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想要元氣滿滿?那就來份炒飯!

想要元氣滿滿?那就來份炒飯!

丨「嘿,蛋炒飯,最簡單也最困難」

-風物君語 -

昨天說了揚州

今天我們來關心一下炒飯

炒飯是最普通的家常飯之一

無分南北

一碗炒飯總是少不了的

隨心搭配,豐儉由人

蔡瀾先生說:

「炒飯的精神:是種最簡單的充饑烹調」

其實

簡簡單單的炒飯

能牽扯出無數個故事

炒飯,是除了米飯和粥之外最常見的大米吃法。

炒飯實在是太簡單了,基本上家家都會做。在家裡,炒飯更多的是對剩飯的再加工。食材簡便易得,製作方法也不難,炒飯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廚藝初學者下廚做飯的首選之一。但是,簡單不代表能輕易做好,如何能得到一碗稱心如意的炒飯呢?

1

蛋炒飯,萬變不離其宗

蛋炒飯絕對是炒飯中的基本款。

唐魯孫先生寫過,以前大戶人家招廚子,一定要考三道菜:雞湯、青椒肉絲、蛋炒飯。如果能把這人人都吃,甚至人人都會做的菜做到出類拔萃,那這個廚師的水平絕對不會差。

最早的蛋炒飯愛好者是隋朝的越國公楊素,隔三差五就要吃上一頓,還把它叫做「碎金飯」,畫面感可以說是非常強了。究竟誰是第一個發明蛋炒飯的人?誰也不知道。我們只要知道它好吃就夠了。

蛋炒飯全國各地都吃,做法也不一而足。有人先炒飯,有人先炒蛋,還有人把米飯和蛋液攪拌均勻再一起下鍋。較起真來,論戰激烈程度可能要超過甜咸黨的針鋒相對。炒飯無論怎麼炒,一定要炒得粒粒分明。可以事先把飯捏松,熱鍋冷飯,看著米粒在鍋里跳動,噼啪作響,再下蛋液,快速兜勻,簡單調味,就是最基礎的蛋炒飯了。

《嚮往的生活》中何炅的何氏炒飯

圖/視覺中國

蛋炒飯當然也可以加更多配料。蔥花可以,青豆可以,火腿也可以,反正就是冰箱里能翻出來什麼都能加。總會有人嫌棄蛋炒飯太過清淡,加上醬油、肉粒、蔬菜粒就變成色澤誘人的醬油炒飯。

最精緻當屬揚州炒飯。配料講究什錦,還要按順序入鍋,出品才能配伍和諧,多而不雜。揚州前幾年還出台了揚州炒飯製作標準,規定了兩樣主料:秈米飯、鮮雞蛋;還有八樣配料:水發海參、熟地方雞腿肉、中國火腿肉、水發乾貝、上漿湖蝦仁、水發花菇、凈鮮筍、青豌豆。

製作揚州炒飯的原料。攝影/張卓君

廚師或許會照此下單,揚州的媽媽們才不會管你那一套,她們的灶台豈容得了外人做主?你規定得再細緻,也是媽媽炒的飯最香。

2

炒飯,廣東人有話說

炒飯心得最多的該是大吃貨國大吃大喝的重要力量——廣東人。廣式腊味炒飯想是很多人的心頭好,米飯惹上廣味臘腸的油脂與香甜,吃得滿口生香、油光滿面,為了這個味道,變成油膩中年人也值得。

廣東人炒飯可以用鹹魚,可以用蝦膏,甚至用薑汁,總之有各種花樣。揚州炒飯在廣東也自成一體,海參是沒有的,雞蛋也不會那麼多。香港人還有福建炒飯,跟地域無關,反而更像是區分炒飯做法用的。揚州炒飯就是干炒,而福建炒飯是在蛋炒飯上澆上雞肉、蝦仁等炒制的芡汁。

圖片來自電影《大佛普拉斯》

福建炒飯說起來更像是蓋澆飯版的蛋炒飯

不那麼複雜的就是香港西炒飯了。米飯與雞蛋、火腿、洋蔥等等材料同炒,看起來跟家常蛋炒飯也沒什麼區別。但是,西炒飯少不了番茄醬,不放番茄醬就不「西」了。酸甜開胃,中西合璧,很能體現香港的特色。

香港西炒飯對番茄醬的使用充分體現了這個城市中西交融的特點

3

炒飯,該用什麼米?

炒飯一定要選對米。中國是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就已經有食用稻米的習慣。中國南方自古就以大米為主食,《史記·貨殖列傳》就明確說南方「飯稻羹魚」。

吃米有傳統,自然也就有講究。大米大致可分為兩種,粳米和秈米。粳米多在中國淮河以北種植,其中東北大米品質最高,因東北土地肥沃,加上成熟期長,稻米能充分吸收養分。粳米悶出來的米飯香甜軟糯,但是不適合做炒飯,因為粘性太大,容易變成炒飯糰。所以粳米還是留給地三鮮和鍋包肉吧。

秈米的最大特點就是細長的形狀。圖/視覺中國

如果不是把米飯研究到極致的人,要想把米飯炒透,炒出粒粒分明的感覺,還是得選秈米。秈米米粒細長,粘性比粳米差,直接吃不如粳米米香濃郁,但是做炒飯再好不過。飯店裡做炒飯最常用的泰國香米,就是秈米的一種。香港的「食神」戴龍,一份炒飯能賣到5000元,用得也是秈米。

其實糯米也是能用來做炒飯的。這在廣東毫不稀奇。廣東的生炒糯米飯,生糯米下鍋,一點一點炒熟,對體力和技術都是個考驗。

炒飯一般都是用隔夜冷飯,一來水分沒那麼大,二來剩飯再熱就過火了,還是炒了好。自家吃飯,也沒那麼多分別,普通米飯就很好,粳米、秈米都一樣吃。

4

中國味,離不開炒

選好米,就要準備炒了。中國是最早使用炒這種烹飪方式的國家。可考的關於炒菜的詳細記載,是在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炒雞子法。打破,著銅鐺中,攪令黃白相雜。細擘蔥白,下鹽米、渾豉。麻油炒之。甚香美。」古人也是從炒雞蛋開始學起的,如果加上米飯就是蛋炒飯了嘛。

烹飪方法對中國人來說是絕不能模稜兩可的。現在外國人也知道了炒,但是像中國人一樣天天「炒倆菜」的別無分店。歐美人以前根本不知道炒這回事,炒飯直接就叫fried rice(油煎米飯),或者stir-fried rice(攪拌著煎的米飯)。印尼人炒飯做得水準頗高,但是也不分炒和炸,炒飯(nasi goreng)和炸雞(ayam goreng)用的都是一個詞。韓國人吃完火鍋喜歡用湯把米飯炒得焦焦的,打個雞蛋,放點泡菜、水芹菜和蔥,最後撒上海苔碎。不僅飯炒得好吃,他們也把炸(???)和炒(??)分得很清楚。

韓式炒飯。圖/視覺中國

炒飯的炒,最難把握。最簡單的蛋炒飯,也有雞蛋和米飯兩種截然不同的材料。米飯炒過了,幹得像吃沙子,還粘牙;雞蛋炒過了,細嫩的口感全無;炒不到火候,黏黏糊糊一大碗。唐魯孫先生認為好的炒飯要「潤而不膩,透不浮油,雞蛋老嫩適中」。憑他曾經連吃七十多頓炒飯,這個評價應該是值得參考的。

圖/視覺中國

5

炒飯,不僅僅是一碗炒飯

對中國人來說,炒飯是足以慰藉人心的。

每個學校旁邊都有那麼幾家小飯店,菜單上除了蓋飯,就是各種什麼都能拿來炒的炒飯,或者有那麼幾個街邊的炒飯小哥。吃一盤炒飯,抹抹嘴一頭扎進網吧;或者打包回宿舍一邊追劇一邊吃。學生生涯一下子就那麼過去了。

圖/視覺中國

疲憊地工作了一天,回到家看著冷冷清清的屋子和堆積在桌子上的外賣餐盒。不如拿出前一天的剩飯,炒一碗飯,熱氣氤氳,似乎才有了家的樣子。

圖/視覺中國

好不容易盼來假期,回到許久未見的家鄉。父母早已做好豐盛的晚餐等著你,噓寒問暖中,每一道都是你愛吃的菜,受到的歡迎讓你覺得自己像個客人。轉天起床,看見桌上早已做好的一碗炒飯,聽著「快吃吧,都涼了「的呼喚,這才是真正回家了。

炒飯不是簡單地選好米,掌握好火候,就可以做好的。吃飯總是要帶著點感情因素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是想念媽媽炒的飯,家的味道才是炒飯最不可少的配料。

關於炒飯你有什麼故事?

風物君在評論區等你~

文丨伊森

圖編丨袁千禧

參考資料 |蔡瀾《暖食》

唐魯孫《酸甜苦辣咸》

韓茂莉《中國歷史農業地理》

(日)筱田統著,高桂林、薛來運、孫音譯《中國食物史研究》

未標註圖片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道風物 的精彩文章:

山西大同,水火相容
一口春筍,咬住春光

TAG:地道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