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當媲美「算命」的科學技術橫空出世之時,那些堅守的世界觀還好嗎

當媲美「算命」的科學技術橫空出世之時,那些堅守的世界觀還好嗎

其實,對於世界上所有曾經文明高度發達過的地方,算命占卜,預測未來這件事情是經久不衰,迷人而刺激到不堪入目。

人人都有渴望未來的渴求知道未來,其實很多都是職業忽悠者的營生。

到底有沒有知道未來這件事情,大則知道天體的運行周期,中則知道國家地區的興衰,小則知道一個人的命運,會不會升官發財,有什麼禍福,一般人們嚮往的都是什麼時候有好事發生,但是事物發展是周期性的,跌宕起伏,波浪形的,螺旋式的,甚至周期性的。

職業的算命人士,已經形成一種嚴密的話術,就是無論任何情況都可以套用的萬能話術公式,很多人,藉此來否定算命這種事情,更是對未來可知論,不屑一顧。

其實,有一件事情,就是算命行業的試金石,就是身體疾病的發展規律,人的禍福,開心不開心,很難有個度,但是生老病死,什麼時候生,什麼時候生病,什麼時候是健康的身體。

這樣的事情,無論中醫西醫都不能扯皮的,病了就是病了。

而一個人身體不舒服,一般是裝不出來的,現代的醫療儀器也很先進,各項指標的數據,都顯得清清楚楚。比如喝酒的人酒駕了,測試酒精是很簡單的事情,肝炎腎炎,驗驗尿就知道結果了。

中醫把脈,看氣色,觀察大小便,也知道這個人會不會生病,口臭不臭,身體是不會說謊的,雖然嘴巴很會表達。

既然,客觀的了解一個人現在的健康狀況,不是問題,那麼,預測人體未來的健康發展趨勢,壽命、死期、死因,包括在幾歲時患哪一種疾病的概率、壽命有多長、死於某種疾病的概率等等,現在的醫學水平可以實現嗎?

如果你知道一種基因測序的技術,你就不會問這個問題了?

順便把答案告訴你:完全能夠!90%上的準確率不是問題,一般而言,一個算命的忽悠準確率有六成加上上成熟的話術系統,可以稱神一方。

而基因測序科學技術這樣嚴謹的科學工作,是不需要話術的,眾所周知,科學精神是非常非常的嚴謹的。

就在2000年6月26日,美國總統柯林頓和英國首相布萊爾,在白宮和唐寧街同時宣布:「人類基因組」草稿已經完成。到2006年,人類23條染色體的測序工作全部完成。

經過十多年的長足發展,,「人類基因組」已經成為一個進入公眾話語的辭彙,應用場景,正在一步步的如1997年的那部科幻片《千鈞一髮》一樣。

影片通過假想的故事提出了一個致命的問題——基因歧視。如果基因檢測真的能夠將每個人的上述致命隱私一覽無餘,那麼這些還能夠成為隱私嗎?誰又有權知道這些隱私?

如果一個人基因檢測的信息表明他未來易患病或短壽,那他將在求學、求職、求偶、晉陞、貸款、投保,醫療,社會福利……等等各種現代社會無法避免的事情上備受歧視!

公司為何要錄用一個「30歲時患心臟病的概率為70%」的人?銀行將拒絕他的貸款申請,保險公司將要求他的保險金額比其他人高許多倍,更別說戀愛結婚了。這個人的一生將暗無天日。

影片中甚至假想的通過基因干預生育優秀兒童,自然是基因歧視的一部分,或者可視為基因歧視的發展。影片沒有想像這種干預如何實施。

如果是一種非常昂貴的服務,那必然只有富人才能享受,這當然會使社會劇烈分化——「精英」們才有條件生育出下一代「精英」,繼續進入統治階層;社會下層的「瑕疵人」享受不起這種服務,就只能繼續生育「瑕疵人」,永遠留在社會底層。這將毫無公平可言。

當大家還沉醉在影片的場景中,感覺到我們就是局外人一樣。

而影片中的場景,正在悄然的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一個保險公司,不利用基因技術,將是一個愚蠢的話題,精算師,很容易就算出,因為這個愚蠢,每年賬目上損失的天文數字。

如果基因可以提前截斷,改良,那麼擁有條件的富人階層,不去享用這項技術,而只會把錢花在哈韓和整容上。你難道不覺得這樣的富人太愚蠢了嗎?

環顧四周,基因技術已經是一個時髦的話題,同時,它在幫我們了解未來,等等,也在幫我們提前展示隱私對吧?

商業上的對手,通過基因數據,輕而易舉的知道他的競爭對手什麼時候會突發心臟病,什麼時候會承受不足心臟的壓力,這個後果,有多可怕。

獲取的事情如此簡單,他喝過的咖啡,他用的面巾紙,去過的衛生間,甚至他的氣味,唾液,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就知道全部基因圖。

還記得奧巴馬喝水的那個一次性口杯嗎,才不會亂丟的呢,要講文明講禮貌,要環保,對吧。

說了半天,大概可以肯定一個事情,我未來的健康情況,健康趨勢,將可以提前預知。

準確來說,早已知道了,他們的數據已經靜靜的躺在世界上的某個高速硬碟裡面,很可能,你自己才是不知情的人。

等等,緩一下,這樣說預測未來是可以實現的,不是迷信,是科學實現的?

是的,有一個基因測序技術,還有一個叫做大數據,夠科學范吧。

好了,別去想那些迷信的事情了,與你的未來可知不可知,是互相獨立的兩件事,你認為你更應該關心哪一件呢!

後院都起火了,還糾結人家的耍猴翻跟斗動作不到位。

好不容易觸及的起跑線,變成了一曲悲壯的旋律,跌宕起伏,也許人家夸父追日,而我們要追起跑線。

本文由隱士申子源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隱士申子源 的精彩文章:

《Science》文章部分證實了中醫肺與大腸相表裡的理論,讓人敏感
史前文明可能存在,一個文明周期大概十二萬年

TAG:隱士申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