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軍武酷

軍武酷


美國


美國,曾經是一些中國人眼中的「天堂」,特別是文人,自發(也許有報酬)地去歌頌它,讚美它,膜拜它,並努力改變自己思維和行為去迎合它,還試圖引導別人也跟著這麼做。






?

1999年,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一聲巨響,炸醒了多少中國人。




?

2018年,美國蓄意向中國發起貿易戰,又讓更多人看清了它的嘴臉。




一個以「民主自由」自詡的超級大國,居然會用公權力去限制「中興」「華為」手機在美國市場銷售,理由是「國家安全」。






特朗普政府還準備採取更嚴厲措施,阻止華裔學者在美國大學和研究機構從事敏感項目研究,以免他們獲得機密情報帶回中國。



說好的包容呢?說好的消除種族歧視呢?




為了遏制中國,特朗普就像一個瘋狂的賭徒,幾乎打光了手裡所有的牌,甚至不惜將盟友們拉進泥潭。





必須得獎



在朝核危機迎來轉機,半島出現長久和平曙光的時候,特朗普伸手向奧斯陸索要諾貝爾和平獎。




5月2日,美國國會18名共和黨眾議員致函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提名他為和平獎候選人,理由是他為和平作出了貢獻。

一個以盛產戰爭販子著稱的國家,居然有四名總統拿過「和平獎」,特朗普成為第五名也並不奇怪。




諾貝爾和平獎雖然早就臭大街,但頂著「諾貝爾」金字招牌,在全球親美人士眼裡還是一件不錯的遮羞布。






和平獎是不是政治工具?絕大多數中國人是清楚的。再說這個獎本身這幾年也是笑話不斷。




?

奧巴馬上任不久,就得了個獎,連他自己也莫名其妙,咧嘴一笑。








?

去年頒給了NGO組織---「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ICAN),被中俄英法美抵制。




?

2016年給了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結果他的國內停戰協議沒有成功。



?

2015年給了「突尼西亞全國對話大會」,以表彰它們在「阿拉伯之春」中賣力工作,除了潮水般的難民和遍地死屍,看不出「阿拉伯之春」和平在哪裡?




不過倒是讓安倍晉三看得心裡痒痒,去年他也想買一個……







更好笑的是一幫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和聖母們揚言,要剝奪昂山素季「和平獎」,23人聯名控訴信不可謂不「正義」,結果被昂山素季懟了回去。






特朗普幹了什麼?能跟和平掛上鉤?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媒體說是半島和平轉機,呵呵,老頭有80後努力?向敘利亞射了一百多枚導彈,奧斯陸難道看不見?




和平獎,是西方話語霸權的體現,標準並非和平,而是以是否符合美國利益為標準,還有一項重要標準就是看能不能噁心中國?




特朗普這位「和平獎」大熱門,正在策劃一件比敘利亞內戰更加危險的陰謀,5月12日,他將撕毀《伊朗核協議》。






契約精神被狗吃了




這份契約,是2015年7月14日達成的,2016年1月16日生效。伊朗作為契約訂立方之一,他的履約行為得到國際原子能機構,以及英法德中俄的認可。



特朗普以「雞蛋裡挑骨頭」的精神,硬是要撕毀這份來之不易的契約,無論法國和德國怎麼勸,老頭都當沒聽見,英國外交大臣準備上美國電視台公開勸說。







歐洲媒體認為,5月12日之前,盟友們已經很難改變特朗普毀約決心。

英法德處境很尷尬,美國要求它們重新修改《伊核協議》的「缺陷」,英法德就算忍受特朗普的無理要求,提出修改計劃(有利於美國),那麼伊朗決不會同意。




這樣,又需要中俄與英法德一道向伊朗施壓,讓伊朗同意修改計劃,如果英法德俄與中國這麼做了,實際上是對伊朗不公平的。






履約的人,反而被不斷指責,毀約的人卻為所欲為。那什麼叫「契約精神」?




就算伊朗讓步,特朗普得逞,明年美國價碼還會提高。站在美國一邊向伊朗施壓,就像站在納粹一邊向捷克斯洛伐克施壓一樣。

納粹野心是沒有盡頭的,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納粹還要比利時,荷蘭……




美國野心也一樣沒有盡頭,一切昭然若揭。








伊朗被擊破,美國和以色列就可以完成對霍爾木茲海峽的控制,進而掌控波斯灣石油出海咽喉,不但可以實現包圍俄羅斯戰略計劃,還可以直接威脅中國。




對歐洲和日本來說,它們不但要蒙受巨大經濟損失(油價飈升),而且能源安全更無法擺脫美國,進一步在政治上被美國控制。

把伊朗逼急了,它只能去尋求核武自保,不再顧慮是否讓美國找到開戰借口,這一戰的危險性要遠遠高於敘利亞內戰。









中東這些年戰亂不斷,雖然趨於平息,看到重建的希望,但是,以色列終於走到了台前,找到半噸「核情報」交給美國當證據。

「伊朗核協議」的問題不在於是否履約?而是負責核查的權威---國際原子能機構要被一腳踢開,以色列和美國才是法官。




根本沒有公理可講,伊朗被認為、被判斷、被懷疑可能有核武計劃,所以要對它動武,因為伊朗擁核是非法的。






即使這個邏輯成立,那麼以色列非法擁核,為什麼美國視而不見?而且還跟它狼狽為奸。

難道在特朗普眼裡,以色列利益要高於美國利益?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不敢說出口而已。




指責以色列意味著什麼?反猶主義。反猶主義意味著什麼?政治不正確。無論英法德,它們的政府都很可能垮台。

1979年之前,伊朗是美國中東支柱之一, 這時,伊以兩國是聯盟關係。霍梅尼革命成功後,伊朗成了美國眼中釘,同時,也是遜尼派國家的眼中釘,更是以色列的敵人。







如果美國要中東取得最大戰略利益,正確的做法是壓住伊朗,拉住遜尼派國家,把以色列當中東憲兵使用。基辛格,布熱津斯基都是這套路,所以美國與伊朗處於一種「冷和平」狀態。







包括奧巴馬在內,在處理伊朗核問題上,也是比較謹慎,沒有把大門關死。白宮既反對對伊朗動武,也反對以色列單獨動武,在這種思路之下,才有了《伊朗核協議》。




儘管這份協議得罪了以色列和沙特,但美國與歐洲盟友保持了一致,同時可以騰手出來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







伊朗儘管沒有核武器,但它跟伊拉克不一樣,伊朗手裡有一張同歸於盡的王牌,就是霍爾木茲海峽。

每逢軍事壓力大增之時,伊朗就會在霍爾木茲海峽舉行軍事學習,以表現擊沉駛往歐美國家油輪的決心,對波斯灣出口實施封鎖。



美軍能在一個月內打垮伊朗嗎?當然不可能,不然美國早動手了。三個月?也不可能。







在出動地面部隊的情況下,美國最樂觀也得半年解決伊朗,那麼伊朗從美國動武開始封鎖海峽,不出三個月,西歐和日本這些工業國家,全部得發瘋。







?

1973年阿拉伯國家用石油當武器,以反對美國對以色列發動戰爭的支持,10月20日一致行動,減產供應。全球油價飈升,西歐和日本遭到重創。




?

一個月之後,歐洲就受不了,表示站在阿拉伯人一邊(除了荷蘭),含蓄表達反對以色列的侵略行為,日本跟進。

美國被孤立,基辛格多方遊走之後,1974年3月18日危機得以結束。而那一次危機,伊朗拒絕參與,它照樣出口石油,大賺一筆。




現在歐洲、日本,包括中國,對石油需求量不是少了,而是更多。霍爾木茲海峽如果被封鎖一個月以上,大家都得卷進來。






油價會升到什麼程度?不知道。




?

俄羅斯、委內瑞拉、安哥拉會在經濟上大受益。但俄羅斯要算政治帳,它不能冒著伊朗被美國打垮的風險去賺取油價紅利。否則,將來俄羅斯付出的代價要遠遠高於收益。




?

中國現在能源線有好幾條,但波斯灣出口處被堵,中國也承受不了很久,日本更慘,歐洲也一樣。




?

美國也得算政治帳,基辛格當年做法是正確的,他鞏固了美國對歐洲和日本的領導地位。



問題是特朗普是瘋的,有一種「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的野蠻勁。美國國內就有人警告特朗普,不要把猶太人利益放在美國利益之前。









?

2009年,特朗普女兒伊萬卡嫁給新澤西猶太地產大亨查爾斯.庫什納的兒子賈瑞德,皈依了猶太教。

庫什納不但代表著傳統猶太利益集團,還掌握著大量媒體,比如紐約精英常備讀物《紐約觀察家》就是他家買下的。




特朗普上台得益於猶太集團在背後不動聲色的全力支持,同樣,他入主白宮之後,庫什納扮演了「國家安全顧問」、「超級國務卿」的雙重角色。




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承諾將美國大使館由特拉維夫搬遷至耶路撒冷,在以前都是不可思議行為,因為在原則上需要歐洲盟友一起行動。






特朗普急著撕毀《伊朗核協議》,最積極的響應者,甚至是慫恿者就是以色列。他在朝核問題上色厲內荏的表現,以及在伊核問題上的背信棄義,只能讓伊朗更加相信,擁有核武器才是唯一正確選擇。




也許,美國和以色列嗅到了摧毀伊朗政權的好機會(伊朗國內的猶太人在中東僅於以色列,反對派力量也非常強大)。







如果特朗普想在伊朗賭一把大的,就別攔著他。德國已經懶得跟美國商量了,默克爾18號要去莫斯科找普京,明顯是為了在極端情況下保障德國能源安全。




讓特朗普去撕毀協議吧,那個是超級大坑,從國際政治平穩角度看,美國在中東陷得越深,難度越大,精力牽扯越多,它求中國的事情就會越多。




或許,這又是中國一個戰略窗口期。



——END——


文字 :

瀚海狼山


圖片| 

網路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文章來源和立場與本公號無關


敬請收藏軍武酷小號武酷君,因為軍武酷文章深度緣故,不排除某一天軍武酷被HX,大家還可以在小號找到共鳴!




掃碼

關注

微信公眾號




武酷君





掃碼

關注

微信公眾號




軍武酷



簡介:最新的軍事資訊,最全的時事點評,拒絕打官腔,無觀點不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