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會正確洗手防病的人不足4%,其中有您嗎?

會正確洗手防病的人不足4%,其中有您嗎?

只有4%的人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洗手防病是技術活兒。

病從口入,飯前便後要洗手,這些我們都曾經在小時候就表示已經懂了。但是,能堅持衛生習慣的人,有多少呢?您或許想不到,有關洗手的國際紀念日就有2個,一個是從2009年起由世界衛生組織倡議發起的每年5月5日的世界手衛生日;一個是由促進用肥皂洗手公私夥伴組織發起,從2008年開始的,每年10月15日的全球洗手日。

國際組織對洗手如此重視,是因為每個人的雙手平均攜帶1000萬個細菌,據世衛等機構研究後認為,正確洗手能減少30%到50%的疾病風險,甚至可以挽救生命。在全球7大洲12個國家的抽樣調查後發現,54%的人每天用肥皂洗手5次以上。但是,在中國有這個習慣的人只有25%,更悲慘的是,調查發現會正確洗手的人比例不足4%。

我們的生活被細菌所包圍,但是,這也不必恐慌,因為,致病細菌在所有細菌中的佔比是較低的。即使有些細菌具有對健康的潛在威脅,也會被我們身體里的免疫系統識別,並予以清除。但是,如果接觸了大量的致病菌,就有可能帶來疾病感染。

從健康的角度看,公共衛生界認為,在下列10種生活場景中,一定要認真洗手。這包括1飯前飯後,便前便後;2給嬰兒餵食前或處理嬰兒糞便後;3戶外活動後;4去超市或商場購物後;5接觸過血液、淚液、鼻涕後;6打掃完衛生後;7吃藥或塗抹藥物前;8摸過錢幣後;9佩戴隱形眼鏡前;10使用電腦及滑鼠後。

洗手這事兒,想想該是簡單事兒,但實際上,如果不能按正確的方法洗手,是很難起到防病作用的。這洗手,的的確確是件技術活兒。在醫學教育中,學習外科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地練習洗手。咱們現在就去跟大夫們學洗手吧。

正確的洗手方法,被總結為7步法。第1步是洗手掌,用流手濕潤雙手,塗肥皂,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第2步是洗背側指縫,手心對手背相互揉搓,再交換進行;第3步是洗掌側指縫,是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第4步洗指背,半握拳指背放另一手掌,揉搓後再交換;第5步洗拇指,用手握另外那隻手的拇指旋轉揉搓;第6步洗指尖,指尖合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第7步是洗手腕及手臂。

是不是感覺太複雜、太麻煩?那好吧,我們再來學一個面向廣大吃瓜群眾的簡易洗手口訣吧。掌心對搓第一步;手心手背交替搓;雙手交叉搓指縫;彎曲互握搓關節;交替揉搓大拇指;指尖併攏搓掌心。洗完後,用流動水沖洗,再用乾淨的紙巾或毛巾擦乾。

對手洗手用品,從健康角度看,傳統肥皂除菌能力最強。用洗手液,您得看清是「消字型大小」還是「妝字型大小」,妝字型大小是去污、清潔的,消字型大小是消毒、抑菌的。所謂的抗菌皂,實際在配合清水使用時濃度難以保證達到抗菌效果。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也曾發布抗菌皂禁售令,理由是其中添加的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可能干擾人體的荷爾蒙。此外,2011年到2014年美國接到12歲以下兒童吞咽或吸入洗手消毒劑,以及弄入眼睛的報警7萬次,其主要危害是其中所含的酒精,因此建議保管好家中洗手液或是採用肥皂洗手。最後,猜測性地回答您可能的提問,洗手是熱水殺菌效果更好嗎?標準答案是熱、溫、冷水洗手效果無差別,影響洗手效果的主要是方法。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你健康 的精彩文章:

口腔潰瘍總愛犯事兒,試試這些預防潰瘍的妙招,輕鬆遠離潰瘍!
健康天天測,關節有響聲是不是發炎的表現?

TAG:關你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