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方資管轉型全牌照金控公司遇考

東方資管轉型全牌照金控公司遇考

北京商報訊 (記者 程維妙)為處置四大國有行不良資產,四大資管公司於上世紀末應運而生,完成使命後,資管公司逐漸向金融全牌照公司轉身,但今年與強監管直面相遇。5月8日,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資管」)在上清所發布2017年度報告,數據顯示,集團2017年盈利能力持續提升,凈利潤同比增長高達38.9%,上市「三步走」計劃也已完成2/3。不過,今年金控集團頻遭監管「敲打」,業內人士認為,在監管趨緊的大背景下,四大資管公司業務擴張速度也可能有所放緩。

東方資管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集團實現凈利潤124.32億元,較上年增長38.9%;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00.44億元,同比增長22.97%,盈利能力持續提升;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830.19億元,同比增長28.5%。截至2017年末,集團合併總資產9803.06億元,同比增長21.7%。

另外結合東方資管高層人士近日在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的介紹,截至2017年末,集團不良資產餘額達到1809億元,占整個業務規模的43.22%。同時,按照國務院對資產管理公司「改制-引戰-上市」三步走的安排,東方資管2016年9月改制完成後,於2017年初啟動了引入戰略投資者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新資本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家戰略投資者合計入股總金額180.37億元,新增資本將更多配置到不良資產業務板塊。

在保持不良資產經營作為核心板塊的同時,東方資管的「盤子」也越做越大。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末,集團在中國內地共設有25家分公司和1家營業部,境內外子公司主要經營範圍已覆蓋銀行、保險、證券、小貸、信用評級、商品銷售等業務領域。

可以看出,東方資管已轉型為一家金融控股集團,事實上,另外三大資管公司也是如此。但昔日這一優勢在今年監管關注金控公司的環境下面臨更多變數。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健全對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而後央行前行長周小川和現任央行行長易綱也分別在不同公開場合指出,少數金控公司野蠻生長,通過不正當的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比較突出,存在著較大風險。5月7日,市場有消息稱,中國監管機構正在起草金融控股公司管理細則,要求擁有跨兩個金融行業的機構,必須向中國央行申請金融控股公司牌照。

「這一監管主要是針對民營金控集團的,不過對所有跨金融行業的機構都有約束作用。」金融業資深觀察人士、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表示,監管層主要是為了實現穿透式監管和實現跨市場統一監管,清理不明晰的股權結構和不合規的持股情況。對於目前體量龐大的四大資管公司而言,儘管業務開展相對規範,不過未來規模擴張可能也會受到一定約束和限制。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協創中心研究員李虹含也認為,因為不少金融控股公司存在資金關聯交易,此次整肅對四大資管公司在內的很多金控公司都會有影響,未來這些公司需要更加合規發展,特別是在防控金融風險和支持實體經濟方面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商報 的精彩文章:

時隔一年規划出爐,中央定調雄安將這樣建
SpaceX今年第7次發射 共向國際空間站運2.63噸物資

TAG:北京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