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蜀漢陳壽的師傅,憑藉口才讓劉禪降曹,算到了司馬昭的結局

三國蜀漢陳壽的師傅,憑藉口才讓劉禪降曹,算到了司馬昭的結局

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和孫權割據一方,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經過幾十年的鬥爭最終魏蜀吳三國歸晉而結束,提起這些不得不說最先被滅的蜀漢,早期的蜀漢在諸葛亮等人的治理之下,出現了一副鼎盛的局面,隨著姜維數次北伐,導致蜀漢的國力受損,以至於鍾會率領曹軍前來伐蜀,期間鍾會和鄧艾的大軍不斷的取得勝利,劉禪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當時蜀漢的群臣出現了不同意見,一部分大臣讓劉禪投奔東吳,另一部分大臣則建議跑到南中,而劉諶認為要背城一戰抗拒曹魏大軍,但是此舉遭到了劉禪的反對,此時光祿大夫譙周提出了另一種建議,譙周認為降曹才是最佳的選擇。

說起譙周此人也是蜀漢中響噹噹的人物,譙周其弟子眾多,而著有三國志的陳壽和蜀漢大將羅憲就其中的佼佼者,陳壽能夠著作三國志,自然和譙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譙周在天文和六經方面有著獨特的見解,譙周在蜀漢任職期間,見到蜀漢多次和曹魏進行戰爭,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於是經常反對姜維進行北伐。

一直以來關於劉禪降曹譙周都是個關鍵性的人物,鍾會大軍伐蜀之際,劉禪召集群臣商議,期間譙周認為如果投奔東吳雖是上策,但是沒有天子寄人籬下之舉,這樣也會遭到別人的嘲笑,在這鐘會大軍馬上要兵臨城下,現在跑到南中恐怕會來不及,譙周還認為吳國早晚也要被曹魏所滅,不如投靠曹魏這樣方能自保。

譙周還認為此舉肯定會換來一個爵位給劉禪,這樣劉禪既換來了平安,還免遭蜀漢百姓生靈塗炭,就這樣劉禪同意了譙周的意見,於是率領蜀漢眾臣投靠了曹魏,當然劉禪到了曹魏之後,被封為了安樂縣公,在那裡度過了餘生,因而驗證了譙周的此言。

不過譙周的此舉歷史上則褒貶不一,蜀漢之滅的許多人認為都是譙周的過錯,而譙周的弟子陳壽則認為,譙周此舉是有功,因為蜀漢早晚要被曹魏所戰勝,不如及時降曹,這樣都保全了百姓和劉禪,陳壽在三國志中單獨為譙周立傳,也提到了此事。

而譙周的此舉也得到了司馬昭的褒獎,於是授予譙周為陽城亭侯,但是譙周因病一直留在了漢中,一年後譙周和巴郡文立見面,期間寫下了典午忽兮,月酉沒兮,意思就是司馬昭在八月即將隕落,隨即在八月份司馬昭因病而去,從中也可以看出譙周的能耐。

本文章為企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點擊和關注本企鵝號,轉發此文章。

免責聲明:本文中的圖片引用於至網路,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百談 的精彩文章:

三國演義三大打醬油人物,個個卻都是頂級猛將,其中一人最神秘

TAG:百家百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