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轉變治軍方式,幾個不能不抓的「關鍵詞」

轉變治軍方式,幾個不能不抓的「關鍵詞」

依法從嚴實現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

邵 敏

習主席日前簽署命令發布新修訂的共同條令,把全面從嚴治軍要求體現在新條令各個方面,增強了時代性、科學性、精準性和操作性。新條令是新時代軍隊正規化建設的基本法規和全體軍人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其頒布施行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加快陸軍轉型建設、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軍無法不立,法無嚴不威

隨著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深入推進,我軍治軍方式上有了很大突破轉變,但當前部隊建設管理中還存在一些與時代要求、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積弊。如單純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仍有市場,單純靠習慣和經驗開展工作的方式沒有根治,特別是突擊式、運動式工作方式仍然存在。突擊式是忽冷忽熱、時緊時松,看上級要求和領導眼色行事;運動式是短期內最大限度動員各類資源,以超常工作節奏和工作狀態解決問題。這些工作方式缺乏科學性、預見性和計劃性,往往高起點大聲勢展開、虎頭蛇尾結束,打亂了部隊正常工作節奏秩序,浪費人力物力財力,導致「機關亂忙,基層忙亂」。

刑起於兵,師出以律

治軍方式之優劣直接決定著軍隊建設發展之好壞。一支軍隊之「強」,重在治軍之「強」;一支軍隊之「敗」,看似敗於「戰」,實則始於「治」。這是古今中外軍隊興衰成敗的重要法則。可見,治軍方式不轉不行、轉慢了不行,轉不徹底也不行。轉變治軍方式必須抓住關節點下真功夫。

夯實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這個強軍之基

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是治軍方式的深刻變革,是最先進的、最科學的、最根本的治軍方式。必須把部隊轉型建設各領域各層次各環節的一切軍事活動都納入法治軌道,無論是訓練、管理、教育,還是後勤、裝備等領域,都必須符合法治精神、嚴守法治標準。特別是要以新條令頒布實施為契機,嚴格落實「新條令施行以後,除了中央軍委,各級各單位都不得擅自出台任何與新條令相悖的規章制度」等規定要求,不搞任何形式的「土政策」「土規定」,讓工作遵於法、秩序統於法、忙亂止於法,讓「黨委依法決策、機關依法指導、部隊依法行動、官兵依法履職」蔚然成風形成自覺。

突出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

習主席深刻指出「依法治軍關鍵是依法治官、依法治權。」按照法治要求轉變治軍方式,不是眼睛向下,不是領導治部屬、機關治基層、官治兵,而是要眼睛向內、刀刃向己,向權力開刀,向自己開刀。各級領導幹部,既是執行者,又是推動者,在實現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上肩負著重要責任。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就抓住了實現根本性轉變的「牛鼻子」。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一書中指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愛濫用權力,這是一條萬古不易的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邊界的地方才會休止。」鄧小平也曾深刻洞見:「有的人往往把領導說的話當作『法』,不贊成領導說的話叫作『違法』,領導的話改變了,『法』也就跟著改變。」這些重要論斷告誡我們,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必須有自我革命精神,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自覺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治軍思維、處理問題的治軍方式,以自身模範行動引導廣大官兵崇尚法治、建設法治、厲行法治,開啟法治軍隊新征程。

擰緊政績觀這個「總開關」

政績觀是一個人一個單位對如何履行職責、追求何種政績的根本認識和態度,對於如何治軍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反觀一些單位治軍不嚴不實,根源是功利主義政績觀作祟,背離了為基層官兵服務的宗旨,背離了能打仗、打勝仗的戰鬥力標準。轉變治軍方式必須擰緊政績觀這個「總開關」。政績觀要「正」。「政者,正也」,即心正事正。堅持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以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為治軍根本目標指向,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慾所惑。政績觀要「實」。要求真務實、埋頭苦幹,不玩虛招、不走虛路,讓科學的治軍方式惠及官兵惠及部隊轉型發展和戰鬥力建設。政績觀要「畏」。「有所為,有所畏。」施政治軍要敬畏官兵、敬畏權力、敬畏黨紀國法,把「官兵滿不滿意、部隊擁不擁護,法律允不允許,對戰鬥力建設有不有利」作為檢驗政績的標準。唯其如此,才能從主觀努力上轉變治軍方式,才能在法律軌道上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部隊無愧於官兵的政績。

發揮廣大官兵這個「主體作用」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們的信仰。只有樹立在官兵心中的法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習主席指出,要強化全軍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維,讓法治精神、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讓全軍官兵信仰法治、堅守法治。「規章只不過是穹隆頂上的拱梁,而唯有慢慢誕生的風尚才最後構成那個穹隆頂上的不可動搖的拱心石。」轉變治軍方式必須強化官兵尊崇法治的情感認同,把法治教育納入部隊教育訓練體系,把培育法治精神作為強軍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廣泛開展群眾性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活動,形成濃厚的法治氛圍,建設人人遵紀守法、處處依法辦事的法治軍營。讓法律法規融入官兵血脈,植根部隊建設肌體每個細胞,引導官兵把維護法規作為一種責任來履行、把遵守法規作為一種習慣來養成、把貫徹法規作為一種素質來培養,把法治內化為政治信念和道德修養,外化為行為準則和自覺行動。

用好執紀問責這條「高壓線」

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軍隊,必然軍令如山、軍法如刀。1935年,蔣介石的愛將張靈甫因生活原因,射殺妻子吳海藍;1937年,革命功臣黃克功因戀愛不成,槍殺女學生劉茜。案件同類,處理不同,則結果迥異:毛澤東斃黃克功,三軍整肅,法立而功成;蔣介石赦張靈甫,毒瘤暗生,法亂而功潰。每一次姑息,都是對制度本身的蔑視,都是在挖從嚴治軍的基石牆腳;每一次嚴懲,都是對法紀法規的尊重,都是在為依法從嚴治軍添磚加瓦。莎士比亞在喜劇《一報還一報》中說的:「我們不能把法律當作嚇鳥用的稻草人,讓它安然不動地矗立在那邊,鳥兒們見慣以後,會在它頂上棲息而不再對它害怕。」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轉變治軍方法必須堅持全面從嚴、全員覆蓋,落實嚴字當頭、一嚴到底要求。進一步編實紮緊制度籠子,對違法違紀違規問題,敢當「鐵匠」鐵面無私較真碰硬,不當「木匠」

睜隻眼閉隻眼、息事寧人,決不讓法規制度成為「稻草人」「橡皮泥」,要通上「高壓電」成為「高壓線」,誰碰誰觸電、誰碰誰流血。高懸執紀問責利劍,推進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

獨家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您的一鍵分享,就是傳播正能量!

來源 |中國陸軍(ID:army81cn)

文字 |人民陸軍報4月28日3版

作者|邵 敏

圖片 | 來自網路

刊期| 20180974期

本期編審:錢曉虎

值班編輯:韓 成李 華

責任編輯:趙林孟 付瀟翔 祁 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陸軍 的精彩文章:

經歷12天難忘的國防教育,「藍色夢想」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清明祭」陸軍某邊防旅:傳承先烈遺志,爭當戍邊衛士

TAG:中國陸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