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遏制網貸亂象不只需要嚴格監管

遏制網貸亂象不只需要嚴格監管

金評媒(http://www.jpm.cn)編者按:需要藉助網貸平台籌措資金的不外乎兩類人群,其一是消費者,其二是經營者。

根據零壹財經零壹智庫本月初發布的《P2P網貸行業月度報告》,今年4月,P2P網貸行業交易額為1941億元,環比下降4.1%,同比下降12.3%。截至今年4月末,P2P待還餘額為9812億元,同比下降4.6%,環比下降1.7%,已連續7個月呈下降趨勢。

P2P的日子不好過,現金貸的日子同樣不理想,已經有多家基於互聯網平台的現金貸公司股價大幅下挫,甚至跌破發行價。

從2012年至今,網路信貸在國內迅速發展,相應的問題也隨之出現,這些問題不僅存留於金融秩序領域,也影響到了社會生活。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會同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的《關於規範民間借貸行為 維護經濟金融秩序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就指出,「以暴力催收為主要表現特徵的非法活動愈演愈烈,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和社會秩序」,並要求「未經有權機關依法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立從事或者主要從事發放貸款業務的機構或以發放貸款為日常業務活動」。

而在此之前,因為「校園貸」、「裸貸」引發的各類事件見諸媒體,許多貸款都是經由審核並不嚴格的互聯網渠道完成,雖然借貸雙方的審核並不完善,可是催收的效率卻不低,由此對社會秩序的衝擊可想而知。行業監管不嚴使得不法分子也利用各種漏洞混跡其中,「套路貸」、「軟暴力催收」等引發的惡性事件並不鮮見。也正因如此,在行業主管單位加強對互聯網信貸監管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用戶也對網路信貸持保留態度。

點開各類網上信貸廣告,會發現其中最為打眼的片語就是「0門檻」,不需要工作、收入和財產資料和相應證明,只需要一個身份證號甚至手機號就能發放貸款。人生來就有慾望,資本也有天然的逐利性,為了獲得更多收益,只要沒有監管和懲處措施,信貸平台自然希望越多的人借貸越好,並不在意借貸者是否有能力償還,因為可以使用諸多方式甚至「軟暴力」催收。

不管是資金端來自於各類機構的現金貸,還是來自於個人投資者的P2P信貸,這些貸款行為主要基於的還是線上平台,其貸款最終流向不外乎兩種,消費和經營。換言之,需要藉助網貸平台籌措資金的不外乎兩類人群,其一是消費者,其二是經營者。

前者之所以借貸,是因為自己的收入和積蓄暫時無法支撐超前或過高消費,當然,信用卡也可以用於消費,這些借貸者無法取得信用卡,或者無法在信用卡上獲取更高消費額度,本身就意味著正規銀行機構並不認可其還款能力。後者之所以借錢,是因為其難以從包括銀行在內的正規機構獲得貸款對於缺少有價值的抵押物的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而言,貸款難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了。

所以,遏制互聯網信貸引發的諸多亂象,需要的不只是主管部門健全相應法律法規,加強行業監管,對不法分子加大懲處力度,還要從源頭入手去解決問題,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者的資金匱乏問題。

如果消費者和經營者,都能通過包括嚴格線上審核在內的正規渠道,從正規機構手中獲得自己生產生活所需且在自己償還能力範圍之內的資金,那麼,不法分子還會有市場嗎?

(編輯:鄭惠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情報:51掌上寶「砍頭息」禁而不止;螞蟻金服與茅台開展區塊鏈技術合作
美國又來搞事情?中興之後,再次「三司會審」華為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