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董明珠再次霸氣回復與雷軍「10億賭局」:我預備了50個億!

董明珠再次霸氣回復與雷軍「10億賭局」:我預備了50個億!

在最新一期吳曉波《十年二十人》中,董明珠再次被問到與雷軍10億賭局。她表示這個決策她不可能做錯,「我預備了50個億投進去,我企業一樣不影響健康發展,那有什麼不能去賭呢。」

10億豪賭

故事開始於2013年。創立小米僅3年的雷軍在央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曾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打賭稱, 5年內如果小米的營業收入擊敗格力,董明珠就輸給自己1塊錢。

但董明珠在現場強硬地懟回去說,1塊錢不要提了,「要賭就賭10個億」。

而賭約中的「五年後」,正是2018年。5月3日,小米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書,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小米營收突破千億,達到1146.25億元,同比增長67.5%。

雖被稱為「阿里之後的最大科技股」,但不得不面對的是,格力2017年營收仍高出小米336.61億元。

格力財報顯示,2014年至2016年期間,格力電器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77.45億元、1083.03億元、1377.50億元,除2015年略低於千億營收外,其他均保持在千億以上,2017年更是接近1500億元。

謀求多元化

上市前,「小米到底值不值千億美元」成為了科技圈最大的爭議所在。有基金經理表示,他們不會買入小米IPO發行的股票,因為中國的硬體公司都面臨低利潤率、惡性價格戰和消費者品牌忠誠度低的問題。

然而,小米招股書顯示,其營收來自4個業務板塊,分別是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及其他。其中,2017年來自智能手機業務的收入為805.63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為70.3%。

在官網,小米自稱為一家專註於高端智能手機、互聯網電視以及智能家居生態鏈建設的創新型科技企業。

雷軍更是在各大演講及發布會中反覆強調,小米不是單純的硬體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儘管硬體是我們重要的用戶入口,但我們並不期望它成為我們利潤的主要來源。」

但相比之下,格力主營業務較為單一。格力電器2017年財報顯示,空調業務年營收超過1234億元,在總營收中佔比高達83.22%。

不過,格力仍保持了空調業務營收同比40.1%的高速增長。且格力一季度報顯示,2018年一季報,格力實現營收395.6 億元,同比增長33.3%,高於券商給出的全年營收同比增長20.16%的數據,發展勢頭良好。

除此之外,格力引起熱議的「不分紅」決定正是因為董明珠對未來多元化業務的布局。她表示,「格力今年不分紅,我們將留存資金將用於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新產業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

誰是贏家?

「再過一兩年格力就輸了」。2014年年底,雷軍在央視財經《對話》節目中表示,傳統企業都是10%左右的增長率,而互聯網剛開始是玩命150%甚至200%地增長。

董明珠也毫不示弱,她執掌格力只用了一年時間,將格力帶入第一個千億時代。彼時,阿里巴巴重金投資的海爾,正在兇猛的搶奪空調市場。

這一年底,董明珠悄悄地醞釀出一個果實——格力商城上線,格力線上渠道全面開鋪。一直堅守傳統製造與銷售模式的董明珠,試圖擁抱互聯網。

2018年,再次向智能家居張開懷抱,並表示,格力電器去年銷售額增長了400多億,今年也會有很大的目標。

基於此,在白紙黑字的財務數據面前,「雷軍將大概率輸給董明珠」成為了業內預判的主基調。但更多人只看到了格力當下·的大幅碾壓,卻忽視了一個事實:這場賭約,從第一開始,就是一場不公平的遊戲。畢竟下注之時,格力的銷售額已突破1200億元,而彼時幼兒期的小米營收只有316億。縱使互聯網紅利再高,雷軍面對差距近四倍的起跑線,似乎也無力回天。

當然,此時依舊有投資人認為,「小米的光環再大,也是Apple或Google的模仿者,現在曝出來的營收與估值過高,特別是市盈率數字是過高的。」

但不可否認的是,雷軍對中國手機、乃至互聯網業造成的影響可謂是顛覆性的。」雷布斯「並非浪得虛名。因此,理智的米粉會說,「你可以瞧不起小米,但你不能瞧不起雷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從巨虧3.2億到身價過百億,他發誓一輩子不坐賓士
薛蠻子、陳偉星、佟麗婭,揭秘區塊鏈泡沫背後的三類人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