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古代十四大名醫之祖,李時珍第十二,華佗第五,第一當之無愧

中國古代十四大名醫之祖,李時珍第十二,華佗第五,第一當之無愧

14

第十四:《醫宗金鑒》總修官:吳謙

吳謙(1689-1748年),字六吉,清朝安徽歙縣人。清雍正、乾隆年間的宮廷御醫,曾任太醫院右院判。作為御醫,吳謙經常隨侍於皇帝身邊。有一次乾隆患了感冒,吳謙、陳止敬等御醫精心調理,使乾隆帝很快就痊癒了。吳謙等因而受到了嘉獎。後乾隆讓太醫院院判制定一本醫術,而《醫宗金鑒》就是乾隆御制欽定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90卷,是我國綜合性中醫醫書最完善簡要的一種。

13

第十三:中國溫病學奠基人:葉天士

葉桂(1666-1745),字天士,號香岩,別號南陽先生。江蘇吳縣(今蘇州)人。祖籍安徽歙縣,其高祖葉封山從安徽歙縣藍田村遷居蘇州,居上津橋畔,故葉桂晚年又號上津老人。葉桂是清代著名醫學家,四大溫病學家之一,為中國溫病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葉天士的《溫熱論》,是學習溫病學說的必讀書。葉天士還留下了不少的醫案記錄,他十分善於使用輕靈短小的方子治癒嚴重的疾病,這是中醫達到很高境界的時候才能做到的所謂「四兩撥千斤」的高超醫術。

12

第十二:葯聖——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皇家太醫院判,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參考歷代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於明萬曆十八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所載藥物共1758種,被譯為日、法、德、俄等國文字。

11

第十一:「滋陰派」的創始人:朱震亨

朱震亨(1281~1358年),字彥修,元代著名醫學家,婺州義烏(今浙江金華義烏)人,因其故居有條美麗的小溪,名「丹溪」,學者遂尊之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

朱震亨醫術高明,臨證治療效如桴鼓,多有服藥即愈不必複診之例,故時人又譽之為「朱一貼」、「朱半仙」。力倡「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申明人體陰氣、元精之重要,故被後世稱為「滋陰派」的創始人。他先習儒學,後改醫道,在研習《素問》、《難經》等經典著作的基礎上,訪求名醫,受業於劉完素的再傳第子羅知悌,成為融諸家之長為一體的一代名醫。

朱震亨以為三家所論,於瀉火、攻邪、補中益氣諸法之外,尚嫌未備滋陰大法。力倡「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創陰虛相火病機學說,申明人體陰氣、元精之重要,被後世稱為「滋陰派」的創始人。與劉完素、張從正、李東垣並列為「金元四大家」,在中國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弟子眾多,方書廣傳,著有《格致餘論》、《局方發揮》、《丹溪心法》、《金匱鉤玄》、《素問糾略》、《本草衍義補遺》、《傷寒論辨》、《外科精要發揮》等。

10

第十:法醫之祖——宋慈

宋慈(1186-1249),字惠父,建陽(今屬福建南平)人,與理學大師朱熹同鄉,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縣,唐相宋璟後人,南宋著名法醫學家,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是宋慈於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鑒定學」,因此宋慈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在他一生二十餘年的官宦生涯中,先後擔任四次高級刑法官,後來進直寶謨閣奉使四路,也是「皆司皋事」,可見宋慈一生從事司法刑獄。長期的專業工作,使他積累了豐富的法醫檢驗經驗的心得。宋慈平反冤案無數,他認為「獄事莫重於大辟,大辟莫重於初情,初情莫重於檢驗」 (出自《洗冤集錄》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文著。

9

第九:兒科之祖——錢乙

錢乙(1032-1117),字仲陽,宋代東平鄆州(今山東鄆城縣)人,是我國宋代著名的兒科醫家。錢氏治學,當初先以《顱囟方》而成名,行醫兒科,曾治癒皇親國威的小兒疾病,聲譽卓著,被授予翰林醫學士。曾任太醫院丞,在多年的行醫過程中,錢乙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成為當時著名醫家。《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錢乙幼科冠絕一代」,言不為過。其一生著作頗多,有《傷寒論發微》五卷,《嬰孺論》百篇,《錢氏小兒方》八卷,現僅存《小兒葯證直訣》三卷,其他書均已遺佚。

錢乙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個著名兒科專家錢乙撰寫的《小兒葯證直訣》,是中國現存的第一部兒科專著。它第一次系統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展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後人視《小兒葯證直訣》為兒科的經典著作,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

8

第八:千古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541-682),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藥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藥王」。

孫思邈少年好讀,天資聰明,7歲的時候,就認識一千多字,每天能背誦上千字的文章,據《舊唐書》載,西魏大臣獨孤信對孫思邈十分器重,稱其為「聖童」。18歲時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到了20歲,就能侃侃而談老子、莊子的學說,精通道家典籍,被人稱為「聖童」,開始為鄉鄰治病。

孫思邈不僅精於內科,而且擅長婦科、兒科、外科、五官科。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

孫思邈一生勤於著書,晚年隱居於故里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五台山(藥王山)專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嘗釋卷。唐永淳元年(682年),孫思邈與世長辭,享年141歲。

7

第七:預防醫學的倡導者:葛洪

葛洪(284-364),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是預防醫學的介導者。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肘後方》等。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症侯及診治。「天行發斑瘡」是全世界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其在煉丹方面也頗有心得,丹書《抱朴子·內篇》具體地描寫了煉製金銀丹藥等多方面有關化學的知識,也介紹了許多物質性質和物質變化。

6

第六: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約150~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南陽)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曾任長沙太守。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5

第五:外科之祖——華佗

華佗(約145年-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少時曾在外遊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

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 、「外科鼻祖」。被後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

4

第四:針灸鼻祖——皇甫謐

皇甫謐(mì)(215年-282年),幼名靜,字士安,自號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縣(今甘肅省靈台縣)人,後徙居新安(今河南新安縣) 。三國西晉時期學者、醫學家、史學家,東漢名將皇甫嵩曾孫。他一生以著述為業,後得風痹疾,猶手不釋卷。晉武帝時累征不就,自表借書,武帝賜書一車。其著作《針灸甲乙經》是中國第一部針灸學的專著。總結了晉以前的針炙學成就,在針灸學史上,佔有很高的學術地位,後世稱之「針灸鼻祖」。摯虞、張軌等都為其門生。其實,除此之外,他還編撰了《歷代帝王世紀》、《高士傳》、《逸士傳》 、《列女傳》、《元晏先生集》等書。在醫學史和文學史上都負有盛名。

3

第三:脈學介導者——扁鵲

扁鵲(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居中國古代五大醫學家之首。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

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扁鵲善於運用四診:望聞問切。尤其是脈診和望診來診斷疾病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

2

第二:針灸之祖——黃帝

黃帝(前2717年-前2599年),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 ,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醫學等。現存《內經》即系託名黃帝與歧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此書治療方法多用針刺,故對針刺的記載和論述亦特別詳細,對俞穴和刺闔、刺禁等記錄較詳。

1

第一:葯祖、五穀先帝——神農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別號朱襄 ,是華夏神農太古三皇之一的地皇,遠古傳說中的太陽神。又稱神農氏,中國上古人物,有文字記載的出現時代在戰國以後。被世人尊稱為"葯祖"、"五穀先帝"、"神農大帝"等。

他是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他教人醫療與農耕,掌管醫藥及農業的神只,能保佑農業收成、人民健康,更被醫館、藥行視為守護神。神農氏曾跋山涉水,嘗遍百草,找尋治病解毒良藥。《神農本草經》即是依託他的著作。神農-葯經是中國中草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藥物學理論和配伍規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被譽為中藥學經典著作。因此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它是醫生和藥師學習中藥學的教科書,也是醫學工作者案頭必備的工具書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功與修悟 的精彩文章:

一生大富大貴、不用父母操心、有情有義的生肖有哪些?
宋江為什麼要架空晁蓋?因為晁蓋做了一件事,寒了宋江的心!

TAG:成功與修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