們中國流傳下來易學的深奧性與研究性很是不一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洪涯先生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的人八字相同而命運卻不同
壬騎龍背格與戊戌流年

TAG:洪涯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