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初夏感冒多為表濕型,用中成藥更管用

初夏感冒多為表濕型,用中成藥更管用

初夏天氣漸熱,潮濕多雨,表濕型感冒常見。表濕型感冒的癥狀主要是表證(如發熱或畏寒、有汗或無汗等)以及濕證(症見頭身困重等)相雜。治療這種感冒用西藥療效不佳,且副作用、不良反應多,而中成藥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用後管用。

■萬應甘和散:胃腸癥狀明顯時用

本葯具有芳香解表、燥濕和中、升清降濁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其有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能力的作用。臨床上用於治療表濕所致的感冒發熱、腹痛吐瀉、暑濕泄瀉等;以及流行性感冒、胃腸型感冒、急慢性胃腸炎、中暑、消化性潰瘍、慢性遷延型肝炎、膽囊炎等見上述癥候者。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9克,每天2次,泡服或煎服。如伴發熱須另加生薑、蔥、紫蘇葉少許同煎服。顆粒劑,每次1袋,每天2-3次。膠囊劑,每次2粒,每天3次。

■九味羌活丸:頭痛肢體酸痛明顯時用

本葯具有疏風解表、散寒除濕、退熱止痛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其有一定的抗炎、止痛作用。臨床上用於治療表濕所致的惡寒、發熱、頭痛、無汗、口乾、肢體酸痛等,以及感冒、關節痛、頭痛、肌纖維炎、面神經麻痹、落枕、下頜關節炎等見上述癥候者。

初夏感冒多為表濕型,用中成藥更管用

用法:口服,丸劑,每次6-9克。顆粒劑,每次15克。片劑,每次4-5片。口服液,每次10毫升。以上均為成人劑量,每天2-3次。用薑湯、蔥湯或溫開水送服。但應注意:陰虛者(症見潮熱、盜汗、舌紅少津或少苔、脈細數等)、氣虛者(症見面色蒼白、神疲肢倦、少氣懶言,自汗、舌淡胖等)慎用。

■避瘟散:伴暈車者較適用

本葯具有祛暑辟穢、開竅止痛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其有降低機體處於應激狀態(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分泌過多)所致的體溫微升及促醒、提神醒腦等作用。臨床上用於治療表濕所致的頭目眩暈、頭痛、鼻塞、噁心、嘔吐、夏季暑邪等;以及中暑、暈車、暈船見上述症侯者。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1袋。外用,取適量吸入鼻孔。片劑,成人每次1片,飯後服。但應注意:用本葯期間禁用解熱鎮痛類化學藥物,忌煙、酒、咖啡、濃茶。

■沙溪涼茶:有寒熱往來者較適用

本葯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宣肺止咳、化濕寬中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其有鎮靜、鎮痛、催眠和抗菌等作用。臨床上用於表濕所致的四時感冒、感冒伏熱、外感傳里(症見先有發熱畏寒,後為發熱不畏寒、無汗等)、四肢骨痛、寒熱交作、胸膈飽滯、勞倦等,以及初夏、炎夏感冒見上述症侯者。

初夏感冒多為表濕型,用中成藥更管用


用法:煎煮茶,用水適量煎服。袋泡茶,用開水泡服,成人每次1 包,每天1-2次,重症可加倍,兒童酌減。顆粒劑,開水沖服,每次7克,每天1-2次。

■暑濕感冒顆粒:小兒較適用

本葯具有清暑祛濕、芳香化濁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暑濕所致的感冒、胸悶嘔吐、腹瀉便溏、發熱不暢等;以及溫熱潮濕天氣所致的流行性感冒、食物中毒、霍亂、急性胃炎、急性腸炎、胃腸型感冒(以胃腸道癥狀為主者)等見上述症侯者。

用法:口服,每次1袋,每天3次,開水沖服。小兒酌減。但應注意:用藥期間清淡飲食,多飲溫開水,適當飲淡鹽糖水。

■痧葯:伴中暑前兆、虛脫者適用

本葯具有祛暑解毒、辟穢開竅的功效。臨床上用於治療夏令貪涼飲冷、猝然悶亂、煩躁、胸痛吐瀉、牙關緊閉、四肢逆冷、大汗淋漓等;以及中暑、中暑前兆、虛脫等見上述症侯者。

初夏感冒多為表濕型,用中成藥更管用

用法:口服,每次10-15丸,每天1次;小兒酌減。外用,研碎細吹鼻取嚏。但應注意:按規定用量服用,不宜多服;孕婦禁用。

除此之外,治療表濕型感冒的中成藥還有諸如解表清金散、抗感顆粒、少陽感冒顆粒等。必要時諮詢醫生或藥師,用藥2-3天如療效不顯,應到醫院就診。

(廣東省連州市北湖醫院副主任醫師-陳金偉)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采編的靠譜內容,恭請您在此訂閱,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衛生報 的精彩文章:

這位蟬聯華人首富15載的「超人」,養生經簡單,卻始終堅守著
發現患了腫瘤,初次就診該注意些啥?

TAG:大眾衛生報 |