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阿膠的前世今生:中醫帶你認識古代阿膠的演變

阿膠的前世今生:中醫帶你認識古代阿膠的演變

阿膠的名字與產地

阿膠始載於《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中「出東阿, 故曰阿膠」 。阿膠由傅氏和尚發明, 發明年代約在戰國至秦之間,其發源地為現今山東陽谷縣阿城鎮岳家莊一帶,原陽谷出產阿膠的地方,歷史上在行政區划上都隸屬東阿縣行政管轄,與現今山東東阿縣無地域聯繫。

阿膠的原料

熬制阿膠的主要原料為動物皮。但歷史上阿膠用皮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有其演化與改善。

漢代以前,即阿膠最初記載時雖說明為以「膠」入葯,但並沒有明確記載是由何種材料製成。

南北朝時期,北魏·《齊民要術》記載:「沙牛皮、水牛皮、豬皮為上, 驢、馬、駝、騾皮為次, 破皮鞋、鞋底、格椎皮、靴底、破鞍、革叉, 但是生皮, 無問年歲久遠, 不腐爛者, 悉皆中煮」。這裡說明,此時製作阿膠認為什麼皮都可以,但是以牛皮、豬皮、驢皮等動物皮為佳品。

唐宋時期,唐·《本草拾遺》:「諸膠皆能療風,而驢皮膠主風為最「、「今時方家用黃明膠多為牛皮, 本經阿膠也用牛皮, 是二皮通用, 然今牛皮膠製作不甚精, 但以膠物者, 不堪藥用之, 當以鹿角所作之, 但功倍於牛膠」。此時普遍醫家記載製作阿膠以牛皮及驢皮, 並認為驢皮膠藥用好於牛皮膠。

明清時期,阿膠原料記載逐漸明確。明代李時珍曰:「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 後世乃貴驢皮。若偽者皆雜以馬皮、舊革、鞍、靴之類, 其氣濁臭, 不堪入葯。當以黃透如琥珀色, 或光黑如漆者為真」。其中,「黃透如琥珀色」指的是牛皮膠,亦稱為「黃明膠」;「光黑如漆者」為驢皮膠。現《中國藥典》已經明確,阿膠原料是驢皮, 黃明膠是牛皮。

阿膠的功效

阿膠性甘、平,歸肺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 潤燥, 止血。用於治療血虛萎黃, 眩暈心悸, 肌痿無力, 心煩不眠, 虛風內動, 肺燥咳嗽, 勞嗽咯血, 吐血尿血, 便血崩漏, 妊娠胎漏等疾病。如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中記錄了阿膠的藥方有50餘個,如黃連阿膠湯、膠艾湯、炙甘草湯等傳世名方。

更值得人們關注的是阿膠的保健作用。東漢《神農本草經》在表述阿膠功效時,特別提到了「久服,輕身益氣」。意思就是久服阿膠,可以達到身輕體健,免疫力強的效果。 「萬病皆由氣血生,將相不和非敵攻。一盞阿膠常左右,扶元固本享太平」 ,是明代何良俊以詩講述阿膠補血固本的作用。「鉛華洗盡依豐盈,雨落荷葉珠難停。暗服阿膠不肯道,卻說生來為君容。」清代朱克生則是在描述楊貴妃美貌的同時又說明阿膠美容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道說醫學 的精彩文章:

今天是世界帕金森日,你需關注的健康知識
世界哮喘日,中醫推薦這一治療哮喘的食療良方!

TAG:同道說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